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3C071)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崔丽萍刘曙光李武装侯辉赵世博更多>>
相关机构:宝鸡文理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安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多德
  • 5篇学派
  • 5篇亚里士多德
  • 5篇思孟
  • 5篇思孟学派
  • 5篇孟学
  • 4篇德性
  • 2篇人性
  • 2篇中西
  • 1篇哲学
  • 1篇正义观
  • 1篇诉求
  • 1篇仁政
  • 1篇仁政学说
  • 1篇重农
  • 1篇重农思想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异同
  • 1篇西方哲学
  • 1篇理性主义

机构

  • 6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甘肃民族师范...

作者

  • 5篇崔丽萍
  • 1篇赵世博
  • 1篇侯辉
  • 1篇李武装
  • 1篇刘曙光

传媒

  • 2篇武陵学刊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人性与德性结构研究
2014年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对于人性与德性的内涵界定有所不同,但是,在人性与德性的关系上,他们的认识是一致的,都认为人性与德性是统一的。双方的人性与德性结构特色最能显示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思孟学派的人性论继孔子而来,其人性与德性结构恰似一个突出球心的混合网状的球体,显示出中国天人合一、强调德性的文化特色;亚里士多德的人性与德性结构恰似一个突出锥顶、层级分明的锥体,显示出西方二元相分、注重理性的文化特色。
崔丽萍
关键词:思孟学派亚里士多德人性德性
思孟学派的正义观——兼与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比较
2014年
思孟学派的义是一种仁之义,它虽然含有合适、合宜、公平、正义等思想,但其精神实质是亲亲、尊尊,它追求的合宜和正义是建立在血亲宗法等级制之上的合宜和正义,而不是一种绝对的平均和平等;同时,也是一种礼义,礼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仁义得以实行的外在保证;同时,还是一种智义,是建立在实践智慧基础之上的义,是一种智慧和进步的体现。义虽然也体现了一定的理性精神,但它是以情感,即有等差的爱及其推广为基础的,这样的正义观往往会导致徇私枉法,使整体的社会正义淹没在亲情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抛弃情感而沉溺于没有情感的纯粹智慧法律中,我们当代合理的正义观不应该是对情感的弃置,而是应该追求在新的形势下新的适当的情理契合点。
崔丽萍
关键词:思孟学派亚里士多德正义观
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批判逻辑与人类精神的理性主义优位诉求被引量:9
2013年
现代西方哲学乃是对传统西方哲学进行的一次基于"理性主义何以可能"的问题式全景反思与批判。人类理性同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都是一种充满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作为呈现人的反思判断能力的理性,本质上属于人类须臾不可或缺的"本体论承诺";作为"普照之光"的理性主义,实质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弘道逻辑",即"真"与"诚"相统一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复合体。当代世界理性主义的复杂性立场或走势值得关注。人类理性主义精神重在建设和培育。
李武装刘曙光
关键词:西方哲学理性主义
孟子仁政学说中的重农思想初探
2014年
孟子从"仁政"的目标出发,深刻认识到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没有粮食人不能生存,民以食为天,因此,孟子认为要实行仁政,就必须发展农业生产,在讲述其"仁政"学说的同时,也论述了其"重农"思想:主要有规划民之产业实行"井田制",征收轻税以富民,遵循客观规律使民劳而无怨,开展多种经营满足百姓生活需要,保护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治理农业环境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这些闪光的思想对当今农业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侯辉赵世博
关键词:仁政学说重农思想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德性构建方式差异之探讨
2014年
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虽然都是德性伦理学,但双方的德性构建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思孟学派采用了辩证思维,认为德性是人先天本有的,注重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和情感的基础作用,而亚里士多德采用了形式思维,认为德性是人后天训导和培养的,注重人的外在道德行为和理性的指导作用。此外,双方的伦理学与其形而上学、政治学的关系也不相同,体现了统一与基础、合一与分离的特色。
崔丽萍
关键词:思孟学派亚里士多德
中西人性与德性关系探讨——以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为例
2014年
无论是思孟学派还是亚里士多德,其思想中人性与德性都是统一的,都将人性确定为人之为人的特性。但是由于他们对德性内涵与结构层次的理解不同,双方关于人性的内涵和结构层次就出现了差异,表现出中国重"仁德"而西方重"智德"的倾向。此外,思孟学派认为人性与德性具有先天性,使得其人性与德性的社会性幽暗不明,而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道德德性是社会的产物,理智德性也是在社会中完善和发展的,使人性与德性的社会性和后天性得到突出和强化。
崔丽萍
关键词:思孟学派亚里士多德人性德性
中西快乐与德性之文化异同——以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为例
2014年
对于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来说,快乐的类型虽然很多,但是真正的快乐是德性之乐,德性提升和净化着快乐,同时,快乐成就和完善着德性,是德性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思孟学派与亚里士多德都认为过度的快乐,特别是肉体快乐会妨碍德性,因此应该警惕快乐和寡欲,只是在程度和范围上,思孟学派的寡欲要比亚里士多德的警惕快乐强烈。最后,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痛苦与快乐各种不同的关系及痛苦在成德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而思孟学派更加注重人的精神作用,回避和间接论述了德性修养过程中的痛苦现象,只将忧与痛苦限定在德之缺失及天下混乱之中,提倡忧乐圆融的精神境界。
崔丽萍
关键词:思孟学派亚里士多德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