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

作品数:234 被引量:2,841H指数:24
相关作者:孙丽刘维成胡娟李华宏张志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4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8篇天文地球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水利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9篇降水
  • 42篇暴雨
  • 36篇气象
  • 32篇雷达
  • 17篇气候
  • 15篇强降水
  • 12篇夏季
  • 11篇灾害
  • 10篇逆温
  • 9篇中尺度
  • 9篇强对流
  • 9篇暴雨过程
  • 8篇多普勒
  • 8篇气旋
  • 8篇污染
  • 7篇多普勒雷达
  • 6篇汛期
  • 6篇台风
  • 6篇急流
  • 5篇短时强降水

机构

  • 43篇中国气象局
  • 2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8篇国家气象信息...
  • 14篇南京信息工程...
  • 12篇兰州中心气象...
  • 1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2篇中国气象局沈...
  • 9篇广州市气象局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辽宁省人工影...
  • 7篇湖北省气象局
  • 7篇成都信息工程...
  • 7篇云南省气象局
  • 7篇重庆师范大学
  • 6篇四川省气象局
  • 6篇广东省气象台
  • 5篇江西省气象局
  • 5篇江苏省气象局
  • 5篇上海市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广...

作者

  • 7篇孙丽
  • 5篇胡娟
  • 5篇马雁军
  • 5篇李华宏
  • 5篇洪也
  • 5篇刘维成
  • 4篇周毓荃
  • 4篇张志富
  • 4篇刘灿
  • 4篇闵颖
  • 4篇倪波顺
  • 4篇许爱华
  • 3篇任芝花
  • 3篇刘舸
  • 3篇黄毅梅
  • 3篇吴少峰
  • 3篇王宝鉴
  • 3篇王曼
  • 3篇赵培涛
  • 3篇傅朝

传媒

  • 26篇气象
  • 16篇干旱气象
  • 14篇高原气象
  • 14篇气象科技
  • 13篇暴雨灾害
  • 11篇气象与环境学...
  • 9篇应用气象学报
  • 8篇第33届中国...
  • 7篇热带气象学报
  • 7篇气象学报
  • 7篇高原山地气象...
  • 5篇气象水文海洋...
  • 5篇气象与环境科...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山东气象
  • 4篇广东气象
  • 3篇气象科学
  • 3篇大气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灾害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12篇2019
  • 15篇2018
  • 30篇2017
  • 45篇2016
  • 41篇2015
  • 38篇2014
  • 37篇2013
  • 29篇2012
  • 16篇2011
  • 1篇2010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南京冬季一次平流雾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2月1—2日南京地区一次浓雾天气过程产生的大尺度天气背景、气象要素及各种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弱脊和地面弱高压的控制有效抑制对流的发展,为这次浓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环流形势;地面弱冷空气的影响,低层弱的辐合上升及中高层下沉增温作用,促使多层逆温存在,为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层结条件;前期降水条件、近地层偏东风场及暖干盖作用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另外污染物集聚,也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
严文莲濮梅娟刘安宁孙燕叶芳
关键词:环流背景物理量
基于GIS的贵州省道路结冰灾害风险区划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本文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71~2008年的观测资料和2013年贵州省社会经济资料,结合地理信息数据,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易损性、承灾体抗灾能力等四个方面采用归一化后的加权平均方法综合分析了贵州省道路结冰灾害的风险。结果表明:贵州省道路结冰灾害风险的低风险区占全省面积的24.26%,一般风险区范围最大,占全省面积的36.41%,中等风险区占全省面积的24.02%,高风险区占全省面积的11.5%,极高风险区占比最小,为3.83%。全省中等风险及以上的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中部以西地区,东部地区仅分布在在铜仁市中部的梵净山区、黔东南州西部的苗岭主锋之一雷公山一带。
汪超罗喜平
关键词:GIS风险区划
基于MODIS数据的西南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研究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对于了解气溶胶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2年MODIS Level3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制图功能,对西南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西南地区平均AOD值在0.25~0.31之间波动变化,其中四川盆地地区AOD值比云贵高原地区要高,整个研究区平均AOD呈下降趋势,但趋势并不显著(p〉0.05);西南地区四季平均AOD值有所差异,AOD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除冬季AOD呈上升趋势外,其他三季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四川盆地中部常年为AOD高值中心,四川盆地边缘和云贵高原地区AOD均相对较低;西南地区AOD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明显,四川盆地西部为AOD主要减少区,四川盆地中部为AOD主要增加区,云贵高原地区AOD整体比较稳定.
刘灿高阳华易静杨世琦倪波顺程敏
关键词: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
四川公路地质灾害特征及气象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四川省2007~2013年的公路地质灾害资料和30年气候整编的雨量资料对四川公路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四川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结论:影响四川省公路安全的主要地质灾害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和洪水,近7年来,四川公路因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断道、封路等灾害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公路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与四川逐月降雨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7月发生最多,8月次之,说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决定了公路地质灾害的季节变化。灾害主要发生在09~10时和15时左右。选取年平均灾害次数,5~10月降雨量,日最大降雨量,5~10月暴雨日数,年降雨量这五个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了公路地质灾害气象危险性评价。
郭洁黄涵李国平
关键词: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
2015年河南首场区域暴雪伴高架雷暴过程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1×1°NCEP分析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5年河南首场区域暴雪伴高架雷暴过程的天气形势、大气层结和水汽、动力、能量等物理量场的特征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500hPa高空低槽、700hPa低...
吕晓娜
关键词:暴雪西南急流逆温层多普勒雷达
文献传递
基于动力统计方法对中国夏季温度模式误差订正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气候趋势系数分析1983-2012年NCEP/NCAR温度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CGCM)逐月温度资料,得出近30年中国夏季观测温度和模式预报温度趋势变化特征。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拟合并去除观测温度整体趋势得到无趋势温度资料,结合系统误差订正和最优多因子组合动力统计相结合两种不同的模式误差订正预测方法,分析了全球变暖对中国夏季温度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中国夏季大部分地区观测温度呈上升趋势,且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而模式预报温度几乎无趋势变化,对全球变暖存在明显的模拟不足。为避免这种模式对观测气温整体趋势的模拟不足对预测效果的影响并得到最优的预测结果,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拟合并去除观测温度的整体趋势,对观测温度的拟合趋势预测时采取先去除预测后再回加的方式在预测过程中避开模式结果模拟不足的问题。近10年独立样本回报预测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预测效果,并解决直接预测出现的预测结果偏低的问题,说明了在对模式预报结果后处理过程中去除增温趋势的重要性。
苏海晶封国林杨杰王启光
关键词:经验模态分解全球变暖
基于MICAPS3.2的灾害性天气个例库与预报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基于MICAPS3.2操作平台,开发了河北省灾害性天气个例库与预报训练系统。该系统在Microsoft.NET Framework 3.5框架和MICAPS3.2的基础程序集下以插件形式进行二次开发。本文详细介绍该系统的架构、系统集成方式以及个例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并且对其功能、应用以及开发前景做了介绍。
孙卓李江波曾健刚
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68
2018年
利用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和日降水数据集资料,对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近30年来强短时强降水和强暴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三个高发区分别位于贵州东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年均发生次数约5~6次;强度一般为20~30 mm·h^(-1),其中贵州30 mm·h^(-1)以上的小时降水强度所占比例最高,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区小时降水最强,超过80 mm·h^(-1),极端小时降水达123.1 mm·h^(-1);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夜发性,02时左右为发生频次的峰值时段。从近30年西南地区超过第90百分位的强短时强降水与强暴雨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强短时强降水呈现频次增加、强度增强的变化趋势,强暴雨则变化不明显。
毛冬艳曹艳察朱文剑田付友郝丽萍康岚张涛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气候特征
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重庆夏季干旱状况评估
本文以重庆市作为研究区,以2006年重庆特大旱灾年为例,选择研究区2006年6-9月的单日和8d合成的MODIS产品数据构建植被供水指数(VSWI)反演重庆土壤干湿状况,并利用土壤墒情数据验证遥感反演的结果;同时在气象站...
杨世琦高阳华徐永进
文献传递
1961-2012年中国5类主要冰冻天气的气候及变化特征被引量:14
2015年
利用1960/1961-2011/2012年中国有冰冻天气观测且序列完整的1 600多站逐日冰冻现象数据,研究了中国地区冰冻天气的时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霜日数超过180天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天山、大-小兴安岭一带.霜日数在我国中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以增加趋势为主,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减少趋势.全国平均的霜日数为显著增长趋势,超过0.05的显著性水平,线性增长率达到2.03 d·(10a)-1,霜日发生频率增强;年平均积雪日数超过90 d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天山、大-小兴安岭一带.积雪日数无明显时间变化趋势;年平均结冰日数超过210 d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及天山部分地区.结冰日数全国范围以减少趋势为主.全国平均结冰日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趋势,1980-1990年为结冰日数最多年份;年平均雾凇日数超过30 d的地区主要在天山地区、大兴安岭地区以及四川峨眉山.雾凇日数以减少趋势为主,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有增加趋势.全国平均雾凇日数有显著减少趋势,超过0.01的显著性水平,线性递减率达到0.60 d·(10a)-1;年平均雨凇日数主要分布在南方云贵高原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些高山区域.雨凇日数在华北平原地区以减少趋势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站点有增加趋势.全国平均雨凇日数随时间有弱的增加趋势.
张志富希爽余予范邵华冯明农
关键词:霜日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