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09-0013)

作品数:10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张俐陈凯安国尧林庆宾张文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脊髓
  • 6篇再灌注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缺血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缺血再灌注损...
  • 6篇脊髓缺血
  • 6篇脊髓缺血再灌...
  • 6篇脊髓缺血再灌...
  • 6篇灌注
  • 6篇灌注损伤
  • 5篇丹参
  • 4篇中药
  • 4篇细胞
  • 3篇丹参酮
  • 3篇肉瘤
  • 3篇骨肉瘤
  • 2篇微环境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细胞因子IL...

机构

  • 1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11篇张俐
  • 2篇陈向华
  • 2篇安国尧
  • 2篇陈凯
  • 1篇周尧
  • 1篇叶友友
  • 1篇王和鸣
  • 1篇刘莹莹
  • 1篇林庆宾
  • 1篇张文光
  • 1篇杨德建
  • 1篇王文胜

传媒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新成果·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及其制剂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概况被引量:11
2012年
脊髓损伤(SCI)所造成的截瘫是长期未能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近年来,对丹参及其制剂在脊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已有长足进展,丹参及其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脊髓损伤区的血流量、抑制神经元凋亡、调节细胞内水、钙离子的浓度、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基因及神经丝表达等方式减轻脊髓损伤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损伤。本文针对近几年丹参及其制剂防治SCI的一些研究进行汇总研究,发现丹参作为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对脊髓损伤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凯张俐
关键词:丹参丹参制剂脊髓损伤
中药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环境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脊髓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引发脊髓微环境一系列变化,导致继发性损伤。其具体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早期的脊髓水肿、脂质过氧化反应、Ca2+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线粒体途径产生的促凋亡蛋白、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等。现有多种针对其发病机制防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手段,但是疗效不理想,因此该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就近年来中药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环境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张纪浩张俐
关键词:中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环境
中药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环境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脊髓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引发脊髓微环境一系列变化,导致继发性损伤。现有多种针对其发病机制防治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手段,但是疗效不理想。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难题和热点。因此,...
张纪浩张俐
关键词:中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环境
文献传递
补肾祛瘀类中药治疗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及补肾祛瘀类中药的研究报道,梳理补肾祛瘀类中药对中老年女性膝骨关节炎作用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王文胜张俐
关键词:中老年女性中药补肾祛瘀
丹参酮及电针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IL-1β、IL-1Ra、IL-8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因子指标,研究丹参酮及电针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途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酮组、电针组和丹参酮+电针组。采用Zivin法改进复制模型,于造模前1h给予相应治疗。各组...
陈向华张俐王和鸣刘莹莹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酮白介素1Β白介素8
文献传递
张安桢教授痹症汤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张安桢教授毕生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潜心研究并创立了骨痹治疗学说,培育出一批优秀的骨伤科专业技术人才。痹症汤(忍冬藤、青风藤、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仙茅、仙灵脾)就是其代表性特效方剂。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继承人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张俐教授的研究生,通过跟师学习后得知,痹症汤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以下几个证型,现将其整理如下:
安国尧张俐
关键词:证型名老中医经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骨肉瘤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2011年
骨肉瘤也称成骨肉瘤,是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骨原发性肿瘤中发生率仅次于浆细胞骨髓瘤。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发病率高,预后较差,是青少年与恶性肿瘤相关第二大死亡因素。关于骨肉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转移的相关机制不甚明了。构建人类骨肉瘤动物模型,对骨肉瘤的进一步研究和新的抗骨肉瘤药物初步筛选和疗效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杨德建张俐
关键词:骨肉瘤动物模型
抑制骨肉瘤Survivin表达的中药研究概况被引量:2
2013年
骨肉瘤是指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的恶性肿瘤,是一种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的肿瘤,在全部恶性骨肿瘤中居于首位,其血行肺转移发生率高且早,进展迅速,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危及青少年,社会影响很大。目前,骨肉瘤治疗的靶标很多,
周尧张俐
关键词:骨肉瘤中药SURVIVIN
丹参酮及电针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IL-1β、IL-1Ra、IL-8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因子指标,研究丹参酮及电针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途径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酮组、电针组和丹参酮+电针组。采用Zivin法改进复制模型,于造模前1h给予相应治疗。各组家兔分别于治疗前、缺血30min后再灌注0.5、1、4、8、12h分别采家兔股静脉血。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受体(IL-1Ra)、白介素8(IL-8)指标。结果:与造模前比较,模型组家兔血清IL-1β、IL-1Ra、IL-8再灌注各时点均升高(P<0.01)。3种治疗手段在不同时间点抑制IL-1β、IL-8的升高(P<0.05);促进IL-1Ra的升高(P<0.05);在再灌注1h点,丹参酮+电针组抑制IL-8的升高效果优于丹参酮组及电针组(P<0.05)。结论:家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导致家兔血清IL-1β、IL-1Ra、IL-8升高。丹参酮及电针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途径的干预作用是通过抑制IL-1β、IL-8、促进IL-1Ra的升高,而起到治疗作用。丹参酮+电针治疗手段疗效优于单用丹参酮或电针,针药结合的优势明显。3种治疗手段存在时间窗效应。
陈向华张俐王和鸣刘莹莹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酮白介素1Β白介素8
丹参及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IL-1β、ICAM-1及MPO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观察丹参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酮Ⅱ钠)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与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损伤组、丹参组和丹参酮组。术前30min,前两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丹参组给予丹参注射液,丹参酮组给予丹参酮Ⅱ钠。手术对照组打开腹腔但不夹闭腹主动脉,余3组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组分别于术后0.5、1、4、8和12h检测脊髓组织中的ICAM-1、IL-1β及MPO。结果:手术对照组各观测时点未见阳性表达。其余3组伤后0.5h,IL-1β和ICAM-1开始升高,12h达到高峰值。丹参组与丹参酮组IL-1β和ICAM-1活性在4、8、12h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8、12h差异显著(P<0.05,P<0.01)。伤后4h开始出现ICAM-1阳性表达血管,12h内持续增多,其中丹参组与丹参酮组ICAM-1阳性表达血管在4、8、12h时较损伤组明显减少(P<0.05)。丹参酮组在8、12h时点尤其显著(P<0.05,P<0.01)。3组MPO于0.5h后开始上升,并在12h达到高峰值,丹参组与丹参酮组在4h、8h、12h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及丹参酮Ⅱ钠可以降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脊髓的IL-1β活性及ICAM-1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减轻炎症反应。丹参酮Ⅱ钠的作用优于丹参。
张俐林庆宾
关键词:丹参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黏附分子-1髓过氧化物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