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290513)

作品数:18 被引量:485H指数:10
相关作者: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李兴尚刘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福州大学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关键层
  • 6篇煤层
  • 5篇充填
  • 4篇覆岩
  • 4篇沉陷
  • 3篇条带开采
  • 2篇导水
  • 2篇导水裂隙
  • 2篇岩层
  • 2篇岩层移动
  • 2篇条带
  • 2篇突水
  • 2篇主关键层
  • 2篇煤柱
  • 2篇近距离煤层
  • 2篇近水平煤层
  • 2篇开采沉陷
  • 2篇空场
  • 2篇工作面
  • 2篇采矿

机构

  • 16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福州大学
  • 1篇阳泉煤业(集...
  • 1篇铜陵化学工业...

作者

  • 14篇许家林
  • 8篇朱卫兵
  • 7篇王晓振
  • 7篇李兴尚
  • 4篇刘文涛
  • 2篇赖文奇
  • 2篇施喜书
  • 2篇鞠金峰
  • 2篇郝宪杰
  • 2篇王志刚
  • 1篇谢建林
  • 1篇孔翔
  • 1篇庄德林
  • 1篇吕维赟
  • 1篇付书俊

传媒

  • 4篇采矿与安全工...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煤炭学报
  • 1篇黄金
  • 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企业技术开发
  • 1篇煤矿开采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现代矿业
  • 1篇神华科技

年份

  • 3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水平煤层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软件及应用
2011年
根据研究证明的近水平煤层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方法,编制了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能利用现场条带开采地表沉陷的实测数据准确有效地为煤矿生产实践提供用于判别开采损害程度的预计指标值。基于临涣煤矿10号煤层四采区已采2条带工作面的实测沉陷数据,应用该软件对村庄建筑物下工作面的采后地表沉陷进行了研究分析,其结果为该矿安全合理地回采村庄建筑物下的煤炭资源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赖文奇许家林谢建林
关键词:条带开采沉陷预计近水平煤层
近水平煤层条带开采实测纠偏方法适用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掌握近水平煤层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方法的适用性,分别就采出率、采宽和采深等开采条件对该方法准确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条带采区内前2个已采条带工作面各自沉陷稳定后的实测沉陷数据,通过特定的平移叠加方式预计后续若干未采条带的累积沉陷值.实验结果表明:在采出率分别为38.5%,45.5%和55.6%,采宽分别为45,60,75 m以及采深分别为400,600 m等多种开采方案中,通过该方法所得后续5个工作面沉陷预计结果与实际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误差分析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和较广泛的适用性.
赖文奇许家林
关键词:条带开采沉陷预计采出率采宽采深
高承压松散含水层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被引量:20
2010年
在承压松散含水层下采煤时,由于含水层可传递上覆表土层的载荷,导致该条件下覆岩关键层易形成复合破断,极易发生压架、突水事故.为了避免发生压架及突水事故,提高支架的工作阻力是主要手段之一,但目前对于如何合理确定关键层复合破断条件下的工作阻力则显得研究不足.为此,结合祁东煤矿7_114工作面的实际条件,依据岩层控制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对该条件下的支架合理工作阻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关键层复合破断后使"砌体梁"结构不发生滑落失稳的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支架工作阻力提高至10 MN时可保证此面不发生压架突水事故.该结论得到了数值模拟的验证.
郝宪杰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吕维赟刘建峰
关键词:支架工作阻力
近距离煤层采场过上覆T形煤柱矿压显现规律被引量:34
2010年
为对大柳塔煤矿21306工作面过上覆T形交叉煤柱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运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从煤柱内应力分布角度对T形煤柱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覆走向煤柱区下的工作面来压呈现对称性分布,且支架载荷普遍大于采空区下对应支架;上覆倾向煤柱区下的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分别在进入倾向煤柱、煤柱正下方以及出倾向煤柱呈现出3阶段不同的来压特征。上覆倾向煤柱对采场矿压影响明显大于走向煤柱,因走向煤柱与倾向煤柱的影响作用叠加,T形煤柱交叉区对工作面来压的影响程度则介于两者之间。煤柱上的集中应力分布是造成走向煤柱区以及进入倾向煤柱阶段采场矿压显现规律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原因,而对于出倾向煤柱阶段工作面的动载矿压则是由于煤柱上方不稳定的关键块体结构的相对旋转运动造成的。
鞠金峰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刘文涛
关键词:矿压规律集中应力关键层
近距离煤层工作面出倾向煤柱动载矿压机理研究被引量:90
2010年
针对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大柳塔活鸡兔井21305工作面过上部倾向煤柱时的动载矿压问题,通过煤柱上方关键块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模拟实验,对工作面出煤柱阶段动载矿压发生的机理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出煤柱阶段煤柱上方两关键块体形成的三铰式结构是不稳定的,两关键块体会随下部岩层的下移而发生相对旋转运动,最终导致下煤层关键层断裂块体上覆载荷过大而失稳,这是造成此阶段工作面动载矿压发生的根本原因;两关键块体的回转角通常情况下无法达到维持其结构稳定的极限条件,这决定了出煤柱阶段工作面动载矿压的普遍存在;当煤柱边界上方关键块体结构断裂线外错于煤柱边界时,下部岩层对其支撑力的力矩最小,因而下煤关键层承受的载荷也就最大,故而最易导致下煤层工作面动载矿压的发生。
鞠金峰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
关键词:关键块体关键层
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综述被引量:28
2009年
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一直都是采矿界的难题之一。文章从经验估算法、现场实测法、垮落带法、砌体梁结构分析法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综述。针对我国复杂的矿山地质条件和新的开采技术,指出了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的研究发展趋势。
郝宪杰许家林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矿山压力
江砂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多元回归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针对新桥硫铁矿胶结充填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该矿的江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室内单轴抗压强度正交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江砂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与浓度、水泥含量、粒径、养护时间、温度等影响因素的回归关系式,得出影响充填体强度的最主要因素为粒径。研究结果为提高充填体质量和降低充填成本提供了依据。
李兴尚许家林黄伟强王志刚
关键词:抗压强度正交试验
控制空场嗣后一次充填质量的技术改进被引量:5
2008年
充填接顶和采场脱水是应用充填采矿法的矿山急需解决的两个技术问题。结合某矿分段空场嗣后一次充填采矿法的多年实践,分析了充填接顶和采场脱水问题的产生原因,详细叙述了控制空场嗣后一次充填质量的改进技术。改进后,采场充填接顶率显著提高,充填采场基本无多余积水。改进技术对条件相似的矿山推广空场嗣后一次充填采矿法具有借鉴价值。
李兴尚许家林黄伟强施喜书
关键词:充填接顶
覆岩主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被引量:209
2009年
采用理论分析、模拟实验和工程探测等方法,就覆岩主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覆岩主关键层位置会影响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当主关键与开采煤层距离较近并小于某一临界距离时,顶板导水裂隙带将发育至基岩顶部,导水裂隙带高度明显大于按我国《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的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得到的结果。对导水裂隙带高度产生影响的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临界距离主要与煤层采高、顶板碎胀压实特性、主关键层破断块度等因素有关,可以粗略按7~10倍煤层采高计算该临界距离。当覆岩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距离小于7~10倍采高时,不能按规程中的方法确定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当覆岩主关键层与开采煤层距离大于7~10倍采高时,仍可按规程中的方法确定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上述结果能很好地解释部分煤矿顶板异常突水灾害的发生机制,并指导神东矿区补连塔煤矿顶板突水灾害防治实践,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许家林王晓振刘文涛王志刚
关键词:采矿工程主关键层导水裂隙带顶板突水
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关键层结构失稳机理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神东矿区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加大,部分区域的第1层主采煤层已采完,开始回采第2层主采煤层。由于两层煤间距较小,形成了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的开采条件,在一些特殊的地质采矿条件下,下煤层采场矿压显现异常强烈,工作面曾发生多起支架活柱瞬间大幅下缩甚至压死支架等动载矿压现象,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论文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试验、现场实测等方法,就神东矿区浅埋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关键层结构失稳与动载矿压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朱卫兵
关键词:浅埋近距离煤层关键层煤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