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1577)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2
相关作者:周健董健周皓王佳炜边冲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多节段
  • 1篇多节段脊髓型...
  • 1篇制剂
  • 1篇融合器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缺损
  • 1篇软骨修复
  • 1篇生物素
  • 1篇生物素-亲和...
  • 1篇髓型
  • 1篇前路
  • 1篇前路减压
  • 1篇亲和
  • 1篇缺损
  • 1篇猪膝关节
  • 1篇椎间融合
  • 1篇椎间融合器
  • 1篇组织工程软骨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董健
  • 2篇周健
  • 1篇林红
  • 1篇边冲
  • 1篇郭常安
  • 1篇陈峥嵘
  • 1篇沈龙祥
  • 1篇王会仁
  • 1篇王佳炜
  • 1篇周皓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前路减压联合钛网及自锁定椎间融合器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 :评价前路减压、钛网及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行前路减压、钛网与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3~74岁,平均65.7±4.2岁。患者影像学上均表现为连续3个节段及以上的脊髓受压,且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1例患者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JOA评分及Odom标准评价神经功能及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手术的并发症、融合率、融合器下沉及手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钛网及融合器置入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3.0±12.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23.0±9.4ml。平均随访时间23.2±2.3个月(12~41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均获得融合,平均融合时间6.4±0.7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无浅表及深部感染。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1例(3.1%),经保守治疗7d后治愈。钛网沉降2例(6.2%),患者无临床症状;自锁定融合器无沉降。无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根据Odom标准,术后疗效优11例,良好17例,一般4例。结论:前路减压、钛网及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恢复颈椎曲度,减少长钛板相关并发症,并获得满意临床结果。
周健李熙雷周晓岗林红董健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钛网
单克隆抗体CD44-生物素-亲和素技术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猪膝关节负重区软骨缺损
2014年
目的 观察单克隆抗体CD44-生物素(Biotin)-亲和素(Avidin)绑定(CBA)技术,在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负重区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分3组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常规组:壳聚糖三维支架+软骨细胞;Biotin-Avidin绑定(BA)技术组:生物素+亲和素化壳聚糖三维支架+软骨细胞;CBA技术组:生物素化单抗CD44+亲和素化壳聚糖三维支架+软骨细胞.分4组修复猪膝关节负重区软骨全层缺损:A组植入常规组织工程软骨;B组植入BA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C组植入CBA技术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D组植入自体软骨.12周后取标本行大体观察并行Moran评分;生物力学方法评估标本弹性模量和刚度;Western blot检测新生软骨组织内的Ⅱ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目的蛋白含量;对标本行苏木素-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并行Wakitani评分.结果 Moran大体评分,D组为(4.48 ±0.23)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A、B两组(P<0.05);D组弹性模量为(20.61 ±±2.02) mPa,刚度为(72.28±6.16) N/mm、colⅡ及aggreean目的蛋白含量比值分别为1.59 ±0.14和1.44±0.13,均优于其他组(P<0.05);组织学染色及Wakitani评分均显示D组修复效果较好.结论 BA绑定技术比常规接种方法所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对猪膝关节负重区软骨缺损修复效果好,但是比较而言,单克隆抗体CBA绑定技术所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效果更佳,虽仍未达到自体移植修复水平.
林红周健王会仁沈龙祥郭常安董健陈峥嵘
关键词:生物素软骨缺损
负载万古霉素明胶/磷酸三钙复合多孔材料治疗兔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负载万古霉素明胶(gelatin)/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phosphate,β-TCP)复合多孔材料的缓释性能,验证其在感染性骨缺损动物模型治疗中的感染清除及骨缺损修复性能。方法分别制备不同β-TCP含量(质量分数为0、10%、30%和50%)的明胶/β-TCP载万古霉素复合多孔材料。对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孔隙率及力学强度测试。采用K—B法检测负载万古霉素明胶/β-TCP复合多孔材料体内的缓释性能。制备兔胫骨慢性骨髓炎模型,清创后分为四组进行修复,分别为空白对照组、G-0TCP组、G-10TCP组及G。30TCP组。术后4、8周摄X线片并取材行HE染色观察感染清除及骨修复情况。结果β-TCP颗粒的加入对孔径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孔与孔间的连通性。随着β-TCP颗粒含量的增加,孔隙率明显增大,但当β-TCP颗粒含量达到质量分数50%时孔隙率下降。复合多孔材料压缩模量随着β-TCP颗粒的加入而逐渐增大,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内缓释实验结果显示G-0TCP材料可持续释放万古霉素8周;随着β-TCP含量的增多,缓释时间逐渐缩短;G-50TCP材料仅能持续释放万古霉素3周。动物实验中植入载药复合材料8周后,空白对照组感染未清除,大量死骨形成;G-0TCP组及G-10TCP组感染清除,但未能修复骨缺损;G-30TCP组清除感染并修复骨缺损。结论明胶/β-TCP复合多孔材料对万古霉素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质量分数30%β-TCP的复合多孔材料具有最佳的孔径、孔隙率、力学强度及体内缓释效果,并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最佳的感染清除及骨缺损修复能力。
周健木明江·依沙克边冲周皓王佳炜董健
关键词:明胶磷酸钙类万古霉素迟效制剂骨髓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