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289)
- 作品数:5 被引量:101H指数:4
- 相关作者:高淑娟许君望华瑞许国旺李艳丽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CEA、CA19-9与CA72-4用于诊断老年胃癌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CEA、CA19-9以及CA72-4诊断老年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2例经活检确诊为老年胃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以及CA72-4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不同TNM分期老年胃癌患者的血清CEA、CA19-9以及CA72-4阳性率,并评价血清CEA、CA19-9以及CA72-4水平诊断老年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TNM 3期及4期的胃癌患者CEA以及CA19-9阳性率明显高于1期及2期胃癌患者,而TNM1-4期的胃癌患者CA72-4的阳性率都明显高于CEA以及CA19-9。以6.5 ng/m L、30U/m L以及4 ng/m L分别作为CEA、CA19-9以及CA72-4的上限临界值,其诊断老年患者的胃癌的敏感性分别为15.6%、19.3%以及29.2%,特异性分别为98.9%、97.2%以及98.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0.62以及0.66。结论:CEA、CA19-9以及CA72-4对于诊断老年胃癌都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一般,尤其对于早期胃癌,CEA及CA19-9敏感性较差,CA72-4敏感性要优于二者。
- 贾笑强李永慧杨晓霞王倩林许君望
- 关键词:CEACA19-9CA724老年胃癌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82例被引量:6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前2周行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第3~6周使用枸橼酸铋钾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前2周行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第3~6周使用枸橼酸铋钾胶囊联合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 pylori根除情况、胃肠道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症状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在腹痛及胃灼热发生率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腹胀及嗳气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H pylori根除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H pylori)相关性胃溃疡进行治疗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均有疗效,但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效果更好,能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胃肠道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高淑娟高银虎许君望
- 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门脉CT血管成像(CTA)联合内镜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肝硬化GOV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内镜进行诊断和治疗,联合组使用CTA联合内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对门脉CTA和内镜对肝硬化GOV分型的诊断一致性进行分析。对两组的GOV改善情况、临床结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门脉CTA和内镜在对肝硬化GOV分型诊断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联合组治疗后的GOV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次数、GOV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脉CTA和内镜在对肝硬化GOV分型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门脉CTA联合内镜在肝硬化GOV治疗中,可有助于提高对肝硬化GOV的改善效果,减少治疗次数和GOV消失时间,且安全性好。
- 高淑娟张蓉郭雪艳闫春英金燕吴随宁
- 关键词:内镜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肝功能与病毒学应答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INF-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肝功能变化的特点,探讨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CHC患者264例,给予INF-α2b500万U,隔日1次皮下注射;利巴韦林15 mg·kg-1,每日1次口服,疗程48周。检测不同时间点(基线,治疗12、24、48和72周)患者HCV RNA定量和肝功能等指标。根据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治疗中反弹组、复发组和无应答组,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及与应答的关系。结果:264例患者中171例(64.8%)获得SVR,37例(14.0%)治疗中反弹,47例(17.8%)复发,9例(3.4%)无应答。与治疗中反弹组比较,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轻度升高的患者较ALT正常的患者易获得SVR(P<0.05)。经抗病毒治疗,4组患者血清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下降,且12周时下降最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反弹组患者在48周时ALT和AST回升,复发组患者停药后24周时ALT和AST回升,直至停药后24周SVR组患者的ALT和AST可维持稳定。与治疗中反弹组比较,SVR组患者在12周时ALT和AST下降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无应答组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始终高于SVR组、复发组和治疗中反弹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SVR组患者在12周时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较其他时间点明显下降(P<0.05),直至停药后24周可以维持稳定。在治疗24周时,无应答组患者血清TBIL、DBIL水平明显高于SVR组和治疗中反弹组患者(P<0.05)。结论:CHC患者基线ALT水平可能与病毒学应答有关。CHC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改善,尤其SVR患者改善更明显,随着病毒的复发或反弹,转氨酶会再次升高。
- 孔文丽杨以良徐洪芹彭姗姗华瑞潘煜牛俊奇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病毒学应答肝功能
- 基于拟靶向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胃癌患者血清代谢组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胃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病因。早期筛查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实现胃癌无创筛检的可靠标志物。本研究采用了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拟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20例胃癌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代谢组,以期发现新的潜在代谢标志物。代谢组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代谢组存在明显的差异,结合非参数检验进一步筛选并定性出57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二氢胆固醇经验证组样本验证,具有成为胃癌代谢标志物的潜力。本研究在发现胃癌的潜在代谢标志物的同时,也为胃癌患者代谢分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 杨太忠罗萍李艳丽华瑞尹沛源许国旺
-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肿瘤标志物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