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005A071)

作品数:26 被引量:117H指数:8
相关作者:唐灿张彦燕李云鹏蒲清荣赵剑更多>>
相关机构:泸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色谱
  • 13篇相色谱
  • 12篇栀子
  • 11篇液相色谱
  • 11篇高效液相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熊果酸
  • 10篇色谱法
  • 10篇果酸
  • 9篇液相色谱法
  • 9篇高效液相色谱...
  • 7篇熊果酸含量
  • 7篇酸含量
  • 7篇栀子苷
  • 5篇液相色谱法测...
  • 5篇色谱法测定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西红花
  • 4篇西红花苷
  • 4篇红花

机构

  • 19篇泸州医学院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5篇广安市人民医...
  • 4篇西南医科大学
  • 3篇四川省中医药...
  • 3篇四川医科大学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泸州市人民医...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乌海市蒙中医...
  • 1篇泸州市农业局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唐灿
  • 9篇李云鹏
  • 9篇张彦燕
  • 8篇蒲清荣
  • 7篇赵剑
  • 5篇刘智权
  • 4篇黄锐
  • 4篇王利国
  • 3篇王子雯
  • 3篇王刚
  • 3篇罗早文
  • 3篇孙嘉婧
  • 3篇李希
  • 2篇姚健
  • 2篇赵福兰
  • 2篇黄群莲
  • 2篇陈红
  • 2篇何峰
  • 1篇毛亮
  • 1篇董重

传媒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泸州医学院学...
  • 3篇井冈山大学学...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四川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青川栀子熊果酸含量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为控制青川栀子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川栀子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熊果酸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UltimateTM 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90∶10:0.03∶0.06),流速:0.6ml·min-1,温度:25℃,波长:210nm测定青川栀子熊果酸含量。结果:熊果酸在0.1~3.0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其质量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12954.8829+452850.9603M,γ=0.9996,n=7;三批青川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257±0.003866)mg·g-1,RSD=1.501%,n=4;(0.271±0.000758836)mg·g-1,RSD=0.281,n=4;(0.274±0.00372424)mg·g-1,RSD=1.357,n=4;精密度试验RSD%=1.754,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RSD%=3.493,在3.5h测定熊果酸的含量是稳定的;重现性试验RSD%=0.9051、平均回收率101.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青川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较好,值得推广。
赵剑唐灿蒲清荣张彦燕李云鹏
关键词: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比较不同产地栀子质量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10个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方法:用HPLC法对栀子中的成分进行分离,找出共有峰,测定栀子苷和西红花-Ⅰ含量。在F检验评价各地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是否有差异的基础上,比较各地栀子的质量,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各地栀子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排名,然后根据栀子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类。结果: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产地栀子分为三类,四川泸州、四川巴中、重庆江津、湖北、江西栀子分为一类,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中其质量最好;云南栀子为一类,质量中等,但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含量最高;其余地区为一类。结论:该实验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评价不同产地栀子的质量,为其质量评价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杨静唐灿杨松晏飞利黄易王利国
关键词:栀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巴中产栀子对大鼠利胆退黄药理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巴中产栀子预防黄疸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正常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巴中、湖北、江西和江津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70%醇溶性有效部位;化学氧化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酶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考察不同产地栀子对正常大鼠血清中TBIL、TG和CHOL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个产地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或70%醇溶性有效部位均具有明显降低正常大鼠TBIL、TG和CHOL作用,巴中产栀子提取物利胆退黄的效果较其它三产地好,特别是水溶性有效部位,极显著优于醇溶性有效部位(P<0.001)。巴中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极显著优于江西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0.001);非常显著优于湖北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0.01)。结论:巴中产栀子品质更优,预防黄疸产生的效果更佳,药理研究和开发应用值得广泛关注。
黄群莲唐灿王利国李梅周杰
关键词:利胆退黄CHOLTBILTG
多指标综合评价巴中产栀子的品质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索巴中产栀子的品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t检验和Z总分综合评价巴中产栀子的质量。结果:t检验结果表明,巴中产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显著高于湖北栀子(P<0.05),极显著高于江西或江津产栀子(P<0.001);巴中产栀子中西红花苷Ⅰ含量极显著高于湖北、江西或江津产栀子(P<0.001);巴中产栀子中熊果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湖北、江西或江津产栀子(P<0.001)。以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质量分数X1、西红花苷Ⅰ质量分数X2、熊果酸质量分数X3与综合评价Z总分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方程:Z=-11.213 6+0.021 82X1+0.560 2X2+17.331 6X3(R=0.999 9);Z总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巴中产栀子Z总分遥遥领先于湖北、江西或江津产栀子。结论:巴中产栀子的品质优异,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唐灿王子雯孙嘉婧王刚李希
关键词:主要有效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中栀子熊果酸含量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为控制巴中栀子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中栀子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熊果酸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Ultimate^TM C.8键舍硅胶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90:10:0.03:0.06),流速:0.6ml·min^-1,温度:25℃,波长:210nm测定巴中栀子熊果酸含量。结果:熊果酸在0.1~3.0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其质量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12954.8829 +452850.9603M,γ=0.9996,n=7;三批巴中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367±0.009166)mg/g,RSD%=2.495,n=3;(0.403±0.006408)mg/g,RSD%=1、592,n=4;(0.4340±0.002958)mg/g,RSD%=0.6816,n=4;精密度试验RSD%=1.754,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RSD%=3.493,在3.5h测定熊果酸的含量是稳定的;重视性试验RSD%=2.659、平均回收率101.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巴中栀子熊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较好,值得推广。
唐灿张彦燕李云鹏罗早文赵福兰蒲清荣
关键词: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江西红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为控制江西红栀子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西红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IE法,固定相:Ultimate^TM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um);乙腈: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25℃,测定江西红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结果:栀子苷在3.2~11.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439843.76+1012294.70M(y=0.9992)。精密度试验RSD%=1.17;稳定性试验RSD%=1.45;重现性试验RSD%=1.789;平均回收率99.4%。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江西红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较好,值得推广。
赵剑唐灿蒲清荣张彦燕李云鹏刘智权
关键词:栀子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熊果酸含量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控制江津栀子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津栀子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熊果酸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UltimateTM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90︰10︰0.03︰0.06),流速:0.6ml·min-1,温度:25℃,波长:210nm测定江津栀子熊果酸含量。[结果]熊果酸在0.1~3.0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其质量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12954.8829+452850.9603M,γ=0.9996,n=7;三批江津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2811±0.003609)%,RSD%=1.284,n=5;(0.2931±0.008042)%,RSD%=2.744,n=3;(0.3064±0.006222)%,RSD%=2.031,n=3;精密度试验RSD%=1.754,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RSD%=3.493,在3.5h测定熊果酸的含量是稳定的;重现性试验RSD%=0.9051、平均回收率101.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江津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较好,值得推广。
赵福兰唐灿李云鹏张彦燕赵剑刘智权
关键词: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巴中产栀子对大鼠肝损伤模型保肝降酶药理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巴中产栀子对大鼠肝损伤模型保肝降酶药理效应。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肝损伤模型、分别灌胃给予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70%醇溶性有效部位,速率法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观察巴中、湖北、江西和江津产栀子对CCl4导致的大鼠肝损伤模型降低AST和ALT作用。结果四个产地栀子无论是水溶性有效部位,还是70%醇溶性有效部位均具有非常显著的降低AST和ALT作用(与肝损伤模型组Model比较,分别为P<0.001、P<0.01、P<0.02、P<0.01);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比70%醇溶性有效部位降低AST、ALT的效果更好,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巴中产栀子提取物降低AST、ALT效果比江西、湖北、江津产栀子更好(尤其水溶性有效部位),巴中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对肝损伤大鼠AST活性降低作用显著优于江津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0.05),非常显著优于湖北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0.01),极显著优于江西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P<0.001);巴中产栀子水溶性有效部位降低ALT作用与湖北、江西、江津产栀子比较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但是无显著的差异(P>0.05);巴中产栀子70%醇溶性有效部位降低AST、ALT作用比江西、湖北、江津产栀子更有优势,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栀子对大鼠CCl4肝损伤模型保肝降酶效应研究结果证明巴中产栀子的品质更优、疗效更佳。巴中产栀子作为川产道地药材的开发研究值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王利国唐灿
关键词:肝损伤模型ASTALT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浙江平阳栀子熊果酸含量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控制浙江平阳栀子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浙江平阳栀子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熊果酸为化学对照品,固定相:UltimateTM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90∶10∶0.03∶0.06),流速:0.6mL.min^-1,温度:25℃,波长:210nm测定浙江平阳栀子熊果酸含量。结果:熊果酸在0.1-3.0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进样量M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12954.8829+452850.9603M,γ=0.9996,n=7;三批浙江平阳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586±0.010)%,RSD%=1.72,n=3;(0.537±0.020)%,RSD%=3.689,n=4;(0.497±0.012)%,RSD%=2.405,n=4;精密度试验RSD%=1.754,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RSD%=3.493,在3.5h内测定熊果酸的含量是稳定的;重复性试验RSD%=2.849,平均回收率为101.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合浙江平阳栀子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较好,值得推广。
张彦燕唐灿李云鹏罗早文蒲清荣刘智权
关键词:熊果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梯度洗脱同步测定泸州产栀子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含量
2016年
目的建立HPLC梯度洗脱同步测定泸州产栀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20RBAX SB-C18键合硅胶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min→18 min→20 min→40 min→50 min→55 min,流速1 m L/min,变波长检测:0-30 min,238 nm,30-60 min,440 nm,柱温35℃。结果泸州产栀子中栀子苷质量分数均在31.7 mg/g以上,西红花苷-Ⅰ均在5.58 mg/g以上。栀子苷的积分面积A与进样量M线性回归方程为A=1 963.231M+9.151 108(r2=0.999 991),进样量在0.132 5-10.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西红花苷-Ⅰ积分面积A与进样M线性回归方程A=4 539.579M+14.504 24(r2=0.999 991),进样量在0.021-1.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分离良好,测定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两种有效成分,为全面控制泸州产栀子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黄群莲王利国唐灿黄易黄爱玲孙琳
关键词:栀子栀子苷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