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2003jq119)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齐永霞陈方新高智谋刘川琴罗亮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疫霉
  • 4篇苎麻疫霉
  • 2篇生物学
  • 2篇突变株
  • 2篇孢子
  • 2篇甲霜灵
  • 1篇性状
  • 1篇疫病
  • 1篇疫病菌
  • 1篇游动孢子
  • 1篇植物病理
  • 1篇植物病理学
  • 1篇致病力
  • 1篇杀菌剂
  • 1篇生长速率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性状
  • 1篇自交
  • 1篇自交后代
  • 1篇孢子萌发

机构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高智谋
  • 5篇陈方新
  • 5篇齐永霞
  • 1篇汪爱娥
  • 1篇罗亮
  • 1篇吴向辉
  • 1篇刘川琴
  • 1篇江晶
  • 1篇胡振
  • 1篇牛琼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苎麻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及其遗传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苎麻疫霉抗甲霜灵(Mtr)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及其遗传,结果显示,抗性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与其野生型亲本间无显著差异。而Mtr突变株XC-6-2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其无性第1代(ZG1)单孢株间及其与亲本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XC-6-2对棉苗的致病力性状在单游动孢子第2代(ZG2)持续发生分离;XC-6-2单卵孢第1代(OG1)对棉苗的致病力间亦存在极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提示,抗甲霜灵突变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在无性单孢和单卵孢子后代间均不能稳定遗传。对比研究发现,野生型亲本菌株XC-6对棉苗的致病力在单游动孢子和单卵孢后代有相似的遗传规律,且单游动孢子群体对棉苗致病力的变异系数较其单卵孢株间的变异系数大。
陈方新齐永霞高智谋吴红星汪爱娥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苎麻疫霉
苎麻疫霉对几种杀菌剂的离体敏感性测定被引量:5
2006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对甲霜灵、地茂散、代森锰锌和杀毒矾的离体敏感性。结果显示,甲霜灵、地茂散、代森锰锌和杀毒矾对苎麻疫霉的菌丝生长抑制EC50平均值分别为0.0295mg/L、2.0283mg/L、25.1452mg/L和2882.8708mg/L,表明供试苎麻疫霉菌株对甲霜灵表现极为敏感,最低达0.0194mg/L;而对杀毒矾抗药性极强,最高达10158.7122mg/L,且各菌株间的最大差异达49.9倍。利用SPSS软件分析表明,各供试杀菌剂对苎麻疫霉菌株的质量浓度EC50值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苎麻疫霉对上述杀菌剂的抗性或敏感性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陈方新齐永霞吴红星刘川琴罗亮高智谋
关键词:苎麻疫霉杀菌剂敏感性
棉铃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安徽省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的若干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的棉铃疫病菌生长速率和对棉苗的致病力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甚至采自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间上述性状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XC-6生长速率、对棉苗的致病力、菌落形态及同宗配合遗传和变异特性研究表明,其生长速率和对棉苗的致病力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不能稳定遗传,但菌落形态和同宗配合特性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能稳定遗传,提示上述性状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的遗传和变异特性可能与菌株长期自交和种内杂交有关。
陈方新齐永霞高智谋吴红星牛琼江晶
关键词:苎麻疫霉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疫病菌棉铃自交后代游动孢子
苎麻疫霉抗甲霜灵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陈方新齐永霞高智谋吴向辉胡振
关键词:生物学性状苎麻疫霉甲霜灵突变株孢子萌发生长速率
棉疫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对棉疫病的发现、分布及危害 ,引致棉花疫病的病原种及其生物学性状 ,棉疫病病害循环以及其发生和流行因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 ,并针对棉疫病菌的危害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
陈方新高智谋齐永霞
关键词:病害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