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026004)

作品数:50 被引量:153H指数:7
相关作者:胡丽琴吴宜灿黄群英龙鹏程宋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加速器
  • 13篇加速器驱动
  • 13篇次临界
  • 10篇蒙特卡罗
  • 10篇
  • 9篇
  • 8篇次临界堆
  • 7篇中子学
  • 6篇中子
  • 6篇聚变
  • 6篇反应堆
  • 5篇加速器驱动次...
  • 5篇次临界系统
  • 4篇粒子输运
  • 4篇计算机
  • 4篇计算机辅助设...
  • 4篇辅助设计
  • 3篇研究堆
  • 3篇液态
  • 3篇燃料

机构

  • 55篇中国科学院
  • 38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9篇胡丽琴
  • 15篇吴宜灿
  • 13篇黄群英
  • 12篇龙鹏程
  • 9篇宋婧
  • 8篇王明煌
  • 7篇柏云清
  • 7篇高胜
  • 6篇郝丽娟
  • 6篇程梦云
  • 6篇吴庆生
  • 6篇陈建伟
  • 5篇孙光耀
  • 5篇韩骞
  • 5篇蒋洁琼
  • 5篇俞盛朋
  • 5篇吴斌
  • 4篇金鸣
  • 4篇王文
  • 4篇曾勤

传媒

  • 22篇核科学与工程
  • 11篇原子能科学技...
  • 7篇核技术
  • 2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核动力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Nuclea...
  • 1篇Chines...
  • 1篇工程与试验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3篇2015
  • 13篇2014
  • 14篇2013
  • 2篇201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故障树和层次分析的可靠性分配方法被引量:18
2015年
可靠性分配是可靠性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在达到系统整体安全要求的同时减少花费并提高公共安全的优化过程。面向复杂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树分析和层次分析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分两步将可靠性目标分配到最小割集后再分配到基本事件,从而实现系统的总体可靠性有效地分配到子系统和零部件上。该方法将专家主观判断与故障树客观计算结果相结合,并提出了新的分配函数,可以根据子系统和零部件的特点有效提高其可靠性,解决了目前方法中所存在的分配效率低、分配结果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利用复杂系统模型的可靠性分配算例检验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李博远胡丽琴陈珊琦汪进王芳
关键词:故障树层次分析法最小割集
ADS散裂靶启动瞬态响应特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散裂靶是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中反应堆与加速器耦合的部件。本工作对一种典型的有窗散裂靶设计在启动瞬态下的响应规律进行探究,利用商用软件ANSYS进行热工水力计算及热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阶跃启动工况下,靶窗热应力在束流启动后0.5s内达到最大值;在线性启动工况下,靶窗最大应力出现在束流启动开始后和结束前的0.5s内。在两种启动工况下,散裂靶的各项热工参数均低于设计限值,其完整性不会遭到破坏。
柴游奇胡丽琴金鸣陈志斌吴宜灿
关键词:散裂靶
加速器驱动铅铋冷却自然循环次临界堆束流瞬变事故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FDS团队(Fission&Fusion Design Study)开发的中子学与热工水力学耦合安全分析软件,对一种加速器驱动铅铋自然循环次临界反应堆的束流中断及束流超功率事故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洁净核能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次临界堆的功率对束流瞬变的响应几乎是瞬时的;事故工况下,自然循环会根据堆芯功率自动调整至重新达到稳定;失束时间越长,材料温度降得越低,功率瞬间恢复值越低,束流恢复后,材料温度回升的速度越快;束流200%超功率事故发生后堆芯功率最终稳定在初始功率值的192.2%,燃料温度增幅最大,为286 K,燃料和包壳不会发生损坏和熔化,冷却剂不会发生沸腾。
汪振王刚辜峙钘柏云清龙鹏程
带绕丝燃料组件在铅铋介质下的阻力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KYLIN-II热工强迫循环实验回路,对CLEAR-I单盒燃料组件1:1模型组件在铅铋介质中的流动阻力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组件整体压降实验值与设计值吻合较好,相对偏差在6%以内。对绕丝棒束段的摩擦阻力系数与Novendstern、Rehme公式进行对比,Novendstern模型更适用于本实验棒束结构的压降计算;基于雷诺相似准则与前期水介质下的阻力系数对比,发现相同雷诺数下水介质下的阻力系数明显偏大,其原因为相同雷诺数下绕丝在水介质中引起的二次横流强度大于铅铋介质下的情况。
吕科锋陈刘利岳晨冲高胜黄群英
关键词: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燃料组件压降回路
铅铋堆嬗变燃料初步选型与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分离嬗变目前看来是次锕系核素回收和处理的比较可行路径,嬗变燃料研究也是第四代核能系统和先进核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归纳了嬗变燃料研究的主要特点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建议我国大力发展相关技术,特别是快堆嬗变燃料。此外,通过分析铅铋快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的特点和传统快堆燃料性质,得出氮化物嬗变燃料是目前铅铋堆嬗变燃料优选方案的结论。对中国科学院正在建设的ADS嬗变系统,期望未来考虑开展氮化物燃料的辐照和嬗变性能测试。
梅华平吴庆生韩骞陈建伟黄群英吴宜灿
关键词:嬗变燃料
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燃料元件活性区温度场计算分析
2015年
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CLEAR-Ⅰ)被确定为中国科学院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专项的主选堆型。燃料元件是铅基反应堆的核心部件之一,因此需确保燃料元件的芯块中心温度和包壳最高温度符合设计准则的要求。本文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燃料元件活性区在正常运行工况和失流事故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模拟结果表明,芯块中心温度远低于UO2的熔化温度限值,包壳最高温度低于材料的使用温度限值,满足设计准则中关于上限使用温度的要求。失流事故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失流事故发生后,芯块中心温度和包壳最高温度都会明显上升。当冷却剂流速降低到0.1m/s时,包壳最高温度将超过正常使用温度;紧急停堆滞后时间超过17.5s时,包壳的最高温度将超过事故温度限值。以上分析结果可作为燃料元件安全评审工作的基础。
韩骞吴庆生陈建伟梅华平黄群英
关键词:燃料元件温度场失流事故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产氚反应堆ADS-T中子学初步设计与分析
2013年
本文针对兼顾嬗变和产氚的铅合金冷却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ADS-T(ADS-Tritium),采用自主研发的大型集成多功能中子学计算与分析软件系统VisualBUS4.2和混合评价核数据库HENDL3.0,对散裂中子能量、产氚材料中6 Li丰度、结构钢材料、初始keff、中子能谱以及产氚组件摆放方式等产氚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年产氚千克级的ADS-T中子学初步方案,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氚生产途径。
袁宝新王明煌蒋洁琼汪卫华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中子学
加速器驱动核废料嬗变次临界堆中子学初步设计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铅合金冷却加速器驱动核废料嬗变次临界堆ADS-NWT,以次锕系核素(MA)嬗变性能为评价指标,开展了ADS-NWT中子学初步设计分析。设计采用液态铅铋作为冷却剂,选择超铀弥散金属燃料,使用大型集成中子学计算分析系统VisualBUS和混合评价核数据库HENDL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MA/Pu体积比为7∶3时全堆对MA的嬗变率可达约650kg/a,同时满足能量自持并具备约1 000MW能量输出,较深的次临界度和负反应性系数表明ADS-NWT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性。
陈忠蒋洁琼王明煌曾勤柏云清吴宜灿FDS团队
关键词:嬗变中子学
基于参数的可视化裂变堆芯蒙特卡罗自动建模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蒙特卡罗程序已经广泛应用在裂变反应堆设计和验证过程中,快速获得高效的计算模型可以有效缩短反应堆的设计周期。本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裂变堆芯快速蒙特卡罗建模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参数可视化和层次化两种建模思想快速构建出精细裂变堆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模型且将其快速转换成蒙特卡罗计算模型,同时采用一种新的堆芯分段管理方法实现了大规模裂变堆模型流畅交互。基于此方法快速构建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反应堆(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的精细堆芯模型,通过与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的参考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此建模方法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甘佺吴斌宋婧程梦云胡丽琴
关键词:蒙特卡罗计算机辅助设计
涂硼正比计数管慢化体对中子探测效率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涂硼正比计数管是一种常用的反应堆源量程探测器,对热中子测量有很高的探测效率,对于快中子反应堆则需要增加合适的慢化体,提高中子探测效率。本文利用蒙特卡罗程序MCNP,模拟计算涂硼正比计数管在不同慢化体厚度的情况下,对各能量单能中子的相对探测效率和绝对探测效率,得到在不同慢化体厚度下,计数管的相对探测效率和绝对探测效率与中子能量的关系。最后针对快中子反应堆的典型中子能谱,模拟计算涂硼正比计数管在不同的慢化体设计时的探测效率,得出了一种优化的慢化体设计方案,对快中子反应堆核测量系统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陈学勇廖燕飞祝庆军宋逢泉宋钢FDS团队
关键词:中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