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4022)

作品数:68 被引量:924H指数:17
相关作者:余新晓岳永杰李金海甘敬范敏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6篇土壤
  • 9篇生态系统
  • 8篇油松
  • 8篇人工林
  • 7篇松林
  • 6篇油松林
  • 5篇养分
  • 5篇森林生态
  • 5篇森林生态系统
  • 5篇栎林
  • 5篇小陇山
  • 5篇林分
  • 5篇落叶松
  • 4篇种群
  • 4篇林区
  • 4篇空间结构
  • 4篇混交
  • 3篇云杉
  • 3篇植被
  • 3篇杉木

机构

  • 4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0篇内蒙古农业大...
  • 7篇北京市园林绿...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新疆林业科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北京市土肥工...
  • 2篇辽宁省人民政...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教育部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28篇余新晓
  • 10篇岳永杰
  • 7篇范敏锐
  • 7篇丁国栋
  • 6篇甘敬
  • 6篇李金海
  • 6篇王兵
  • 5篇吕锡芝
  • 5篇高广磊
  • 5篇赵阳
  • 5篇陈丽华
  • 5篇王小平
  • 5篇周彬
  • 5篇梁文俊
  • 5篇朱建刚
  • 4篇安云
  • 4篇巨天珍
  • 4篇王得祥
  • 4篇贺宇
  • 4篇王雄宾

传媒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19篇2010
  • 21篇2009
  • 1篇2008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山地几种针叶林土壤酶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被引量:18
2009年
为探讨北京山地森林土壤酶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并进一步评价其肥力水平,对北京雾灵山、十三陵地区和密云水库区的落叶松、侧柏、白皮松和油松4种针叶林下不同层次土壤的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了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下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酶促反应的最大速度(Vmax)、酶促反应速度反映指标(Vmax/Km)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米氏常数(Km)无规律变化;各林型间土壤酶特征参数变化各异,表现出不同的酶促反应特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Vmax、Vmax/Km等特征参数和土壤有机质、全氮量等主要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作为反映土壤肥力的指标是可行的,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各项参数都不适宜评价土壤肥力状况;通过计算系统内主成分综合得分,4种林型下土壤的肥力水平依次为:落叶松林>侧柏林>白皮松林>油松林。
薛文悦戴伟王乐乐戚俊李晓红
关键词:针叶林土壤理化性质主成分分析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仿真系统的设计被引量:4
2009年
模型方法是森林碳循环研究的有力工具.在Simulink环境下设计开发了通用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动态仿真系统FORCASS,从仿真系统的模式框架、设计方案和开发过程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表明,FORCASS具有可行性.该仿真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将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植被碳库、枯落物碳库、土壤碳库和动物碳库4个分室,考虑了众多碳流转移项,具有较高的机理性和解释性;2)仿真系统基于过程,以植被器官生物量碳储量R ichards生长方程为驱动项,带入差分方程组进行计算,可操作性高,能够实现林龄变化下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等多种输出;3)仿真系统基于通用的碳循环模式框架建立,可扩展性能良好.
朱建刚余新晓张振明王琛甘敬王小平李金海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仿真系统
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动态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58
2009年
该文采用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覆被状态指数,研究了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近20多年来土地利用/覆被的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4年间,流域内坡耕地急剧减少、梯田迅速增加,林地和果园面积稳步提升。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看,梯田的转入速度略小于转出速度,为双向高速转换下的平衡状态;而灌木林转入速度小于转出速度,有规模减少的趋势。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在前期(1986-1995年)变化程度比后期(1995-2004年)更为剧烈。除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因素外,政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共同驱动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特别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所好转。
余新晓张晓明牛丽丽岳永杰武思宏张满良
关键词:驱动力黄土丘陵沟壑区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典型样方的方法并应用多个聚集强度指标(方差/均值比率法(C)、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标(CA)、丛生指标(I)),对甘肃省小陇山油松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所调查区林分中油松种群在总体分布上呈倒"J"字型,表现为群落稳定与正常生长状态;2)区域中油松林木的年龄结构以幼苗为主,空间上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3)随着群落中油松种群的发育,其聚集强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由聚集分布逐渐趋于均匀分布甚至随机分布,指示了群落由发展型向稳定型的过渡。最后分析了聚集分布格局特征与其油松生物学特性和生境的密切关系,油松林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综合显示调查区域中该群落正处于旺盛生长期。
巨天珍宋晓伟师贺雄米彩燕张彦文张宋智郝永佩
关键词:油松林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模式分析与构建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提高判断森林生态系统所处状态的准确性,对森林健康评价进行了研究。森林健康评价是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先决条件,前人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想以评估模式的方式来程式化森林健康评估步骤,提出森林健康评估参照模式,用以指导森林健康评估准确、高效、高质量进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森林健康评估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侧重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模式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评估指导原则确定、评估的主要内容确定、评估标准确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方法选择、评估程序和评估结果分析。
马志林陈丽华于显威韩鹏李晓凤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不同郁闭度天山云杉林林冠截留量及穿透雨量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Rupr.)Chen et Fu)是构成天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体。选取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不同郁闭度天山云杉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郁闭度条件下天山云杉林冠截留量及穿透雨量的月变化特征、林冠截留量及穿透雨量与总降雨量间的数量关系,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林冠截留率与郁闭度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穿透雨比率与郁闭度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穿透雨量、穿透雨比率及林冠截留量的月变化与总降雨量基本一致,林冠截留率则相反;郁闭度为0.8和0.6、0.4和0.2之间的穿透雨量无显著性差异,0.8和0.6与0.4和0.2之间差异明显,林冠截留量相邻郁闭度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不相邻郁闭度之间均差异显著;建立了穿透雨量及林冠截留量与总降雨量间的数学关系,用以定量评价该地区天山云杉林水文生态效益。
郝帅张毓涛刘端张洪亮李翔
关键词:林冠截留量天山云杉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快速评价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运用北京市"十五"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以北京市西山林场为例,从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快速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森林小斑尺度上北京市西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北京西山林场367个小斑中,70.3%的小斑处于亚健康状态。(2)确定的3类8个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北京市西山林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且简便易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范敏锐吕锡芝余新晓张振明周彬赵阳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浅析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在森林健康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深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存在相似的研究思路,并且研究的目标均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本文以系统工程学思想为指导,在分析生态系统(大系统)健康和各类型生态系统(小系统)健康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小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尺度特征、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马志林陈丽华于显威李晓凤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
新疆乌拉泊库区主要乔木树种树干液流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选择新疆乌拉泊库区沙枣、银白杨、大果榆、白榆和火炬等5种乔木树种,于2009年5月份和8月份对树干液流和气象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1)沙枣、银白杨和火炬树干液流表现为单峰曲线;大果榆和白榆树干液流则为双峰曲线;5月份平均液流流速为火炬>银白杨>沙枣>大果榆>白榆;8月份树干液流平均流速为沙枣>白榆>大果榆>火炬=银白杨。(2)5种树种的树干液流流速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除大果榆树干液流与风速呈显著相关外,其余树种树干液流流速与风速关系不密切。(3)沙枣、大果榆和白榆8月份树干液流流速比5月份高;火炬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银白杨变化不明显;5种树种的日耗水量也表现出类似的变化;各树种5月份日耗水量为大果榆>白榆>火炬>银白杨>沙枣;8月份的日耗水量为大果榆>白榆>沙枣>银白杨>火炬。
张毓涛李吉玫李翔王文栋李海军张洪亮
关键词:树干液流气象因子水源涵养林
采样尺度对北京山区典型流域森林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以密云潮关西沟流域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的研究是持续利用森林土壤资源的基础(Naeletal.,2004)。由于山地地表起伏不定且植被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不同的格局,导致了森林土壤巨大的空间变异性,并给森林土壤研究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国外不少学者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手段,研究了不同林木种类、树冠空间位置、植被镶嵌斑块以及不同土壤类型等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因子变异的影响,
余新晓耿玉清牛丽丽岳永杰
关键词:植被类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