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202016)

作品数:48 被引量:649H指数:17
相关作者:余龙江章程李为栗茂腾袁道先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7篇农业科学
  • 15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岩溶
  • 10篇土壤
  • 8篇碳酸酐酶
  • 7篇植物
  • 6篇岩溶区
  • 5篇岩溶生态
  • 5篇岩溶生态系统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微生物
  • 5篇西南岩溶
  • 5篇刺山柑
  • 4篇药用
  • 4篇药用植物
  • 4篇蒸腾
  • 4篇蒸腾作用
  • 4篇溶蚀
  • 4篇重庆金佛山
  • 3篇植被
  • 3篇石灰岩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机构

  • 3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聊城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4篇国土资源部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科技部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作者

  • 28篇余龙江
  • 17篇李为
  • 15篇章程
  • 13篇栗茂腾
  • 8篇袁道先
  • 6篇吴云
  • 6篇李涛
  • 5篇路洪海
  • 5篇甘露
  • 5篇刘建民
  • 4篇向福
  • 4篇曹建华
  • 4篇王艳婷
  • 4篇刘薇
  • 3篇蒋勇军
  • 3篇项俊
  • 3篇朱敏
  • 3篇贾丽萍
  • 3篇曾宪东
  • 3篇陈兆波

传媒

  • 7篇中国岩溶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土壤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4篇2008
  • 17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用植物刺山柑悬浮培养细胞聚集体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刺山柑细胞聚集体黄酮含量与其颗粒大小、生长状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根据细胞直径的不同,分拣出3种不同大小的刺山柑细胞聚集体,对它们进行了黄酮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再培养曲线的测定。结果:不同的细胞聚集体在形态大小、黄酮含量、酶的活性、生长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其中颗粒最小的细胞聚集体黄酮含量约为颗粒较大的细胞聚集体的2倍,并且其丙二醛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再培养曲线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不同聚集体黄酮含量与其颗粒大小及生长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个体较小的与氧气、培养基养分接触充分,利于细胞生长与次生代谢物的积累有关。
刘薇栗茂腾朱玉梅甘露余龙江
关键词:刺山柑聚集体黄酮直径
西南岩溶环境中典型植物适应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岩溶生态系统是受岩溶环境制约的生态系统,中国西南7省1市岩溶环境中存在石漠化趋势。植被的恢复和生态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简称CA)在生物岩溶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岩溶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化具有重要作用。从元素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和植物、微生物的碳酸酐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出发,考察西南岩溶环境中典型植物可能的适应机制,即植物适应偏碱性逆境、高钙逆境、土壤贫瘠逆境、干旱逆境的机制。根据典型植物在西南岩溶环境中的适应机制和植被演替规律,从改善立地条件入手,先草后灌木、乔木来进行石漠化治理。与非岩溶区植物相比,西南岩溶区植物的铝含量较低,重金属(如铅、汞)的含量较低,是一种较优良的绿色植物。由于岩溶区土壤含水量较低等原因导致植物脯氨酸含量的显著增加,脯氨酸具有抗氧化活性,螯合金属离子减少其毒性等特性,可以开发富含脯氨酸的特种食品。这表明在岩溶环境中经济植物的地域性开发意义重大。
李涛余龙江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岩溶典型植物碳酸酐酶
岩溶环境因子对细菌胞外碳酸酐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以从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分离出的一株细菌(编号GLRT102Ca)为例,研究了温度、pH、金属离子和阴离子等主要岩溶环境因子对其胞外碳酸酐酶(CA)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温度(10℃~50℃)和pH(5.5~9.0)范围内,实验菌株均能表达出不同程度的胞外CA活性,其中20℃~30℃以及中性偏碱性条件下的胞外酶活性较高.钙、镁、锌、钴等4种金属离子以及SO24-、H2PO4-、NO3-、NO2-、Cl、Br-、I-和HCO3-等8种阴离子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一般都能促进胞外酶活性的表达,但表达较高活性所需的离子浓度因不同离子而异.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碳酸酐酶的岩溶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为余龙江余俊峰贾丽萍吴云
关键词:细菌
一株嗜热产孢子脱硫肠状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从油田注水联合处理站里分离得到的一株嗜热、耐酸、异养型硫酸盐还原菌,编号为CW01.该菌株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有极生鞭毛、直或弯曲的短杆状,能产孢子.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包括生长pH范围为2.8~11,最佳生长pH为5~6.5,最佳生长盐度为1.3%,最佳生长温度37℃,在15~50℃下培养基中均能使测试瓶有黑色沉淀物产生.如果以硫酸盐为电子受体,则可以在乙酸盐、丙酸盐、乳酸盐、丙酮酸盐、丁酸盐、琥珀酸盐、苹果酸盐、延胡索酸盐、戊酸盐、己酸盐、庚酸盐、辛酸盐、癸酸盐、十三烷基酸盐、十五烷基酸盐、棕榈酸盐、十七烷基酸盐、酵母粉和乙醇等电子供体中生长,也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在乳酸盐为电子供体时,能够在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等电子受体中生长.从腐蚀防治的角度对该菌株的腐蚀速率、耐1227性质以及生长曲线也进行了测定.通过16srDNA测序(GenBank上的AC号为AY742958)以及系列比对分析该菌属于细菌界(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菌纲(Clostridia)、梭菌目(Clostridiales)、蛋白胨链球菌科(Peptococcaceae)、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与该属中的种Desulfotomaculumputei相似性达到98%.
陈悟李春艳余龙江向福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系统进化RDNA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动态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被引量:21
2008年
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考察基地,研究了不同地貌部位(洼地、坡地和垭口)土壤酶活性(转化酶、蛋白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地貌部位土壤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洼地和垭口土壤水解酶类活性较高,与这两个地貌部位微生物数量较多的结果相对应。试验场不同地貌部位土壤水解酶类活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对于不同的酶和不同的地貌部位,酶活性降低的幅度有所差异。各地貌部位各层次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别不大。4种水解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般是春季上升,夏季或秋季为最高。此外,土壤水解酶类活性与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养分水平密切相关,一般与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速效P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这既说明土壤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溶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作为评价岩溶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也为评价西南岩溶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方面的指标,为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重建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为余龙江李涛项俊吴耿
关键词:岩溶生态系统土壤酶土壤肥力
IGCP448:岩溶生态系统全球对比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5年
综述了IGCP448项目"全球岩溶地质及有关生态系统对比"(2000-2004)执行四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新认识有:(1)岩溶地区的植被,常常是涵养水分,增加含水层的贮水能力,改善水文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但在澳大利亚南部岩溶区广泛分布的桉树,则以其强烈的蒸发作用,而被用于降低地下水位,防治土壤盐碱化;(2)在北方(Boreal)或温带湿润气候生态区,地下岩溶系统则被用于排除沼泽地区过多积水,偏碱性的碳酸盐岩也有利于中和酸性环境,凡是岩溶发育的地方,都成了主要农业基地;(3)通过洞穴探险发现一类完全不同于靠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的生物群——化学自养微生物(甲烷菌);(4)中国西南典型岩溶区的研究表明,表层土壤微生物可以加速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并揭示了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是产生碳酸酐酶(CA)的两个重要供给源。
章程袁道先
关键词:IGCP岩溶生态系统岩溶区沼泽地岩溶地质气候生态
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土壤有机质与氮分析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用五点混合取样法采集广西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典型林地、灌草丛地和耕地的0~20cm,20~40cm土壤样品,以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有机质含量,半微量凯氏法测定全氮含量,碱解扩散法测定有效氮含量,电位法测定pH值。结果表明: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的含量都是表层明显高于底层;相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在0~20cm的含量是岩溶区高于非岩溶区,且林地>灌草丛地>耕地;有效氮含量与全氮和pH值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赵仕花章程夏青申宏岗
关键词:土壤岩溶区营养元素有机质全氮
不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及其细菌碳酸酐酶的活性分析及生态意义被引量:30
2004年
对能加速岩溶作用的碳酸酐酶 (CA)的来源及分布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采自中国西南 4个不同岩溶地区生态系统土壤样品中的 CA活性 ,结果表明在表层土壤中都能检测到 CA活性 ,且 CA活性在不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植被覆盖率低的六盘水米苏嘎的土壤 CA活性最低 ,而植被种类丰富且生长较好的重庆金佛山和马山弄拉等地土壤 CA活性较高。同一类型岩溶生态系统不同岩溶地形的土壤 CA活性亦存在差异 ,植物根际附近土壤 CA活性较高 ,而且土壤 CA活性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 ,表明植物根系及土壤微生物是土壤 CA的主要来源。同时还筛选了能产 CA的细菌 ,并测定了细胞内和细胞外 CA活性 ,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的细胞内和细胞外 CA活性在具有不同植被状况的弄拉和试验场两种不同岩溶生态系统间具有明显差异。这些都暗示着土壤及其细菌
李为余龙江袁道先吴云
关键词:碳酸酐酶土壤细菌活性岩溶生态系统
西南岩溶区土壤微生物生态作用的初步研究——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为例被引量:28
2004年
对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不同岩溶地貌的土壤微生物生理群的分布特征及土壤生物活性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生物活性强度的变化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时讨论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P的相关性及微生物生理群在该场区氮循环中的生态作用。
李为余龙江周蓬蓬杨娟章程袁道先
关键词:西南岩溶区土壤微生物生态作用
药用植物刺山柑快繁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7
2007年
以药用植物刺山柑种子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利于种子萌发的启动培养基为MS附加1.0 mg/L 6-BA和2%蔗糖。从无菌苗上切取下胚轴进行不定芽诱导,其最适芽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0.10 mg/L 6-BA+0.02 mg/L NAA,在该培养基上其增殖率可达5-6倍。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MS附加1.00mg/L IBA和100 mg/L活性炭。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刺山柑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
栗茂腾王艳婷甘露李红付春华余龙江
关键词:刺山柑无菌苗下胚轴植株再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