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H31B06)

作品数:97 被引量:1,397H指数:20
相关作者:王利张平宇关伟李静任启龙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2篇经济管理
  • 11篇天文地球
  • 10篇历史地理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社会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篇城市
  • 7篇主体功能区
  • 7篇功能区
  • 7篇城镇化
  • 6篇三江平原
  • 6篇垦区
  • 5篇主体功能区划
  • 5篇县域
  • 5篇产业结构
  • 5篇城市化
  • 4篇影响因素
  • 4篇生态
  • 4篇实证
  • 4篇经济差异
  • 4篇绩效
  • 4篇ESDA
  • 4篇GIS
  • 3篇新区
  • 3篇沿海经济
  • 3篇沿海经济带

机构

  • 5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2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佛罗里达州立...

作者

  • 34篇王利
  • 28篇张平宇
  • 15篇关伟
  • 15篇李静
  • 11篇任启龙
  • 9篇谭俊涛
  • 7篇刘世薇
  • 6篇韩增林
  • 5篇许淑婷
  • 5篇杜鹏
  • 4篇车晓翠
  • 4篇罗静
  • 3篇李静
  • 3篇李谭
  • 3篇张约翰
  • 3篇何飞
  • 2篇郑文升
  • 2篇李欣
  • 2篇李玉森
  • 2篇王慧鹏

传媒

  • 16篇资源开发与市...
  • 11篇辽宁师范大学...
  • 7篇经济地理
  • 6篇地理科学
  • 5篇地理研究
  • 5篇生产力研究
  • 4篇人文地理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云南地理环境...
  • 3篇现代城市研究
  • 3篇地理空间信息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18篇2014
  • 10篇2013
  • 23篇2012
  • 18篇2011
  • 2篇2010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辽宁省绩效考核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可为政府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构建差异化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引导形成有序的国土空间开发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主体功能区对绩效考核的内在要求,构建一套新的绩效考核方法,将考核指标分为主体考核指标和辅助考核指标两组,主体功能指标分值映射到50—100区间,计算方法采用加权聚合法;辅助功能指标分值映射到0.9—1.1,采用求积计算法,两组指标得分相乘得到绩效考核得分。针对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构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四类绩效考核指标。
任启龙王利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
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处于不断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作用形式。运用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方法,以2001年、2006年、2010年为研究时间截面,结合GeoDA和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空间差异显著,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武汉、咸宁、黄冈等地,空间集中化水平呈减弱趋势;(2)旅游景区空间自相关总体上呈增强的趋势,二元化空间分布格局不断强化;(3)旅游景区发展热点区表现出一定的时空继承性,地理近邻效应明显。旅游景区热点区主要为孝感、鄂州、武汉等地区,具有向东推移的趋势,天门、仙桃、潜江一直是旅游景区发展冷点区。人口分布、旅游交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政策等因素是影响武汉城市圈旅游景区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万纤刘嗣明吴清
关键词: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武汉城市圈
东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随着东北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明确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及特征的重要性突显.采用偏离份额和竞争力指数法相结合,对7类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测评并对内部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有4个、吉林有2个、黑龙江有1个快速增长部门;辽宁有5个竞争优势部门,多于吉、黑2省;2)东北装备制造业中通用、专用、交通设备制造部门增长与竞争优势最显著;3)东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特征为市场-技术、效益-结构、结构-创新;4)人才优势、技术创新和外商投资等影响因素作用仍不显著.
张约翰张平宇
关键词:偏离份额法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类型
基于绿洲的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可利用水资源指标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正确测算和评价水资源潜力是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关键基础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干旱区水资源耗散特点,以新疆为例,提出了基于绿洲的地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指标,并明确了指标的计算流程及等级划分阈值;在分析了新疆可利用水资源潜力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人均水资源潜力和绿洲地均水资源潜力指标评价了新疆可利用水资源潜力,结果表明,绿洲地均水资源潜力与可利用水资源潜力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相比人均水资源潜力能更好地反映新疆水资源的丰缺状况,更适宜作为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水资源的评价指标。本研究所提出绿洲地均水资源潜力指标的设计思路及计算流程可为西部其它干旱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潜力评价指标的合理设计提供借鉴。
王强包安明易秋香
关键词:水资源主体功能区划
基于线要素综合的形状相似性评价模型被引量:31
2012年
从面状要素形状描述模型中导出线状要素的相似性评价模型:将线状要素以首尾点的连线为对称轴作镜像处理构建其对偶面,以其对偶面的傅立叶形状描述子为其形状向量,以向量的欧氏距离来度量曲线的相似程度。为保证一定的评价精度,通过计算傅立叶第K项X、Y的增量值,来决定K值大小。最后对给定曲线运用不同的化简算法进行多层级的化简,通过本模型对形状的保真度进行分析。该模型具有数学严密性和实用性,能为选择曲线化简算法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刘鹏程罗静艾廷华李畅
关键词:地图综合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优化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在国家推荐的《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试用)》以及具体建议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提出选择区划关键指标的基本原则,并对全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选择和优化。基于以上基础工作,进一步以全省100个县(市、区)为基础,将全省合并为58个分析评价单元,采用选择的关键划分指标和实际数据,运用SPSS软件的K-均值聚类方法,初步划分出9个优化开发区、27重点开发区、14个限制开发的农业地区和8个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
王利于欣王丹张卓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
基于GIS的大连市区医院布局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布局优化相关理论,根据大连市区实际医疗状况,借助GIS技术中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以及Voronoi图和网络分析方法,通过精确构建大连市道路网络图作为数据准备,运用服务半径、Voronoi图分析以及位置分配模型对大连市5个区居民就医可达性是否合理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大连市区虽属于医疗资源丰富区,依然存有医疗设施总体分布不平衡、数量短缺、部分规模小以及医疗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应将中山区冗余的医疗资源向区域西部迁移、增加甘井子区医疗设施数量、扩大专科医院规模同时完善医疗体系,以便达到医院布局合理性,实现大连市医疗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目的.
王利殷钟秀
关键词:GIS
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被引量:15
2015年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合理的产业分工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产业体系均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运用区位商指数、中心性指数和引力模型等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从地级市的视角测度了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发展的地域分工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为制造业—服务业主导,西部地区为农林牧渔业主导,中部地区为采矿业和矿业—制造业混合带;从城市节点差异性来看,环渤海地区以矿业—制造业型城市、制造业型城市为主,地区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程度较差;从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分出了七大产业地域功能区,各功能区发展动力差异较大,并总结了"一圈、双核、三带"的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对环渤海地区产业优化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赵东霞韩增林王利赵彪
关键词:产业分工环渤海空间结构
辽宁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选取2000—2012年数据,从时空视角对辽宁省县域经济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来看,辽宁省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逐年扩大,相对差异逐年收敛;从空间序列来看,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县域经济差异总体呈逐年缩小的趋势,在整体格局上表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在局部差异方面,高度集聚区域和集聚核心区几乎集中分布于辽宁省中部、西部、南部地区,具有更高显著性水平的则是辽宁省的南部地区,大部分辽东及辽中地区表现为中度集聚区和低度集聚区。辽宁省县域经济增长空间格局演化规律不显著,随机性、跳跃性成为其经济增长变化的主要特征。
张华关伟许淑婷
关键词:县域经济空间自相关ARCGIS
基于可达性的县域医疗服务均等化分析——以湖北省松滋市为例被引量:43
2012年
中国县域城乡和不同乡镇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卫生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偏远农区,医疗资源短缺、卫生服务落后和健康保障缺位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湖北省松滋市为研究区域,以包括行政村和居委会的聚落点为基本研究单元,将可达性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评估并表达不同区域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并探讨相关公共政策。结果表明:(1)在县域尺度,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出中心城区向周边递减的情况;(2)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布格局上存在空间同型特征;(3)聚落中心、交通沿线可达性较高,而交通的改善会显著降低空间阻抗系数,促进均等化进程。
熊娟罗静彭菁郑文升
关键词:可达性县域均等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