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9JCZDJC20300)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 相关作者:仇晓菲苗亚静栾雅静李岩磊王正岩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44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异质性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D44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异质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和5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选出CD44+和CD44-细胞亚群,体外Transwell实验研究细胞系中CD44不同表达强度细胞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H69、H209和H1688细胞系均呈CD44阳性表达,阳性百分率分别为82%±9.4%、79%±8.4%和88%±7.5%;不同细胞系之间及同一细胞系内表达强度均有差异。5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23例可见CD44阳性表达,阳性率46%。CD44阳性癌细胞在癌巢中呈散在分布,癌巢周边部分的癌细胞及血管周围浸润的癌细胞呈聚集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53.6%(22/41),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11.1%(1/9),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阳性表达与临床参数(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体外侵袭实验发现H209和H1688细胞系中CD44+细胞亚群侵袭能力强于CD44-细胞亚群。结论:CD44在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及组织中有表达,且其表达存在异质性,CD44可能与癌浸润转移有关。
- 李岩磊栾雅静仇晓菲王正岩苗亚静
- 关键词:CD44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
- 小细胞肺癌中CD24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检测CD24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CLC临床参数、侵袭转移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5例SCLC原发灶、33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灶CD24表达及CD34-MVD。结果 SCLC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CD24阳性率分别为53.3%(24/45)和60.6%(20/33),CD24阳性癌细胞常在癌巢周围密集分布,多见于侵袭边缘。CD34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呈条索状甚至形成小管腔,主要位于癌巢边缘或癌细胞密集区;CD24、MVD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及胸膜侵袭有关(P<0.05);SCLC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CD24阳性组MVD(33.44±8.51、47.65±14.31)均高于CD24阴性组(20.40±6.44、30.64±10.20)(P<0.05)。结论 CD24表达与SCLC侵袭转移行为和MVD有关。
- 栾雅静李岩磊苗亚静王正岩仇晓菲
- 关键词:肺肿瘤小细胞CD24MVD
- 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肿瘤细胞球培养方法的优化
- 2011年
- 目的:探讨优化体外培养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肿瘤细胞球的方法。方法:利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观察H446细胞在下述不同培养条件下肿瘤细胞球的生长情况,并接种于超低吸附及非超低吸附培养板,调整细胞密度至1×104/mL、1×105/mL、1×106/mL和1×107/mL,采用针头吹打法和移液器吹打法将肿瘤细胞球制成单细胞悬液用以进一步传代。结果:(1)超低吸附培养板第2天形成明显肿瘤细胞球,非超低吸附培养板第10天出现肿瘤细胞球。(2)1×106/mL组每个高倍视野下约有7个肿瘤细胞球,每个细胞球约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细胞组成。(3)针头吹打法传代后肿瘤细胞球活性和增殖能力明显优于移液器吹打法。结论:选择超低吸附培养板、1×106/mL密度接种和针头吹打法可有效分离肿瘤细胞球。
- 王正岩仇晓菲李岩磊苗亚静栾雅静
- 关键词:肺肿瘤体外研究细胞培养技术
-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中AnnexinⅡ、TGF-β_1和TGF-βRI的表达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AnnexinⅡ、TGF-β1和TGF-βRI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is,DTF)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34例DTF和周围正常组织中AnnexinⅡ、TGF-β1和TGF-βRI的表达及分布。结果(1)AnnexinⅡ在DTF中的阳性率为85.3%(29/34),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P<0.05),阳性表达在浸润区尤为突出。An-nexinⅡ在DTF中的平均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周围组织(P<0.05);在浸润区平均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区(P<0.05)。(2)DTF肿瘤组织中TGF-β1和TGF-βRI的阳性率分别为79.4%(27/34)和82.4%(28/34),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P<0.05);TGF-β1与TGF-βRI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1)AnnexinⅡ可能参与DTF的发病及浸润性生长。DTF中An-nexinⅡ呈弥漫强阳性,为进一步尝试应用血管抑素靶向治疗DTF提供实验依据。(2)DTF肿瘤中可能存在TGF-β1自分泌环。
- 苗亚静宋魏李家印仇晓菲
- 关键词:韧带样型纤维瘤病转化生长因子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