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无)

作品数:21 被引量:270H指数:11
相关作者:代涛陈瑶马晓静王芳杨肖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安徽省卫生厅更多>>
发文基金: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物
  • 7篇基本药物
  • 6篇药物制度
  • 6篇卫生机构
  • 6篇基本药物制度
  • 6篇基层医疗卫生...
  • 5篇用药
  • 5篇可获得性
  • 5篇合理用药
  • 4篇卫生服务
  • 3篇基层卫生
  • 3篇绩效
  • 2篇新农合
  • 2篇新型农村合作
  • 2篇新型农村合作...
  • 2篇药品
  • 2篇药品质量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合作医疗

机构

  • 2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安徽省卫生厅

作者

  • 21篇代涛
  • 9篇陈瑶
  • 6篇马晓静
  • 5篇杨肖光
  • 5篇王芳
  • 3篇李永斌
  • 3篇白冰
  • 2篇丁雪
  • 2篇鲁丽静
  • 2篇朱坤
  • 2篇赵超
  • 2篇张小娟
  • 1篇夏北海
  • 1篇毛瑛
  • 1篇朱晓丽
  • 1篇徐恒秋

传媒

  • 19篇中国卫生政策...
  • 2篇医学与社会

年份

  • 1篇2014
  • 20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分析我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进展和效果,为进一步深化医改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北京、安徽、河南和重庆作为样本地区,共调查17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1家乡镇卫生院,借鉴WHO系统模块框架构建分析框架。结果:改革以后,基层卫生人员数量增加,但结构仍不合理,护士缺口依然较大,学历和职称水平较低;机构收入中政府补助占比显著增加,药占比明显下降;门诊服务数量整体呈增加趋势,住院服务有所削弱,乡镇卫生院的趋势更为明显;合理用药问题仍然突出,高血压和糖尿病有效控制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处于较高水平;服务费用快速增长得到缓解;医务人员对收入满意度较低,患者对人员技术、设施设备和就医费用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空间。结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但持续性的运行机制仍需进一步推进,建议完善长效稳定的基层财政卫生投入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加强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促进服务模式转变。
代涛王芳李永斌
关键词:基层卫生服务筹资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展及公平性被引量:38
2013年
目的: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进展与公平性,为项目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安徽、河南和重庆调查15个区县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分析基本公共卫生筹资、人员配置和服务提供进展,并以基尼系数分析公平性改善情况。结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逐年提高,2011年人均筹资标准已超过25元/人/年;基层公共卫生人员数量有所增加,但人员配置相对不足且公平性有待提高;服务提供公平性有所改善,妇幼保健服务相对较好,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明显改善。结论:基本公共卫生筹资可能存在"隐性不公平",基层公卫人员配置相对不足,服务提供实效性有待提升。建议重视项目成本测算,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合理确定服务项目,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创新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等。
王芳李永斌丁雪代涛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筹资人力资源卫生服务提供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分析被引量:36
2013年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制定、实施及效果,为完善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提供建议。方法:运用定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北京、河南、安徽和重庆四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调研,并对所收集的定性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实施绩效工资后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收入整体有所增加,但存在收入平均化、工作量与收入不对等、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基层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对绩效工资认可度不高。工资总额核定标准较低、绩效工资制度设计中缺乏增长机制、工资增长与工作负荷增长不相匹配以及绩效考核不完善等是导致绩效工资激励作用有限的主要原因。结论:绩效工资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需要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额,真正反映基层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建立基层医务人员收入增长机制,增强激励作用;科学设置以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指标,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引导作用;与人力资源改革同步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新机制。
杨肖光代涛王芳
关键词:绩效工资基层卫生激励机制
安徽省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实施效果。方法:按照社会经济状况,选择安徽省三个城市6个区县共8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2009—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的实施效果。结果: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药占比分别降至23.97%和30.73%,基层卫生机构的补偿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大专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明显增加,人力资源数量和结构逐步改善;人员收入有所增长但满意度仍然不高。门急诊服务数量和效率提高,住院服务数量和效率有所降低,医疗费用得到控制,服务质量有所改善。结论:政府的强力推动是安徽省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迅速推进的重要保障。初步实现了建立公益性运行新机制的目标,但人力资源仍然不足,绩效考核与预期实现的激励效果仍存在差距。理顺政府与基层卫生机构之间的治理关系仍需继续努力;应完善招聘机制,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改进绩效考核方案,关注改革措施的综合作用,巩固已有成果。
徐恒秋代涛陈瑶夏北海
关键词:基层卫生
重庆市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效果分析
2013年
目的:比较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室服务效率、质量和费用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九龙坡区、黔江区和武隆县作为典型地区,调查所有村卫生室2009—2011年的服务数量、质量以及诊疗费用,采用倍差法比较不同类型的效果差异。结果:镇村一体化管理可分为完全型、紧密型和松散型三类。实施一体化管理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好于未实施组。与2009年相比,完全型和紧密型组2011年日均门诊人次数增加幅度较大,且完全型一体化管理的作用更加明显;完全型组慢性病规范管理率上升幅度和门诊次均费用下降幅度较大,其他两种类型慢性病规范管理率上升幅度较小,且门诊次均费用呈现增加趋势。结论: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对村卫生室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以及就医费用的控制产生积极影响,以完全型作用最为明显,建议将实施实体整合、注重非经济激励因素、避免村医补偿机制的不同而带来的问题作为镇村卫生一体化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
王芳李永斌代涛
关键词:农村卫生村医
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提出完善分工协作机制的建议。方法: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构建分工协作机制影响因素的框架,通过访谈收集9家建立分工协作机制的公立医院的定性资料,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公立医院分工协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体制因素、制度因素、管理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并可转化为行政命令、医保制度、协作形式、利益分配机制、技术能力等具体变量。协作形式的紧密程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水平、政府行政指令、利益协调机制在促进分工协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医保政策作用不明显。结论与建议:在继续推进协作机制建立过程中,应适当运用行政手段,促进不同层级机构的利益协调,并通过制度设计以更好的发挥医保政策的作用。
杨肖光马晓静代涛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影响因素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初探——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公立医院引入民营化管理对改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和绩效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焦点组访谈、个人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分析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改革的做法与效果。结果:门头沟区医院2010年引入社会资本后法人治理结构得以优化,主要包括: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政府、监事会、第三方评估的多元监管体系和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医院内部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等。结论与建议:改革后,医院在决策权、市场准入程度、问责机制、剩余索取权、社会功能等方面均发生改变,取得了初步效益,但也面临着一定的体制约束。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改革需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机制与考核制度,并注意在引入社会资本过程中保证提供服务的公益性。
马晓静杨肖光陈瑶代涛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
卫生体系改革评价研究的进展与实践被引量:11
2013年
卫生体系改革评价对判断改革目标实现程度、完善调整改革政策、促进卫生体系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卫生体系改革评价研究的主要进展与特点;重点介绍了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发现,总结了新一轮医改的总体进展,并针对几个重点领域进行了专题评价研究。分析了我国开展医改评价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对评价研究重视不够,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研究的框架和指标体系不够完善,研究方法薄弱,评价信息数据收集困难等。建议将评价研究作为医改过程的必要环节和内容,促进评价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树立正确的医改评价理念,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持续完善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重点转向绩效结果评价;加强方法学研究,不断提高政策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代涛
关键词:绩效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综述被引量:19
2013年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基本药物的定义,从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合理用药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评估方法及指标进行综述,为基本药物制度效果评价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评价提出了多维度的评价指南,为我国进行该方面研究提供了借鉴。目前我国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研究多停留在描述性统计分析,可负担性研究较少涉及地域间的横向对比,对合理用药的评价尚不规范,基本药物制度效果评价亟需与国际多维度的分析框架和关键评价指标接轨,并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与效果的结合,以展开系统而有效的政策评估。
代涛白冰陈瑶
关键词: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合理用药
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效果。方法:以安徽省、河南省和重庆市为样本地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本药物价格、质量和配送等方面进行改革前后和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改革后三省市基本药物中位价格比值和人均每日费用降低,以安徽省和河南省的价格降幅较为明显;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改革后药品质量得到提升,但安徽省药品质量满意度相对较低;基本药物配送率均较高,但存在地区差异。结论:"双信封"制在降低药品价格上有优势,重庆市组建采购联合体的做法有利于有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中标,但总体上兼顾质量和价格是完善评标机制的挑战;基本药物配送受货源提供及配送方式影响。建议:完善药品限价机制,合理确定招标方式,保证药品生产企业的供应能力,加强对基本药物配送方式的监管。
代涛陈瑶白冰
关键词: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