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25037)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宁光刘建民孙立昊陶蓓赵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密度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脂肪含量
  • 1篇疏松性
  • 1篇双酚
  • 1篇双酚A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女性
  • 1篇女性身体
  • 1篇组成成分
  • 1篇绝经
  • 1篇绝经后
  • 1篇绝经后妇女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内分泌...

作者

  • 3篇宁光
  • 2篇赵红燕
  • 2篇赵琳
  • 2篇陈瑛
  • 2篇陶蓓
  • 2篇孙立昊
  • 2篇刘建民
  • 1篇张连珍
  • 1篇孙寒晓
  • 1篇张豫文
  • 1篇赵双霞
  • 1篇顾卫琼
  • 1篇王卫庆
  • 1篇王天歌
  • 1篇张钰
  • 1篇崔斌
  • 1篇张翼飞
  • 1篇陆楠
  • 1篇张曼佳
  • 1篇潘春明

传媒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尿双酚A与女性身体组成成分和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健康妇女人群中尿双酚A(bisphenol A,BPA)与身体组成成分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79名上海地区健康妇女,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腰椎L2-L4和股骨颈(FN)骨密度,以生物电阻法测定其脂肪含量(FM)和非脂肪组织含量(FFM),并进行血清雌二醇、瘦素、骨钙素、尿BPA和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检测。对尿BPA、12-L4骨密度、FN骨密度与其他各指标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对影响L2-L4骨密度和FN骨密度的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该人群尿BPA与FM(r=0.309,P〈0.01)、血清瘦素水平(r=0.232,P=0.01)显著正相关。校正年龄、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年龄和FFM后,尿BPA和FM仍显著相关;校正年龄和FFM后,尿BPA与血清瘦素正相关,但校正FM后,这一关系消失。尿BPA和L2-L4骨密度、FN骨密度以及血清雌激素水平以及骨转换指标不相关。结论BPA暴露与女性脂肪含量正相关,继而血清瘦素升高、但不影响体内雌二醇水平和骨转换及骨密度。
陆楠赵红燕陈瑛张连珍王天歌孙立昊陶蓓赵琳毕宇芳宁光刘建民
关键词:骨密度雌二醇脂肪含量
2型糖尿病一级亲与非一级亲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比较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糖尿病一级亲和非一级亲冠心病的发生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纳入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急性心梗或因高度怀疑冠心病而入瑞金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所有1382例患者,用Gensini评分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SPSS统计软件分析糖尿病一级亲和非一级亲之间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在正常血糖人群中,糖尿病一级亲组的腰臀比和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非一级亲组(腰臀比,0.97±0.05那0.93±0.07,P〈0.01;HOMA—IR,2.54±1.08/)vs2.05±1.13,P〈0.01)。其冠心病确诊率以及Gensini评分亦显著升高[冠心病确诊率,75.0%vs56.1%,P=0.026;Gensini评分,20.00(2.75—35.25)vs5.00(0.00—20.00),P=0.006]。相对非一级亲,糖尿病一级亲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相对危险度为1.336(OR=1.336,95%C11.089—1.639)。在糖尿病人群中,平均糖尿病病程(7.2±6.3)年。一级亲组的餐后2h血糖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非一级亲组,两组的冠心病确诊率及Gensini评分亦无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一级亲在发生糖尿病前即表现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冠心病发生率升高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提示糖尿病一级亲不仅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而且有必要在早期就进行冠心病的筛查和预防。
顾卫琼张翼飞洪洁陈瑛张钰张豫文李小英宁光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
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多基因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对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与骨密度或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的23个基因的3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683名上海汉族绝经后女性中通过TaqMan SNP Genotyping Assay和Mass—Array Technology Platform of Sequenom等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分析这些位点与绝经后女性人群的骨密度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关系。结果9个基因中的12个SNP位点,即rs7524102、rs6696981(ZBTB40基因),rs9479055(ESR1基因),rs6993813、rs6469804、rs11995824(OPG基因),rs3736228(LRP5基因),rs1107748(SOST基因),rs87938(CTNNB1基因),rs1366594(MEF2C基因),rs7117858(SOX6基因)以及rs10048146(FOXL1基因)与腰椎(L1-L4)或总髋部骨密度相关。位点rs11898505(SPTBN1基因)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OR 0.522,95%CI 0.326~0.838,P=0.007)。rs1038304(ESR1)、rs1366594(MEF2C)以及rs10048146(FOXL1)三者的交互作用与骨质疏松骨折相关(P=0.0107)。结论(1)基因ZBTB40、ESR1、OPG、LRP5、SOST、CTNNB1、MEF2C、SOX6、FOXL1和SPTBN1的SNP位点与上海汉族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腰椎L1—L4或总髋部)或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2)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ESR1、MEF2C、FOXL1三个基因的交互作用有关。
孙寒晓赵琳张曼佳邓艳华崔斌赵双霞潘春明陶蓓孙立昊赵红燕宋怀东王卫庆宁光刘建民
关键词:多态性单核苷酸骨密度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