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KS041)

作品数:41 被引量:521H指数:13
相关作者:陈荣卓唐鸣陈鹏颜慧娟祁中山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政治法律
  • 10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农村
  • 9篇村社
  • 8篇农村社区
  • 7篇法治
  • 5篇社会
  • 5篇社会治理
  • 5篇互动
  • 4篇协商
  • 4篇民主
  • 3篇政治
  • 3篇社会组织
  • 3篇农民
  • 3篇农业
  • 3篇公共服务
  • 2篇大学生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以钱养事
  • 2篇渊源
  • 2篇治教
  • 2篇社会化

机构

  • 33篇华中师范大学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湖北大学

作者

  • 19篇陈荣卓
  • 6篇唐鸣
  • 6篇陈鹏
  • 4篇颜慧娟
  • 3篇祁中山
  • 3篇王东
  • 2篇李刚
  • 2篇杨中艳
  • 1篇崔华华
  • 1篇肖周录
  • 1篇王泉
  • 1篇余卫东
  • 1篇陈明
  • 1篇郭松
  • 1篇王木森
  • 1篇丁越峰
  • 1篇黄越
  • 1篇王珊珊
  • 1篇徐澄
  • 1篇李梦兰

传媒

  • 10篇社会主义研究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江汉论坛
  • 2篇中共中央党校...
  • 2篇哲学研究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行政与法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理论月刊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当代世界社会...
  • 1篇中共成都市委...

年份

  • 10篇2017
  • 1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互动模式探究被引量:2
2016年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用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在文化建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各种文化形态之间的互动,因此就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互动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模式、文化冲突模式、文化变迁模式和文化整合模式进行分别论述,以期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互动模式的整体宏观把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深入研究。
赵志业崔华华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互动
场域复合:转型期返乡青年农民工幸福观的生成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幸福观是个体对"幸福"概念的一般理解及由此产生的实践行为取向,其实质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制度场域中与他者互动生成的认知偏好与惯习。转型时期受集体记忆与现实场域双重作用,返乡青年农民工幸福观的生成为前现实域、想象域、镜像域和后现实域四个不同阶段的场域所型塑与重构。青年农民游走于城乡两个不同社会之间,乡土性与现代性此消彼长、交织存在于返乡青年幸福观的生成场域中。不同场域的复合叠加、乡土性与现代性在各场域的交互作用、自我与他者的内外互动,三者持续的互联耦合,最终促成了返乡青年幸福观的形成与重塑。分析农村返乡青年幸福观的生成机制,有利于我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更好地引导其发挥主力作用,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层维度。
杨美勤唐鸣
关键词:幸福观惯习场域
基层民主在社会关系发展中的互动逻辑及路径被引量:2
2014年
目前,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出现了"发展的瓶颈"和"转型的困惑",从社会民主的视角看,其实践层面上的这种困惑根源于基层社会关系性质与转型中的自主性匮乏对于民主发育的束缚。从发展的角度看,基层民主的深化、转型与真正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社会关系的推动与契合。关键在于如何从社会关系的视角审视基层民主的发展,并通过社会关系的调适与整合,形塑现代民主生活所需要的自主性社会关系,以提高基层民主对社会深度转型的适应能力,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丁越峰陈明
关键词:基层民主社会关系民主依附
乡村治理伦理的审视与现代转型被引量:10
2015年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价值理念、主体伦理、关系伦理、制度伦理正面临和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和变迁。促进当代乡村基层治理伦理的转型与发展,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更深层次打破传统的个人、社会、国家关系模式,不断创新基层治理理念,促进和实现乡村治理的伦理转型,建构和实现良善的基层治理秩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
陈荣卓祁中山
关键词:乡村治理
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路向及其深化被引量:8
2014年
在公共服务领域,打破政府垄断、肯定市场价值不仅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性选择,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理念的一次重要更新。回望"以钱养事"改革的十年历程,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不仅符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念要求,而且展示出其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满足农民公共服务需求、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的实践适用性。因此,市场化理应成为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的路径选择。但受限于农村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畅、市场主体未确立、市场竞争不充分、资金投入不足、队伍建设滞后、群众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一些地方改革不到位、政策不落实、运作不规范导致的。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通过优化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细化服务清单、创新管理机制,壮大服务主体、优化竞争环境,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服务能力,重视人才培育、规范内部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农民参与等措施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农村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陈荣卓祁中山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以钱养事乡镇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现阶段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困境及对策被引量:6
2016年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而贯穿其中的,则是我们坚守的理想信念。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精髓,它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合法性支撑,也为社会进步、人类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有必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阶段,各种复杂状况势必会对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产生阻碍和消极作用。基于此,在分析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础上,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主要困境、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把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工程落到实处。
李刚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区治理:理论渊源、发展特征与创新走向——基于中国社区治理研究文献的分析
2017年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和基础工程,成为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场域。在社区治理研究中,治理-善治、国家-社会、新公共管理、社会资本等四大理论作为社区治理的理论渊源,分别被赋予社区治理生成的理论基础、治理模式的划分依据、治理机制的操作指引、治理成效的阐释机制;政府主导型、自治型、混合型三种社区治理的传统形态和协商式、复合式、互嵌式三种社区治理的创新形态,是当前社区治理的两类典型模式;治理方向上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元治理—自治理"共治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化,是当前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发展走向。
王木森
关键词:理论渊源
社区治理:理论渊源、发展特征与创新走向——基于我国社区治理研究文献的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在社区治理研究中,治理—善治、国家—社会、新公共管理、社会资本等四大理论作为社区治理的理论渊源,分别被赋予社区治理生成的理论基础、治理模式的划分依据、治理机制的操作指引、治理成效的阐释机制;政府主导型、自治型、混合型三种社区治理的传统形态和协商式、复合式、互嵌式三种社区治理的创新形态,是当前社区治理的两类典型模式;治理方向上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元治理—自治理"共治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化,是当前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发展走向。
王木森
关键词:理论渊源
人民认同与法治教育:中国法治建设的逻辑和进路被引量:4
2017年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治理方式,其理想意涵在于认同人民的良法及基于人民认同基础上的普遍服从。但在现实法治实践中,二者并没有建立起内在的对应关系。因此,增进人民对法律的认同成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必然选择,而法治教育则是实现这一逻辑选择的基本进路。
王东
关键词:法治建设良法法治教育
党领群治:十八大以来农村社区协商的经验成效与路径优化被引量:29
2016年
基层协商民主的正式确立与深入推进在组织和引导村民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发展成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实施的重要方式。中共十八大以来,农村社区协商民主实践风起云涌,取得长足发展,农村社区协商民主运行体系初步建立,以协商共治为导向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逐步生成,农村社区协商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协商民主的基础地位日趋稳固。然而,农村社区协商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遭遇到外部推力过强与内源动力不足、理论假设与实际条件不符、成本与收益不对等等一系列的结构性摩擦。为寻求突破,其未来之路应当与各地农村的村情、民情、社情、经济发展状况的具体情境相融合,在不断地优化中梯次推进。
杨中艳
关键词:农村社区协商民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