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00199)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郎景和谭先杰沈铿许秀英吴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学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上皮
  • 5篇卵巢
  • 5篇卵巢上皮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 3篇肿瘤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形成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反应素
  • 2篇预后
  • 2篇上皮癌
  • 2篇双氢青蒿素
  • 2篇青蒿
  • 2篇青蒿素
  • 2篇卵巢上皮癌
  • 2篇卵巢肿瘤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机构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6篇沈铿
  • 6篇谭先杰
  • 6篇郎景和
  • 4篇许秀英
  • 3篇吴鸣
  • 3篇楼伟珍
  • 1篇王琳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6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氢青蒿素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体外增殖及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卵巢癌细胞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双氢青蒿素处理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OVCAR3细胞后,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SKOV3和OVCAR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效应,蛋白印迹法检测SKOV3和OVCAR3细胞中两种MAPK[即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038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水平,以未用双氢青蒿素处理的SKOV3和OVCAR3细胞作为对照。结果双氢青蒿素处理72h后,SKOV3和OVCAR3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平均分别为(9.0±1.4)和(5.5±1.2)i^mol/L。双氢青蒿素处理后,SKOV3和OVCAR3细胞中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相对于对照细胞分别下降了64.2%和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38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相对于对照细胞仅分别下降了8.5%和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能制卵巢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癌细胞内ERK1/2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谭先杰Jean Plouet郎景和吴鸣沈铿
关键词:青蒿素类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磷酰化
卵巢上皮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形成相关分子的检测及预后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素1(rpsP1)和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rpsP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免疫染色后计数MVD。对VEGF、rpsP1、053蛋白和MVD与患者复发及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rpsP1和0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2%(40/57)、47.4%(27/57)和61.4%(35/57),MVD为30.3±8.5,MVD、VEGF和TSP1与复发相关(P值分别为0.030、0.025和0.026)。高MVD、VEGF和053蛋白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低MVD、VEGF和053蛋白阴性者(P值分别为0.0187,0.010和0.005),MVD、VEGF和053蛋白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TSP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其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阴性患者(P=0.042)。多因素分析表明,MVD和p53蛋白是影响卵巢上皮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18和0.009)。结论VEGF、rpsP1和053蛋白可能参与了卵巢上皮癌的血管形成,MVD和053是影响卵巢上皮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谭先杰郎景和楼伟珍沈铿许秀英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P53蛋白血管形成预后
双氢青蒿素对卵巢上皮癌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体外培养的卵巢上皮癌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以不用药物处理的SKOV3和OVCAR3卵巢上皮癌细胞为对照组,利用基质胶贴壁黏附法检测双氢青蒿素(研究组)对癌细胞体外黏附能力的影响,用跨膜小室模型检测双氢青蒿素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法分别检测双氢青蒿素对癌细胞聚焦黏附激酶(FAK)磷酸化的影响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双氢青蒿素使SKOV3和OVCAR3细胞的体外黏附能力分别降低76.1%和57.9%(P〈0.05),迁移能力降低59.3%和69.7%(P〈0.05)。(2)SKOV3和OVCAR3细胞的侵袭能力弱,双氢青蒿素对其侵袭能力无明确抑制作用。(3)与对照组比较,双氢青蒿素分别使SKOV3和OVCAR3细胞FAK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42.9%和44.8%(P〈0.05)。(4)SKOV3和OVCAR3细胞中未检测到MMP9的表达,双氢青蒿素能诱导TIMP1的表达,对MMP2和TIMP2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双氢青蒿素对卵巢上皮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不明显,但能抑制其黏附和迁移能力,后两者可能与药物抑制癌细胞FAK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谭先杰郎景和Jean Plouet吴鸣沈铿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反应素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质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VEGF和TSP1蛋白质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进行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对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VEGF蛋白质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70.2%和45.5%,P〈0.05),且多为强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中组织中TSP1多为弱阳性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30士9和20士8,P〈0.05)。VEGF阳性和TSP1阴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学分期晚、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显著相关。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TSP1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1)。VEGF阳性和TSP1阴性均与患者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VEGF阳性而TSP1阴性组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VEGF阴性而TSP1阳性组(分别为24.0%和83.3%,P〈0.01)。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VEGF和TSP1蛋白质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可帮助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从而提供预后信息。
谭先杰郎景和楼伟珍沈铿许秀英
关键词:卵巢肿瘤血管
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CA125水平的相关性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CA125水平的相关性,探讨术前血清VEGF水平在卵巢癌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测定41例卵巢癌患者(研究组)库存的术前血清中VEGF的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同一份血清的CA125水平;以同期20例盆腔检查正常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合随诊资料,分析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与CA125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术前血清VEGF水平与患者复发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1)研究组术前血清VEGF和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EGF中位数分别为415和165ng/L,CA125分别为611和16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与血清CA125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P=0.989);(3)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与其复发相关,复发者术前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复发者(中位数分别为490和315ng/L,P=0.035);(4)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与其生存时间呈负相关,高血清VEGF水平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血清VEGF水平者(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35个月,P=0.01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是与其生存时间有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42)。结论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水平与CA125水平无明显相关性,VEGF水平变化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谭先杰郎景和沈铿王琳吴鸣许秀英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A-125抗原预后
血小板反应素-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的表达及与p53肿瘤抑制蛋白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对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回顾分析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42),且多为弱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53的阳性率为61.4%,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p53蛋白。TSP-1表达和p53蛋白阳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相关。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30.3±8.5和20.1±8.1,P=0.014)。TSP-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MVD呈正相关(P<0.001)。TSP-1表达与患者的3年存活率呈正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P=0.002)。TSP-1阴性而p53蛋白阳性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TSP-1阳性而p53蛋白阴性组(分别为13.6%和78.6%,P<0.001)。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
谭先杰郎景和王芊晨沈铿楼伟珍许秀英
关键词:血小板反应素-1蛋白质P53血管形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