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K14-08-02)

作品数:6 被引量:83H指数:3
相关作者:徐洪海刘宗智邹庆洋郭雄刘琮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腰椎
  • 2篇椎间盘
  • 2篇回植
  • 1篇单侧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峡部
  • 1篇症治
  • 1篇融合术
  • 1篇手术
  • 1篇突出症
  • 1篇盘移位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曲度
  • 1篇转归
  • 1篇椎板
  • 1篇椎间盘突出

机构

  • 6篇陕西省人民医...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6篇徐洪海
  • 5篇邹庆洋
  • 5篇刘宗智
  • 4篇郭雄
  • 3篇张越林
  • 3篇罗振群
  • 3篇刘琮
  • 3篇任鹏宇
  • 2篇方海博
  • 2篇李勇
  • 2篇祁洁
  • 2篇刘军
  • 1篇王晓庆
  • 1篇范亚一
  • 1篇黄范利
  • 1篇樊国锋
  • 1篇王涛
  • 1篇于敏
  • 1篇樊民义
  • 1篇马强

传媒

  • 3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尾骨骨折脱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治疗尾骨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5月至2010年3月治疗的尾骨骨折脱位患者56例,按手术与否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其中手术组27例,男7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1±0.6)岁(29~62岁),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法组29例,男8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5±0.9)岁(19~54岁),采用非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对其进行X线检查,确诊为尾骨骨折脱位。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7.2个月。手术组Ⅰ/甲切口为26例,Ⅱ/甲切口为1例;临床症状在出院时的显效率为92.6%,末次随访时的显效率为100%;VAS评分的改善率为97.6%,改善率评定为优;经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术后1~2年取出内固定,无任何不适症状,VAS评分均为0分。手法组29例患者,临床症状在出院时的显效率为72.4%,末次随访时的显效率为82.8%。VAS评分的改善率72.1%,改善率评定为良。两组间的临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骨骨折脱位应及时治疗,对于手法复位失败、复位后X线显示不稳定和直肠刺激症状较重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方海博徐洪海方海林张越林刘宗智王凡星邹庆洋
关键词:尾骨骨折脱位
6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比较被引量:58
2015年
目的 :比较6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科接受颈椎X线检查的80例患者进行标准颈椎侧位拍片,由3名放射科医生采用基于距离[1Borden氏测量法;2颈椎曲度指数(CCI)法;3椎体质心测量法(CCL)测量方法]和基于角度(1C1-C7 Cobb角测量法;2C2-C7 Cobb角测量法;3Harrison氏测量法)共6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颈椎曲度。以2周为间隔分别独自测量两次,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种测量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可信度(r=0.752~0.968)和可重复性(r=0.703~0.915)。基于距离的测量方法中可信度以Borden氏测量法最高(r=0.938~0.968),其次为CCL法(r=0.855~0.908)及CCI法(r=0.775~0.821);可重复性以Borden氏测量法最好(r=0.888~0.915),其次为CCI法(r=0.819~0.862)及CCL法(r=0.810~0.859)。基于角度的测量方法中可信度以C2-C7 Cobb角测量法最高(r=0.871~0.895),其次为Harrison氏法(r=0.830~0.885)及C1-C7 Cobb角测量法(r=0.752~0.836);可重复性以Harrison氏法最好(r=0.868~0.880),其次为C2-C7 Cobb角测量法(r=0.859~0.876)及C1-C7 Cobb角测量法(r=0.703~0.837)。结论 :6种不同的颈椎曲度测量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基于距离的曲度测量方法以Borden氏测量法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最好,基于角度的曲度测量方法以C2-C7 Cobb角测量法可信度最高,以Harrison氏法可重复性最好。
王涛周理乾孙孟锟樊国锋樊民义黄范利徐洪海
关键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
腰椎峡部四边长度厚度的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测量腰椎峡部四边长度及厚度,为椎板截取回植固定及"工"型钛板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成人男性腰椎干燥骨32例,排除外观畸形和破损,游标卡尺及分规分别测量L1~L5峡部四边长度及厚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腰椎峡部上缘A长度范围L2(:6.47±0.90)mm^L5:(8.38±0.98)mm,L2~L5逐渐增加;腰椎峡部下缘C长度范围L1:(7.86±0.93)mm^L5(:4.77±0.64)mm,L1~L5逐渐减小;腰椎峡部内缘D长度范围L1(:19.07±0.86)mm^L5(:12.92±1.40)mm,L1最长,L5最短;腰椎峡部外缘B长度范围L3(:11.24±0.80)mm^L4(:9.87±0.65)mm,L3最长,L4最短。(2)外缘与上缘交点E厚度范围L1(:6.10±0.23)mm^L3(:7.53±0.35)mm,L3最厚,L1最薄;上缘与内缘交点F厚度范围L1(:5.10±0.25)mm^L3:(6.41±0.27)mm,L3最厚,L1最薄;下缘与内缘交点G厚度范围L1(:7.51±0.42)mm^L5(:6.25±0.27)mm,L1~L5逐渐变薄;外缘与下缘交点H厚度范围L1(:8.59±0.30)mm^L5(:10.11±0.35)mm,L1~L5逐渐增厚。结论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椎板截骨回植术确定了最佳截骨部位:距腰椎峡部外缘3~4 mm,与内外缘平行;设计的"工"型钛板厚度1.2 mm,上边长9 mm,下边长10 mm,高度10 mm;微型螺钉长度为6、8、10、12 mm四种规格,直径2 mm。
徐洪海邹庆洋张越林郭雄方海博刘宗智罗振群王晓庆李勇刘军任鹏宇马强祁洁
关键词:腰椎峡部
半侧椎板截取回植在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半侧椎板截取回植在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半侧椎板截取髓核摘除再回植"工"型钛板固定术,统计术前、术后ODI、JOA、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回植椎板愈合率及腰腿痛复发率。结果 60例获1年或以上随访,随访率98.36%,术中神经及硬膜囊损伤率(1.67%、3.28%);腰痛复发率5.00%,腿痛复发率1.67%。术后2周、3、6、12个月的ODI、JOA、VA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回植截骨部CT均显示骨性愈合,未见钛板螺钉的松动及断裂。结论采用半侧椎板截取回植固定术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低的术中神经硬膜囊损伤率及腰腿痛复发率、较高的椎板愈合率和较好的临床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徐洪海张越林邹庆洋刘宗智罗振群郭雄刘琮董瑞任鹏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椎板回植
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治疗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在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对63例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改良腰椎板截骨回植手术,男33例,女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8.4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38.8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X线片、CT及MR检查诊断为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观测手术前后ODI和JO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回植椎板愈合率及腰腿痛复发率。结果:62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出现。61例获1年或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3个月。术中神经损伤发生2例,硬膜囊损伤发生1例;术后1年回植椎板愈合58例;腰痛复发4例,腿痛复发1例。术后2周、6、12个月的ODI及JOA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改良椎板截骨回植术治疗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低的术中神经硬膜囊损伤率和腰腿痛复发率、较高的椎板愈合率和较好的临床评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为临床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开辟了一种新的术式。
刘琮徐洪海邹庆洋郭雄刘宗智罗振群李勇祁洁刘军任鹏宇范亚一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脊柱融合术外科手术
膝半月板损伤临床自然转归的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损伤半月板无治疗情况下临床及创缘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择膝关节外伤而未诊治过的初诊68例患者,经临床表现(疼痛、交锁、不稳等)及膝关节MRI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其中32例半月板无法修复行全切术,男21例,女11例,年龄15-49岁,平均25岁,损伤至关节镜检查平均时间46周。观测指标:④膝关节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②关节镜下半月板的损伤部位、类型和状态。③组织学观察:切取半月板损伤创缘不同部位的组织,一部分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另一部分3%戊二醛固定、环氧树脂包埋、柠檬酸铅染色、电镜观察。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年以上。术后3个月与术前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P〈0.01)。关节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8例:创缘中部与两端有新旧之别;非典型表现4例。光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6例:创缘中部少量类上皮细胞,两端交界部有较为明显的组织愈合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非典型表现2例。电镜下可见典型表现25例:伤缘中部偶见细胞(同源及类上皮)胞核胞浆呈萎缩状态,伤缘两端交界部成纤维细胞体积增大、突起较多、胞核较大,胞浆内含较多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软骨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大而圆,胞浆内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软骨细胞周围有软骨陷窝;非典型表现3例。结论:半月板损伤后未治疗或愈合之前负重活动,将导致创面长度增大,临床症状加重,提示半月板损伤后早期诊断治疗,及时有效制动是半月板痊愈、避免后期手术切除的关键。无法修复的半月板全切后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徐洪海张峰刘宁郑晶晶张银萍赵全民郭雄于敏刘宗智孙正明邹庆洋刘琮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关节镜检查组织学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