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10C02001)

作品数:15 被引量:104H指数:8
相关作者:叶金云张易祥明建华吴成龙邵仙萍更多>>
相关机构:湖州师范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青鱼
  • 10篇饲料
  • 5篇营养
  • 5篇蝇蛆
  • 5篇蝇蛆粉
  • 5篇消化率
  • 5篇草鱼
  • 4篇饲料原料
  • 4篇消化酶
  • 4篇消化酶活力
  • 4篇非特异性免疫
  • 4篇表观消化率
  • 3篇养殖
  • 3篇抗氧化性能
  • 2篇养殖污水
  • 2篇营养物质
  • 2篇营养需求
  • 2篇藻毒素
  • 2篇植酸
  • 2篇植酸酶

机构

  • 21篇湖州师范学院
  • 9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浙江省淡水水...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作者

  • 18篇叶金云
  • 12篇张易祥
  • 9篇明建华
  • 9篇吴成龙
  • 7篇邵仙萍
  • 6篇杨霞
  • 4篇韩志萍
  • 4篇刘沛
  • 3篇潘茜
  • 3篇沈斌乾
  • 3篇刘黎
  • 3篇陈建明
  • 3篇刘洋
  • 3篇郭建林
  • 3篇马恒甲
  • 2篇王友慧
  • 2篇姜志强
  • 2篇舒巧玉
  • 1篇肖莉
  • 1篇吴湘

传媒

  • 3篇浙江海洋学院...
  • 3篇第九届世界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科学养鱼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5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饲料中蝇蛆粉用量对青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用不添加蝇蛆粉的对照饲料和添加1.0%、1.8%、2.6%、3.4%、4.2%、5.0%蝇蛆粉的6种试验饲料,分别饲喂初重为 (127.424.83)g的青鱼8周,研究蝇蛆粉对青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摄食添加5.0%蝇蛆粉组青鱼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中添加蝇蛆粉可降低青鱼肝体比和脏体比,当添加量为5.0%时降至最低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摄食添加4.2%蝇蛆粉组,青鱼全鱼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和蝇蛆粉添加量为1.0%、1.8%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为3.4%、4.2%、5.0%组鱼体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摄食添加4.2%蝇蛆粉的试验饲料后,青鱼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以及肠道淀粉酶活力均达到最大值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摄食5.0%蝇蛆粉组其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力达到最大值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4.2%~5.0%的蝇蛆粉能促进青鱼的生长、提高青鱼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力,提高全鱼蛋白含量改善肌肉品质。
刘黎叶金云吴成龙张易祥邵仙萍姜志强明建华刘沛
关键词:蝇蛆粉青鱼体成分消化酶活力
两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水质净化效果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筛选能够高效净化水质的光合细菌菌株,采用半固体试管法和双层平板法,从市售光合菌菌液中分离得到2株光合细菌,分别命名为GHJ-1、GHJ-2,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比较了这2株光合细菌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鉴定这两株光合细菌为Rhodovulum sp菌株。菌株GHJ-1、GHJ-2对污水进行15 d的净化处理后,硝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1.4%和96.3%;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68.9%和82.7%;氨氮去除率分别为56.8%和67.5%;COD Mn的去除率分别为61.7%和42.4%。
刘洋舒巧玉楼春燕吴湘韩志萍叶金云
关键词:光合细菌养殖污水
固定化微生物菌剂与蕹菜对中华鳖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解决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养殖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利用海藻酸钠、沸石对复合光合菌剂和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分别进行固定化,并研究了不同固定化微生物菌剂与蕹菜对中华鳖养殖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净化处理15d后,利用固定化微生物菌剂与蕹菜共同处理组对中华鳖养殖污水的净化处理效果最好,养殖污水的CODMn、NH 4+-N、NO3-N、NO 2-N、PO34的去除率分别为88.7%、87.3%、90.8%、98.3%、74.9%。蕹菜处理组对于NO3-N、NO 2-N、NH 4+-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固定化复合光合菌剂处理组和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固定化复合光合菌剂处理组对于NO3-N、NO 2-N、NH 4+-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处理组,但固定化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对于污水的CODMn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0.6%。
刘洋叶程程郑翡舒仁欢韩志萍叶金云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固定化蕹菜养殖污水
饲料中添加蝇蛆粉对青鱼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试验选取420尾青鱼鱼种[初均重(127.42±4.83 g)],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为基础日粮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比例的蝇蛆粉(1%、1.8%、2.6%、3.4%、4.2%、5%),试验周期60 d,探讨研究蝇蛆粉对青鱼鱼种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蝇蛆粉添加量为4.2%时,青鱼鱼种脾脏指数(SBI)最高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量为5%时青鱼鱼种血清中LZM、C3、C4活性最高且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GOT和GPT活性最低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4.2%的蝇蛆粉,可显著提高青鱼鱼种血清SOD、GPx、CAT活性(P<0.05),当添加5%的蝇蛆粉时,可显著提高鱼种肝胰脏组织中SOD、GPx、CAT、GR活性显著提高(P<0.05),同时血清和肝胰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4.2%~5%的蝇蛆粉能显著增强青鱼鱼种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
刘黎叶金云吴成龙张易祥邵仙萍姜志强明建华刘沛
关键词:蝇蛆粉青鱼非特异性免疫抗氧化性能
2龄青鱼对7种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被引量:12
2014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2龄青鱼对国产鱼粉、蝇蛆粉、玉米蛋白粉、大豆粕、花生粕、棉籽粕和菜籽粕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磷、总能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组成,并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选取平均体重为(190.98±1.81)g的2龄青鱼216尾,随机分成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尾鱼。对照组试验鱼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试验鱼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饲喂1周后采用自排法收集粪便待测。结果表明:7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磷、总能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61.68%-84.42%、81.44%-93.49%、64.41%-97.38%、39.94%-78.74%、70.47%-89.52%和83.57%-96.42%。在7种饲料原料中,玉米蛋白粉的干物质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大豆粕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最高;棉籽粕的干物质、总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蝇蛆粉的粗蛋白质和玉米蛋白粉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也最低。7种饲料原料中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总氨基酸表观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均以棉籽粕和蝇蛆粉较低。由此可见,2龄青鱼对大豆粕的利用效果最佳,其次是花生粕与国产鱼粉,这二者相当;玉米蛋白粉和菜籽粕也是2龄青鱼较好的植物性蛋白质源,可适量添加用于降低饲料成本;2龄青鱼对棉籽粕和蝇蛆粉中粗蛋白质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较低,应控制其在饲料中的用量。
明建华叶金云张易祥谢骏杨霞邵仙萍
关键词:饲料原料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草鱼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技术研究进展(上)被引量:2
2013年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一种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俗称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混子等,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草鱼一直是我国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淡水鱼,2010年我国草鱼养殖产量达到422.2万吨,占全国淡水水产养殖总产量的18%(中国渔业年鉴,2011),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忠义,2007)。
叶金云邵仙萍马恒甲吴成龙明建华杨霞张易祥
关键词:草鱼养殖饲料技术营养需求草食性鱼类雅罗鱼亚科总产量
微囊藻毒素对鸭胚的毒性及半致死剂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MCs)对鸭胚的毒性及其半致死剂量。[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提取铜绿微囊藻毒素,经ELISA检测提取物的MCs含量,然后用提取物处理樱桃谷鸭胚,研究微囊藻毒素对鸭胚死亡率的影响及其半致死剂量。[结果]微囊藻毒素对鸭胚的半数致死量为16.00μg/胚胎(95%可信限为14.37~17.64μg/胚胎);微囊藻毒素对鸭胚死亡率的影响与其剂量成正相关,且对孵化8~19d的鸭胚影响最大。此外,MCs处理的鸭胚和对照组相比,其个体发育明显迟缓。[结论]微囊藻毒素对鸭胚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张晓波李晓青李璟程培袁琪张易祥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鸭胚半致死剂量
不同精、青饲料比例对草鱼生长、形体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选择CP30的草鱼膨化料(简称精)和浮萍(简称青)作为试验饵料,挑选体重为60.39±1.57 g草鱼鱼种225尾,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精青饲料比例(干物质比例)分别为0:100(G1)、25:75(G2)、50:50(G3)、75:25(G4)、100:0(G5),在池塘网箱里饲养60 d,研究不同比例的精、青饲料对草鱼生长、形体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草鱼的存活率均在97.78%以上,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膨化饲料比例的增加,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也随之增加,除G4与G5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肥满度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增大,G1的肥满度为最小,但与G3和G4差异不显著(P>0.05);脏体比和肝体比随着膨化料的比例上升而上升;肠体比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下降,G1为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不同比例的精、青饲料比例对草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肌肉水分含量下降,G3、G4和G5显著低于G1和G2(P<0.05);而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膨化料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综上所述,G4试验组的草鱼不但能获得高的生长速度,还能保持良好的形体,且肌肉的营养成分品质较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池塘养殖草鱼投喂膨化饲料与浮萍的搭配比例(干物质)为75:25。
郭建林马恒甲孙丽慧沈斌乾陈建明潘茜叶金云
关键词:草鱼膨化饲料浮萍营养成分
蝇蛆粉和L-肉碱对青鱼生长、免疫与抗氧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研究蝇蛆粉和L-肉碱对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72.23±1.81)g的健康青鱼270尾,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3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2组分别投喂添加25 g/kg蝇蛆粉或150 mg/kg L-肉碱的试验饲料。连续投喂60d后,测定鱼体生长指标、肌肉成分、血液和肝脏的生化指标,并统计青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1a)后的死亡率和相对保护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蝇蛆粉和L-肉碱组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血清总蛋白(TP)、溶菌酶(LSZ)、补体C3和C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以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饲料系数,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此外,蝇蛆粉组还较对照组显著提高青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SOD和CAT的活性(P<0.05),而L-肉碱组的相应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一些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成活率、鱼体形体指标以及肌肉组成成分等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攻毒试验也表明,蝇蛆粉和L-肉碱组均降低青鱼的死亡率。因此,在饲料中添加蝇蛆粉25 g/kg或L-肉碱150mg/kg可促进青鱼的生长,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增强鱼体的抗病力。
明建华叶金云张易祥杨霞吴成龙邵仙萍刘沛
关键词:青鱼蝇蛆粉L-肉碱免疫抗氧化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各组织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选用初重为(39.68±3.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添加植酸酶,设5种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 U/kg、750 U/kg、1 000 U/kg、1 250 U/kg、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只添加1.5%的无机磷;对照组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通过60 d的试验,探讨和研究植酸酶对草鱼生长、体组成及各组织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植酸酶对草鱼的形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鱼体粗脂肪含量有所降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时,其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添加植酸酶后鱼体、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有一定提高,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250 U/kg时,肌肉和脊椎骨中的磷含量显著提高。结果表明,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在1 000 U/kg~1250 U/kg时,与对照组2相比较,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并显著提高草鱼磷的积累。若欲减少无机磷添加量,建议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 U/kg~1 250 U/kg。
马恒甲叶金云郭建林王友慧沈斌乾陈建明潘茜
关键词:草鱼植酸酶体成分磷含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