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00177)
-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4
- 相关作者:孙备姜洪池许军秦嵩王刚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 (NF 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PDTC)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影响。方法 将 3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 :假手术组 (n =6) ,假手术 +静脉注射组 (n =6) ,SAP组 (n =12 )和试验组 (n =12 )。各组于造模 6h后 ,测定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含量 ,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 κB激活水平及胰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AP组和试验组的胰腺细胞内NF κB呈激活状态 ,存在胰腺细胞凋亡 ,与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试验组大鼠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含量、NF κB激活及细胞凋亡水平与SAP组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SAP发病机制中 ,NF κB是多种炎症介质的始动因子 ,PDTC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细胞中NF κB的激活 ,促进胰腺细胞凋亡 ,减少胰酶释放 ,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
- 白雪巍孙备许军姜洪池
- 关键词:胰腺细胞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酶含量
- 人IL-10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大鼠原位肝移植存活期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介素 10 (hIL 10 )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大鼠原位肝移植存活期的影响。方法 将hIL 10克隆基因片断 ,经双酶切后定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 (MSCV)中 ,用脂质体法转染PT6 7包装细胞 ,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将Wistar对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三组 ,组Ⅰ为空白对照组 ,组Ⅱ为MSCV空载体灌洗组 ,组Ⅲ为MSCV hIL 10灌洗组。观察大鼠存活期及肝脏功能变化。结果 hIL 10基因片断插入到MSCV载体中经转染包装后得到 2× 10 7CFU ml的分泌hIL 10的病毒悬液 ,hIL 10分泌量为 12 2 0ng 10 6 细胞 2 4h。组Ⅲ与组Ⅰ、组Ⅱ比 ,大鼠存活期明显延长 (P <0 0 1) ,肝脏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获得MSCV hIL 10重组质粒 ,获得高滴度的分泌hIL 10的病毒悬液 ,hIL 10的表达可延长大鼠原位肝移植的存活期。
- 邰升陈大志迟强孙士波孙备吴德全韩德恩单世光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原位肝移植存活期
-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sham组、SAP组和PAF-AH干预组。PAF-AH干预组于造模1、24h后经阴茎背动脉注射PAF-AH(5mg/kg体重)。各组于造模48h后测定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与SAP组比较,PAF-AH干预组血PAF(7.91±0.12)pg/L、内毒素(0.28±0.02)EU/ml、TNF-α(1.46±0.76)μg/L含量及肺组织MPO活性(5.24±1.34)U/g、肺组织病理学评分(4.88±1.35)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PAF-AH可从改善微循环障碍、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和抑制急性炎症反应等方面减轻SAP并发肺损伤。
- 王刚孙备孟庆辉高长路潘尚哈姜洪池
-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肺损伤急性炎症反应
- 阿霉素预处理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03年
- 秦嵩孙备许军田英君姜洪池
- 关键词:阿霉素预处理肝脏
- 联合应用白芨及硫代乙酰胺建立家兔门静脉高压症模型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而有效建立家兔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方法。方法以3组共18只家兔为模型,第1 组开腹经门静脉注入0.4%的白芨混悬液4ml,术后予以0.1%的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第2组经门静脉注入白芨后予以正常饮水;第3组经门静脉注入4ml生理盐水,术后给予0.1%的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手术前后行门静脉测压、血管造影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以0.4%浓度白芨溶液辅以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组建立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效果最佳,门静脉压力平均升高50%,病理呈坏死后肝硬化表现。结论以白芨粉为栓塞剂联合硫代乙酰胺溶液饮水建立家兔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方法简单,效果可靠且重复性好。
- 周尊强许军孙备潘尚哈朱安龙刘昶
-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白芨硫代乙酰胺栓塞家兔
-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 (IPC)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肝脏离体非循环灌注模型 ,对供肝分别作不同时间的IPC (IPC1组缺血 5min、IPC2 组缺血 10min、IPC3 组缺血 15min) ,而后比较各组供肝的损伤程度。结果 流出液中AST和ALT的水平 ,IPC1组分别为 (4 0 .1± 6.3 )U/L和 (17.1± 0 .5 )U /L ,IPC2 组分别为 (5 3 .6± 3 .7)U/L和 (19.7± 0 .5 )U /L ,均显著低于未预处理 (NPC)组的 (64 .5± 8.2 )U/L和 (2 3 .8± 3 .9)U /L (P<0 .0 5 ) ;IPC1组又显著低于IPC2 组和IPC3 组的 (63 .8± 7.2 )U/L和 (2 2 .8± 2 .5 )U /L (P<0 .0 5 )。LDH水平 ,NPC组、IPC1组、IPC2 组和IPC3 组分别为 (10 4.3± 2 0 .6)U/L、(84.1± 19.7)U /L、(90 .5± 2 1.1)U/L和 (10 3 .1± 18.5 )U /L ,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但均高于正常组〔(71.5± 18.9)U /L〕 (P<0 .0 5 )。胆汁分泌量及肝组织ATP含量 ,IPC1组分别为 (5 3 .5± 10 .2 ) μl和 (6.15± 0 .65 ) μmol/g ,IPC2 组分别为 (4 1.5± 8.1) μl和 (4 .77± 0 .2 1) μmol/g ,均显著高于NPC组的 (2 2 .8± 9.7) μl和 (2 .62± 0 .3 4) μmol/g (P<0 .0 5 ) ;IPC1组又显著高于IPC2 组和IPC3 组的 (2 7.5± 2 .8) μl和 (2 .
- 秦嵩孙备许军田英君姜洪池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大鼠肝脏
- 缺血预处理及丹参预处理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及丹参预处理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入肝血流阻断肝切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于我科行肝切除术的 4 8例患者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n =12 ) :单纯肝门阻断切肝 ;缺血预处理组 (n =12 ) :肝门阻断前给予缺血 5min ,再灌注 5min的缺血预处理 ;丹参预处理组 (n =12 ) :术前 5~ 7天给予丹参注射液 30ml静点 ;缺血预处理并丹参预处理组 (n =12 ) :同时采用上述两种预处理方法。比较 4组手术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术后 1、3、7d各预处理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 3、7d各预处理组的总胆红素 (TBIL)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 1d ,各预处理组的白蛋白 (ALB)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缺血预处理并丹参组各观察指标略优于其他预处理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 周尊强孙备许军姜洪池
- 关键词:缺血肝切除术肝功能再灌注损伤
- 肝癌切除术中肝血流控制方法的选择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9 4例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时采用4种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法对术后肝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3 8例(4 0.4%)行常规第一肝门阻断,3 4例(3 6.2%)行选择性半肝阻断,4例(4.3%)行全肝血流阻断,1 8例(1 9.1%)未阻断肝门。全部成功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术后并发症2 4例次,术后死亡2例(2.1%)。结论大肝癌切除时肝血流控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大小、部位、肝功能、切肝难易程度及术中探查结果等因素综合决定。合理的肝血流控制方法是保证肝切除手术成功、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 孙备姜洪池许军王刚周尊强刘昶李军孟庆辉赵金朋
- 关键词:肝切除术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 2006年
- 本实验旨在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联合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合理性及治疗效果:
- 王刚孙备姜洪池许军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ACUTE
- 肝脏预处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3年
- 秦嵩孙备
- 关键词:肝移植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