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501)
- 作品数:44 被引量:475H指数:12
- 相关作者:李鱼王晓丽刘建林王婷李发生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掺杂稳定固定剂的沉积物样品吸附Cu、Zn的特征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掺杂稳定固定剂的沉积物样品进行Cu、Zn的热力学吸附,考察铁氧化物类、有机质类、黏土矿物类及磷酸盐类等11种物质的掺杂对沉积物样品吸附Cu、Zn热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用的掺杂材料中羟基磷灰石和磷酸氢二铵可同时提高沉积物吸附Cu、Zn的能力,其中Cu的最大吸附量提高70%~130%,Zn的最大吸附量提高150%以上,说明羟基磷灰石和磷酸氢二铵可望用作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的稳定固定剂。
- 李西西王晓丽雷剑英赵玉凤刘瑾梁文强赵郭靓
- 关键词:铁氧化物有机物羟基磷灰石重金属吸附
- 粘土矿物的掺杂对沉积物吸持Cu、Zn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考察粘土矿物及掺杂粘土矿物前后沉积物的吸附/解吸特性,分析了伊利石与蒙脱石对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Cu与Zn稳定固定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伊利石与蒙脱石的掺杂均降低了沉积物吸持Cu的能力(最大下降量分别为5.4%和3.8%),伊利石的掺杂同样降低了沉积物吸持Zn的能力(最大下降量为4.4%),但蒙脱石掺杂后沉积物吸持Zn的能力明显增强,最高增加5.7%。因此,蒙脱石具有固定污染沉积物中Zn的能力,但不能提高污染沉积物中Cu的稳定性。
- 王晓丽李鱼王一喆杜显元王婷刘建林
- 关键词:沉积物伊利石蒙脱石固定化
- 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沉积物中的十溴联苯醚被引量:15
- 2010年
- 建立了沉积物中痕量十溴联苯醚的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DLLME-SFO-HPLC-UV)。以正交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优化了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条件:分散剂为1.00mL甲醇、萃取剂为35.0μL十二醇、NaCl质量浓度为10.00%、萃取时间10min和pH=5,其萃取率(ER)可达62.22%。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5~1400ng/g(r=0.9960),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2.3pg/g(S/N=2)和5.6pg/g(S/N=5),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7%~104.2%。本方法集萃取、富集、分离步骤于一体,简化了沉积物中十溴联苯醚的前处理过程。
- 翦英红胡艳王婷刘建林张琛李鱼
- 关键词: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沉积物十溴联苯醚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 大气质量评价决策支持系统被引量:2
- 2006年
- 以阜新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价为例,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VisualC++编程技术,把决策理论基本知识引入到环境评价工作中,对此交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建立了大气质量评价决策支持系统(AA-DSS)。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简单、实用且易于维护,大大缩短了大气质量评价工作流程,提高了工效,同时为决策理论在整个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 张跃进李发生王娟
- 关键词:DSS环境评价
- 基于BP模型的十溴联苯醚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剂类型、萃取剂体积、分散剂类型、分散剂体积、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萃取时间对水样中痕量十溴联苯醚(decaBDE)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强度对萃取回收率(ER)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分散剂体积与萃取剂体积交互作用的影响不显著。通过极值法确定的decaBDE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下的萃取回收率为88.24%。以正交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以分散剂体积、萃取剂类型、pH值、离子强度及萃取时间为输入,萃取回收率为输出,建立了影响decaBDE分散液液微萃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检验样本预测输出值和试验值的决定系数为0.8734,表明模型可以预测水样中decaBDE分散液液微萃取的回收率。采用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的优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条件下的decaBDE萃取回收率平均值为99.94%,比通过极值法确定的萃取回收率提高10%以上。
- 翦英红胡艳王婷刘建林张琛李鱼
- 关键词:环境科学分散液液微萃取十溴联苯醚BP神经网络
- 镉与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对水稻某些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以粤香占和丰美占两种水稻为指示植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与除草剂苄嘧磺隆(BensulfuronMethyl,BSM)复合污染对水稻的生物学影响。Cd2+的浓度分别为0、5、10、50、300mg·L-1,BSM的浓度分别为0、0.1、0.2、0.4、0.6、1.0mg·L-1。结果表明,随Cd2+浓度的增加,水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根系外渗液电导率升高,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P<0.01),粤香占水稻对Cd的耐受性显著低于丰美占水稻(P<0.05)。0.1和0.2mg·L-1的BSM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Cd对丰美占水稻的毒害作用,但是当BSM浓度达到0.6mg·L-1以上时,水稻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又有所下降,BSM对根系外渗液电导率的影响未达显著。用ICP测定水稻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地上部Cd的浓度远低于根部Cd的浓度,且后者是前者的6倍左右。在本实验条件下,当Cd浓度为50和300mg·L-1时,0.1~0.2mg·L-1的BSM会显著降低水稻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P<0.01);BSM浓度大于0.4mg·L-1时,水稻根部Cd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地上部Cd含量无显著差异。这说明,BSM抑制了Cd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迁移。因此,BSM在低浓度0.1~0.2mg·L-1时,能够缓解Cd对水稻的毒害作用;当BSM浓度达到0.6mg·L-1并有Cd2+复合污染存在时,会对水稻植株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 吴庆钰杨俊诚张建峰姜慧敏侯彦楠
- 关键词:CD苄嘧磺隆叶绿素过氧化氢酶
- 典型陆地环境污染物浓度区域化变量的微分几何表达与分析
- 2009年
- 基于应用微分几何进行环境数据分析及建模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典型陆地环境污染物浓度区域化变量的微分几何表达与分析方法.基于陆地环境污染物浓度区域化变量的数据结构,将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转换为三维形式,并采用二次曲面进行拟合,建立了区域化变量数据与其空间属性间的数学定量关系.通过对几种典型空间结构如凸状、凹状、脊状、鞍状及单坡等典型浓度曲面的分析与刻画,对该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此方法适用于陆地环境污染物浓度区域化变量分析.
- 叶汉峰郭书海吴波王彦华
- 关键词:陆地环境污染物浓度场微分几何环境统计分析
- 苄嘧磺隆对Cd的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利用109Cd2+示踪技术,以水稻为指示植物,根据苄嘧磺隆的商业推荐施用量200~400g·hm-2,研究了苄嘧磺隆施用量分别为0、200、300、400和600g·hm-2时,对重金属元素Cd的生物有效性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对109Cd2+的吸收能力较强,但主要分布在根系,占植株总吸收量的92.8%~94.4%。根系中Cd的富集系数(根中Cd的比活度/溶液中Cd的比活度)为0.612~0.813;茎叶中Cd的富集系数(茎叶中Cd的比活度/溶液中Cd的比活度)为0.036~0.054。当苄嘧磺隆施用量为200、300g·hm-2时,水稻对109Cd2+的吸收总量比对照有减少的趋势。当施用量为200、300和400g·hm-2时,根部吸收109Cd2+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施用量为400g·hm-2时,水稻根部吸收109Cd2+的比活度分别与施用200、300g·hm-2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趋势,这表明苄嘧磺隆对水稻根系吸收Cd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然而同样的处理在茎叶中增加的趋势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苄嘧磺隆使用量为600g·hm-2时,水稻根系及茎叶吸收109Cd2+的比活度明显降低(P<0.01),主要是因为苄嘧磺隆的降解产物达到一定浓度并与镉可能形成有机金属配合物,从而降低了Cd的生物有效性。试验结果还表明,茎叶吸收的109Cd2+分别比对照和其他处理浓度时的吸收量显著降低了(P<0.05),这是因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长距离运输比较困难,使大量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富集在根系中。
- 杨俊诚张建峰韦东普姜慧敏
- 关键词:苄嘧磺隆CD生物有效性水稻
- 对几种典型土壤中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的初步表征被引量:11
- 2006年
- 采用超声分散法提取了江西红壤、黑龙江黑土和北京潮土等3种典型土壤的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分别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以及固态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对提取的有机-矿质复合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黑土复合体具有最高的有机质含量和最大的阳离子交换容量。3种复合体的主要矿物成分均为石英,但红壤复合体还含有云母与闪石等成分,而黑土和潮土复合体主要还包括长石和方解石成分。对NMR不同化学位移域的谱峰积分得到3种粘粒级复合体有机碳的组成比例,红壤复合体中脂类C的含量最高,黑土复合体中烷氧基C的含量最高,而潮土中烷氧基C、脂类C以及芳香族C的含量相差不多。
- 黄擎李发生汪群慧
- 关键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
- 应用^(109)Cd^(2+) ^(65)Zn^(2+)示踪技术研究玉米P Cd Zn间的交互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模拟土壤环境,采用109Cd2+和65Zn2+核素双标记示踪技术,以玉米为指示植物研究了P、Cd、Zn间的交互作用,P的浓度设计为0.25(CK)、0.6、3.0mmol·L-1,Cd的浓度为6.5×10-3mmol·L-1;Zn的浓度为0.1mmol·L-1。研究结果表明,在P浓度为0.25和0.6mmol·L-1时,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对109Cd和65Zn的吸收活度都呈增加趋势,当P浓度为3.0mmol·L-1时,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对109Cd和65Zn的吸收活度下降,说明P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会使重金属Cd和Zn的有效态降低,从而降低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量。通过对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吸收的Cd和Zn的比较,发现大多数的Cd和Zn积累在根系,从根部输送到地上部的很少。一是因为植物根系从溶液中吸收重金属后,P与Cd或Zn形成难溶物沉淀下来,使从根系输送到地上部的有效态Cd和Zn显著减少(P≤0.01);二是因为根细胞壁表面带有较多的羧酸基团及少量带正电荷的氨基,Zn2+和Cd2+通过静电吸引而吸附在细胞壁上,减少了Cd和Zn向地上部的输送。从研究结果还可看出,根系吸附的Cd的量大于Zn的量,而茎叶与此相反,这是因为Cd为植物非必需元素,Zn为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会把其所需要的元素优先输送到地上部,供其生长发育,所以大多数Zn通过木质部被输送到地上部,大多数Cd被滞留在根系中。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相同P水平条件下玉米不同部位吸收的Cd和Zn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系吸收的Cd和Zn之间及茎叶吸收的Cd和Zn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1),Cd与Zn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
- 姜慧敏杨俊诚张建峰
- 关键词:CD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