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710)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彭兴民吴疆翀张燕平郑益兴王有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印楝
  • 2篇印楝素
  • 2篇楝素
  • 1篇性状
  • 1篇药用
  • 1篇叶片养分
  • 1篇叶片养分含量
  • 1篇遗传资源
  • 1篇营养诊断
  • 1篇元谋干热河谷
  • 1篇实生
  • 1篇品质性状
  • 1篇重复力
  • 1篇综合评价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聚类分析
  • 1篇干热
  • 1篇干热河谷
  • 1篇表型
  • 1篇表型选择

机构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3篇郑益兴
  • 3篇张燕平
  • 3篇吴疆翀
  • 3篇彭兴民
  • 2篇马李一
  • 2篇王有琼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作为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特征根>1的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3%,第1、第2、第3和第4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33%、22.98%、15.11%和14.10%,种仁质量(0.995 11)、种子质量(0.956 76)、种子长(0.780 12)、印楝素A+B总含量(0.866 67)、印楝素B含量(0.819 34)、印楝素A含量(0.680 84)、地径(0.939 04)、株产果实数(0.722 82)、印楝素B与印楝素A比(-0.833 60)是表型选择分析评价中的典型代表变量;Mantel检测发现,聚类分析能有效的表示33个基因型样株表型性状的相似(异)性(r=0.81,p=1.00);各聚类群的性状特征概括为:种子印楝素A含量优异类、种子印楝素B含量优异类、种子高印楝素AB含量类、粒大饱满类、树体大结实多类和无优异特性类;优树的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得分≥0.59的为"好",综合得分为0.59^-0.19的为"中",综合得分≤-0.19的为"差",按此标准,筛选出"好"、"中"、"差"优树各4株、16株、12株。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可以更全面、科学、客观、便捷、直观地分析表型选择的综合选择指标,综合评价优树的优劣。
彭兴民吴疆翀王有琼郑益兴马李一张燕平
关键词:印楝表型选择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印楝种子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在云南印楝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实生株系的种子为研究对象,运用HPLC技术分析种子印楝素组分含量,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系统聚类和重复力估计,定性、定量分析印楝实生株系种子品质的遗传多样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云南引种栽培印楝实生株系的种子品质存在广泛变异,种子印楝素A、B、AB含量和印楝素A与印楝素B含量比的变异幅度分别为0.28%~0.85%、0.04%~0.39%、0.37%~1.15%和1.69~8.25;种子印楝素A、B、AB含量分为3个类型:高含量型(az A≥0.69%、az B≥0.25%、az AB≥0.92%)、低含量型(az A≤0.44%、az B≤0.10%、az AB≤0.51%)和中等含量型(az A=0.68%~0.45%、az B=0.24%~0.11%、az AB=0.91%~0.52%);按此标准将高印楝素AB含量型分为"印楝素AB优异型(az AB≥1.15%)"、"印楝素A优、B劣型"(az A≥0.85%、az B≤0.21%)、"印楝素A劣、B优型"(az A≤0.67%、az B≥0.39%)和"印楝素AB含量高型"(az AB=1.05%~0.92%);反映在重复力上,印楝实生株系种子印楝素A、AB的重复力分别为0.206 3、0.325 2,都属于"中"重复力性状。"印楝素AB优异型"即具有优异种子品质性状的植株是印楝药用原料林培育的繁殖材料;"印楝素A优、B劣型"和"印楝素A劣、B优型"即种子品质性状优缺点互补的植株是药用印楝品质育种的杂交亲本。
彭兴民吴疆翀王有琼郑益兴马李一张燕平
关键词:印楝遗传资源印楝素重复力
元谋干热河谷实生印楝人工林产量和品质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应用临界值浓度法、DRIS图解法和指数法等叶片营养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元谋干热河谷地区的实生印楝人工林产量和品质与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份所采集的印楝叶片其养分含量与印楝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获得印楝高产的叶片全N、全P和全K的临界值分别为15.09、1.22和7.68g·kg-1,相应的最适范围分别为15.09~22.68、1.22~1.59和7.68~9.17g·kg-1;低产印楝人工林的叶片养分的DRIS图解法和DRIS指数法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它们对N、P、K的需求次序均为P>N>K,并且这一结果与当地土壤本底肥分检测结果相印证。此外,叶片养分含量与印楝素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可能与印楝素本身的遗传因素有关,故不能在印楝实生群体中采用叶片营养诊断技术来进行种仁印楝素含量的诊断分析。
郑益兴吴疆翀彭兴民张燕平
关键词:印楝营养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