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05089-8)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小平高庆贞徐何王丽王璞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苍山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异体
  • 2篇同种异体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产生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活化
  • 1篇异体血
  • 1篇粘附
  • 1篇粘附分子
  • 1篇同种异体血管
  • 1篇排斥
  • 1篇排斥反应
  • 1篇趋化
  • 1篇趋化因子
  • 1篇细胞诱导
  • 1篇核细胞
  • 1篇分子
  • 1篇干扰素
  • 1篇干扰素诱导

机构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苍山县人民医...

作者

  • 2篇徐何
  • 2篇高庆贞
  • 2篇王小平
  • 1篇姚小美
  • 1篇姬凌飞
  • 1篇朱彬
  • 1篇王琪
  • 1篇李进
  • 1篇王璞
  • 1篇任万军
  • 1篇王丽

传媒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同种异体单核细胞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产生IP-10、I-TAC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对异体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活化作用以及产生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TAC)的效果。方法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酶消化法分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建立单核细胞与VEC共培养系统。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VEC表面粘附分子CD54、CD62E表达的情况,用RT-PCR检测VEC内I-TAC和IP-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VEC与同种异体单核细胞共培养24h后,细胞内IP-10和I-TAC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在48、72h的表达维持在较高的水平。FACS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培养的VEC少量表达CD54分子,不表达CD62E分子。与同种异体单核细胞共培养24h后,VEC表面CD62E和CD54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在同种异体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反应中,单核细胞能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表达IP-10、I-TAC等趋化因子和CD54、CD62E等粘附分子,参与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高庆贞王璞王琪姚小美王丽李进王小平徐何
关键词:单核细胞粘附分子
单核细胞诱导同种异体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干扰素诱导T细胞α型趋化因子的作用机制
2011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同种异体血管内皮细胞(VEC)反应产生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TAC)生成的机制。方法单独培养的VEC培养液中加入外源性TNF,用Multiplex技术检测上清液中IP-10、I-TAC浓度的变化;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同种异体VEC单独培养或共培养,检测上清液中趋化因子以及TNF浓度的变化;单核细胞和VEC共培养液中加入抗TNF抗体或核因子(NF)-κB通路阻断剂BAY11-7082干预免疫反应,观察对趋化因子生成的影响。应用实时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与VEC共培养前后细胞内TNF、IP-10、I-TA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外源性TNF可刺激VEC产生IP-10、I-TAC;单核细胞、VEC单独培养只产生微量的IP-10、I-TAC,共培养24、48、72h后上清液中TNF以及IP-10、I-TAC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内TNF、IP-10、I-TAC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加入抗TNF抗体或BAY11-7082能消除单核细胞和VEC共培养导致的趋化因子生成。结论在同种异体单核细胞与VEC免疫反应中,单核细胞活化后产生TNF,再通过NF-κB信号通路刺激VEC产生IP-10、I-TAC等趋化因子,应用TNF抗体以及NF-κB信号通路阻断剂能减少IP-10、I-TAC等趋化因子的生成。
高庆贞朱彬姬凌飞王小平任万军徐何
关键词:趋化因子排斥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