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青岛市科技局科研基金

作品数:92 被引量:481H指数:10
相关作者:于建宪郭宗君纪萍陈桦沈毅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0篇细胞
  • 18篇蛋白
  • 11篇肿瘤
  • 8篇血管
  • 8篇基因
  • 6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6篇癌组织
  • 5篇受体
  • 5篇免疫
  • 4篇凋亡
  • 4篇血管密度
  • 4篇胃肿瘤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类
  • 3篇淀粉样
  • 3篇淀粉样肽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心病

机构

  • 39篇青岛大学
  • 27篇青岛市市立医...
  • 2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2篇菏泽医学专科...
  • 2篇青岛市妇女儿...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青岛市海慈医...
  • 1篇日本山口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于建宪
  • 5篇郭宗君
  • 5篇纪萍
  • 4篇陈桦
  • 4篇沈毅
  • 3篇黄维清
  • 3篇徐珞
  • 3篇戴红艳
  • 3篇曲彦
  • 3篇杜芳
  • 3篇张七一
  • 2篇孙忠东
  • 2篇张立琴
  • 2篇管军
  • 2篇郭云良
  • 2篇王明钊
  • 2篇瓮占平
  • 2篇胡丹
  • 2篇殷积慧
  • 2篇孙勇

传媒

  • 26篇青岛大学医学...
  • 24篇齐鲁医学杂志
  • 5篇青岛大学学报...
  • 4篇精准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光明中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活化态C激酶1受体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增加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活化态C激酶1受体(RACK1)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住院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4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9例,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ACK1基因表达,免疫印迹法测定RACK1蛋白表达;选择尸体解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标本17例及正常冠状动脉组织6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RACK1在冠状动脉组织及斑块内的表达。结果(1)ACS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ACK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SAP组(18.71±5.45比12.18±4.14,P〈0.05),S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2.18±4.14比3.65±1.57,P〈0.05)。(2)ACS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ACK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AP组(P〈0.05),S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RACK1染色着色明显,其中不稳定斑块尤著,阳性染色主要位于泡沫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对照的正常冠状动脉仅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少量表达。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ACK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以ACS患者为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ACK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其中不稳定斑块尤为明显,提示RACK1可能在冠心病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戴红艳邢明青管军郭亮侯方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崂山区农村居民患病住院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区农村居民的住院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岛市崂山区12个村(居委会)的7 4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崂山区农村居民的住院率为40.10‰;76.57%的病人住在市级及以上医院,因病住院者占67.82%;居民住院率与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及就诊距离等因素有关。结论:青岛市崂山区农村居民住院服务的利用率较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重视高年龄组人群的卫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蔡学民张怡刘金刚柳忠旭盛军
关键词:住院服务影响因素卫生服务
MAGE-C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年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黑色素抗原C2(melanoma antigen-C2,MAGE-C2)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癌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AGE-C2 m RNA和MAGE-C2蛋白在87例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肺腺癌组织中MAGE-C2 m RNA及MAGE-C2蛋白存在高表达(53/87,60.9%),而癌旁组织中无MAGE-C2 m RNA和MAGE-C2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后发现,MAGE-C2的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吸烟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分期、是否转移及分化程度相关(P<0.05);MAGE-C2高表达对患者总生存率有不利的影响(P<0.05)。结论 MAGE-C2在肺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并与肿瘤分期及是否转移存在相关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肺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标志物。
郭康刘梦实徐萍李红梅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标志物
顺铂并姜黄素灌胃对裸鼠肿瘤生长及瘤组织PCNA和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姜黄素灌胃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影响。方法采用PC3细胞株制成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姜黄素组、顺铂组、顺铂+姜黄素组。治疗20d后,比较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大小、去瘤体质量,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中PCNA和MMP2 mRNA的表达。结果顺铂+姜黄素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大于顺铂组(F=19.12,q=6.02,P〈0.01)。治疗第20天时,顺铂+姜黄素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顺铂组和姜黄素组(F=52.93,q=4.87、16.25,P〈0.01)。顺铂+姜黄素组肿瘤组织中PCNA及MMP2mRNA表达量均明显少于顺铂组和姜黄素组(F=132.45、47.44,q=6.36~27.88,P〈0.01)。结论顺铂联合姜黄素灌胃可共同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增殖。
刘品于小玲徐文华周燕罗霜高洁
关键词:顺铂姜黄素肿瘤移植MMP2
穹隆-海马伞切断及去势大鼠脑内β淀粉样肽1-40表达的变化被引量:8
2004年
①目的 观察穹隆 海马伞切断及去势大鼠脑内不同部位 β淀粉样肽 1 4 0 (Aβ1 40 )表达的变化 ,了解与阿尔茨海默病 (AD)相关的发病机制。②方法 将大鼠分为穹隆 海马伞切断及去势模型组 (模型组 )和假手术组 ,假手术组除不切断海马伞和去除卵巢外 ,其余步骤同模型组。常规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Aβ1 40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观察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等部位Aβ1 40 阳性细胞表达变化。③结果 假手术组大脑各观察区有少量的Aβ1 40 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大脑海马CA1区、大脑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Aβ1 40 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 (t=3.96 9~ 6 .6 77,P <0 .0 1)。④结论 穹隆 海马伞切断加去势可致大鼠脑内多部位Aβ1 40 表达增多 ,此可能与老年性痴呆病理改变有关。
郭宗君杜芳张延霞杨学伟郭云良
关键词:穹隆海马伞去势大鼠脑内阿尔茨海默病
青岛市2000/2001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了解青岛市结核病疫情及各市区防治现状 ,为改进防治措施 ,制定防治规划 ,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 ,全市调查 9个点 ,按照“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手册”要求进行。结果 实检人口 14 35 5人 ,占应检人口的 97.2 % ;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 2 0 2 .0 2 /10万 ,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 2 7.86 /10万 ,较 1990年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 2 4 2 .0 3/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 30 .0 2 /10万年递减率分别为 1.8%、0 .8%。结论 青岛市结核病疫情仍较严重。防痨科普知识宣传、DOTS策略、重点人群普查、经费投入、卡介苗接种质量等防治措施有待加强。
逄增昌葛登台程心志薄涛刘加洪夏冬李顺平
关键词: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疫情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靶向治疗对手术效果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靶向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6例,术前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检测19或21位点突变,口服靶向治疗药物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疗程4~16周。再次病情评估,肿瘤降期,6例病人行肺癌根治性切除(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胸腔镜下手术5例,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1例。结果6例病人手术时间180~260min,平均(191±69)min;术中失血量50~100mL,平均(63±35)mL。术后住院时间5~9d,平均(6.3±2.1)d,均好转出院。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原发性肺腺癌(ⅢA期),癌组织纤维化较重,间质纤维化。结论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前靶向治疗效果较好。
韩斌李川葛楠赵艳东沈毅矫文捷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zrin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zrin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相对正常肺组织(距癌组织5cm之外)Ezrin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Ezrin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相对正常肺组织(χ2=12.07,P<0.05)。肺癌病人肿瘤组织Ezrin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χ2=0.05~4.39,P>0.05),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93,P<0.05)。结论Ezrin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及转移相关,其检测可作为判断病人肺癌转移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玄云鹏魏煜程沈毅
关键词:EZRIN蛋白肿瘤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在血管化腓骨移植精准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的术前规划、术中指导及医患沟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下颌骨切除手术26例,其中包括口腔恶性肿瘤1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7例,颌骨囊肿病变5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3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头颅三维CT扫描,获得DICOM数据,行三维建模,重建出下颌骨三维数字模型,并转换为STL格式,通过激光快速3D成型打印机制作三维1:1实物模型。对下颌骨膨隆、变形、破坏者,通过镜像及修补技术进行数字三维重建,根据对侧下颌骨反求出患侧复原模型,3D打印出重建的镜像模型。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并进行3D打印模型的效度验证。行下颌骨部分切除的病例,在3D打印原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制定手术方案,确定截骨线。在3D打印镜像模型上,进行移植腓骨的制备设计,对重建固定板进行术前精准预弯。按照术前手术模拟、规划实施手术,术后进行验证、评估及随访。结果术前应用3D模型获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病人及其家属理解度和满意度高。应用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手术规划,实际手术与模拟手术的效果一致,节省了术中弯制重建板的时间,使得移植腓骨与下颌骨断端精密接合,术后面型恢复良好。双层移植腓骨良好恢复了下颌骨高度,二期牙种植后恢复了颌面外观及咀嚼功能。结论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能全方位、直观、精确地显示下颌骨的三维解剖结构以及病灶情况,对手术有极大的临床指导价值,实现下颌骨缺损的精准移植腓骨修复,获得了优良的临床效果,极大地提升了显微外科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的临床水平。
薛娇邱建忠杨绍滨庞宝兴夏楠贾暮云尚伟袁荣涛
关键词:下颌骨修复外科手术3D打印骨重建骨移植
改良配准数字导航在下颌骨三维可视化精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配准数字导航系统在下颌骨三维可视化精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行下颌骨手术的患者36例,其中口腔恶性肿瘤8例,良性病变18例,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患者1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面骨三维数字模型重建,分析设计下颌骨截骨范围及腓骨截骨塑形范围,设计下颌骨截骨、腓骨塑形及移植骨复位导板,3D打印下颌骨术前模型、重建模型及各导板。应用数字导航系统,重建下颌骨及病灶,规划手术设计。手术患者分为2组,A组为经典配准下颌骨手术组,配准装置安放于颏部或者下颌骨下缘;B组为改良配准下颌骨手术组,配准装置安放于颅骨。术中分别采用经典配准或改良配准方式,选取测量位点进行吻合度测量,比较术中导航下移植腓骨位置与术前规划的差异,比较正颌术中骨移动后位置与术前规划的差异。术后CT扫描,三维数字重建,再次验证手术效果。应用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术后6~9个月,应用3D打印种植导板,在移植骨上行种植牙修复。结果A组与B组患者及其家属术前与术后满意度均高,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A组、B组两种导航配准方式术中导航实施良好,两组术中导航下移植腓骨位置与术前规划及正颌术中骨移动后位置与术前规划的差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两组面型恢复良好。但B组导航配准中去除了参考架对下颌术区的遮挡,术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在双颌手术中,无须进行下颌骨参考架的固定与配准,减少了手术步骤及对患者的创伤。两组患者双层移植腓骨精准复位,移植骨牙种植均获成功,良好恢复颜面外观及咀嚼功能。正颌BSSRO手术时,两组患者下颌骨均移位于理想位置。结论改良配准数字导航解决了参考架对手术实施的干扰,简化了手术操作,具�
王奇民薛娇童磊周建华董刚郑建金陈正岗贾暮云邱建忠袁荣涛
关键词:配准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