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Z02101)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谢雁鸣黎元元肖颖赵玉斌付莹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石家庄学院石家庄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药物不良
  • 3篇药物不良反应
  • 3篇注射液
  • 2篇毒理
  • 2篇毒理学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免疫
  • 2篇清开灵
  • 2篇清开灵注射液
  • 2篇细胞
  • 2篇灵注射液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毒理学
  • 2篇过敏
  • 2篇过敏反应
  • 1篇蛋白
  • 1篇血清免疫球蛋...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医师

机构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石家庄学院
  • 2篇石家庄市中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作者

  • 6篇谢雁鸣
  • 5篇黎元元
  • 3篇赵玉斌
  • 3篇肖颖
  • 1篇付莹坤
  • 1篇张承绪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相关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体免疫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检测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清开灵注射液过敏组(病例组)20例和清开灵注射液非过敏组(对照组)60例),分析各项免疫学指标IgE,IgG,IL-2,IL-4在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前后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过敏组患者血清中的IgE,IgG,IL-2,IL-4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用药前后血清中各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所致人体过敏反应可能为Ⅰ型过敏反应为主,IgE,IgG,IL-2,IL-4可以作为检测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临床评价指标。
赵玉斌肖颖谢雁鸣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细胞因子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基于AHP-模糊神经网络法建立中药上市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目前已经开展大量中成药上市后研究,对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都有探索,但缺乏全面解读。建立中药上市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是解决用药安全问题、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所在。中成药临床风险因素与化学药存在相同之处,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但也具有中成药自身多因素、多变量、多层面的复杂特点。针对用药安全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权重进行赋权,基于AHP-模糊神经网络法建立中成药上市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是符合中医特色的可行之路和有益探索。
黎元元谢雁鸣付莹坤
关键词:AHP模糊神经网络指标体系
临床医师对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认知度的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临床医师对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认知度。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对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对联合用药的认识、中成药存在的问题(疗效、安全性)及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认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合格问卷254份。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较多(47.6%);大多数认为中成药可以联合使用(90.1%);中成药存在疗效不佳(49.6%)与安全性的问题(28.3%);中成药说明书的问题主要是不良反应不明确(44.1%);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是制剂不过关(52.4%)以及说明书中无与西药相互作用的说明,使临床使用混乱(46.1%);上市后中成药再评价必要性已得到临床医师广泛认同(93.7%)。结论中成药再评价十分必要,重点在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修订完善中成药说明书,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黎元元谢雁鸣
关键词: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认知度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原研究进展及其重要致敏原的易感基因研究策略被引量:14
2011年
对近几年双黄连注射液主要致敏原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回顾,提出了双黄连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的个体差异与HLA基因多态性有密切关系。基于此,提出以基因指纹学说为基础,研究双黄连注射液重要致敏原易感基因的研究策略,为今后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主要致敏原与HLA-DRB基因多态性、特异性IgE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有关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基因位点,为研究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机制、临床预防中药过敏反应提供参考依据,为中药注射剂致敏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赵玉斌肖颖谢雁鸣黎元元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人类白细胞抗原免疫毒理学药物不良反应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患者血清免疫毒理学指标变化规律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人群免疫毒理学指标的改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发生后人群免疫毒理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探索中药注射剂发生过敏反应后的检测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18例和对照72例),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项免疫毒理学指标IgE、IgG、IL-4、His-tamine在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gE、IgG、IL-4、Histamine均有明显升高(P<0.05);IL-4、IgG、IgE的升高与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1.534、21.4、27.552、6.748。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是由于Ⅰ型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的同时存在而造成的;IgE、IgG、IL-4、Histamine可以作为检测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患者免疫系统受损的临床评价指标;细胞因子更有可能成为评价中药注射剂过敏原的有效指标。
赵玉斌肖颖谢雁鸣黎元元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免疫毒理学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设计要点和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是开展上市后的药物警戒及安全性监测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的ADR报告表不能完全满足中药上市后ADR报告的需要。作者在借鉴国外对中草药/天然药的管理以及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基础上,分析中药发生ADR的原因和特点,并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设计制定符合中药特点的自发报告系统中药ADR报告表。这对开展中药上市后的药物警戒及安全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黎元元张承绪谢雁鸣
关键词:中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