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ZH088)

作品数:15 被引量:254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勇李广斌施雯王传海袁中金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格拉摩根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苏南乡村
  • 3篇乡村
  • 3篇城市
  • 2篇一体化
  • 2篇城乡
  • 2篇城乡规划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区
  • 1篇都市区化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星级
  • 1篇星级酒店
  • 1篇形象广告
  • 1篇宣传语
  • 1篇央视
  • 1篇隐忧
  • 1篇正义
  • 1篇正义视角
  • 1篇制度分析框架

机构

  • 13篇苏州科技学院
  • 5篇格拉摩根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新加坡CPG...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

  • 13篇王勇
  • 10篇李广斌
  • 2篇施雯
  • 1篇刘辰
  • 1篇王传海
  • 1篇姜海宁
  • 1篇袁中金
  • 1篇武营营
  • 1篇孔燕
  • 1篇郭旭

传媒

  • 4篇规划师
  • 2篇城市规划
  • 2篇中国名城
  • 2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南乡村聚落功能三次转型及其空间形态重构——以苏州为例被引量:121
2011年
通过对影响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变迁的历史事件追踪,以乡村聚落生产和生活功能分化及其空间关系为考察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变迁、空间形态演化及其动力机制给予较为系统的诠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聚落功能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型,即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居住"三位一体到"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生活居住"相互分离,再到"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生活居住"三者分离。伴随着聚落功能转型,乡村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分化日益明显。在"三集中"政策作用下,在乡村聚落功能分化、乡村空间形态建构中,政府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对苏南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实践做法进行了反思。
王勇李广斌
关键词:乡村聚落
都市区外围城市的规划背景转变与规划应对
本文立足都市区化背景,从都市区外围城市的角度来谋划都市区的培育及建构,认为都市区化现象必然引起外围城市的规划背景与思路的转变。论文指出,应该从区域空间组织、区域空间管治、城乡空间关系、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四个方面实现外围城市...
王传海王勇万迷靓
关键词:都市区都市区化
文献传递
当代西方分配正义理论范式之争
2011年
在社会正义问题凸显的当代中国,从当代西方正义理论范式中寻求建构正义社会的基本元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罗尔斯等人分配正义观的解析得出,分配正义内在于权利平等自由,权利自由、过程平等是罗尔斯等人分配正义理论共同坚守的底线。分配正义理论范式之争本质上是自由、民主、平等、正义在政治基本价值体系中排序及其正义与善关系之争,争论背后的焦点则是对国家权力正当性的追问。
李广斌王勇
关键词:分配正义论争
欧洲空间规划实施机制及其启示被引量:10
2013年
欧洲空间规划实施机制通过构建多层级的合作体系、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政策和网络化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深化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域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目前长期推行的国家战略,而区域规划实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借鉴欧洲经验,我国区域规划实施机制需在"跨区域治理"、经济政策的实质性支撑以及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三方面不断探索,保障区域规划的有效实施和区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施雯王勇
关键词:一体化
中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基于法团主义的视角被引量:25
2013年
基于法团主义的视角,为中国城市群空间演化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动态的制度分析框架。在由"国家法团主义→地方法团主义→社会法团主义"的治理形态演进中,行政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此消彼长,三种力量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治理结构,对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演化产生深刻影响。从国家法团主义下的行政权力主导资源空间配置,到地方法团主义下的"权力+市场"主导资源空间配置,再到社会法团主义下的多元治理和资源分散配置,城市群空间存在"单中心→多中心(或类多中心)→多中心网络化"的演化趋势。
李广斌王勇袁中金
关键词:法团主义城市群
城乡规划公正之根基——从苏南S市“J事件”谈起被引量:2
2013年
面对日益高涨的社会公正诉求,城乡规划体制如何变革是当前规划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当代西方正义理论及其论争的简要梳理,结合转型期我国社会公正和规划公正问题分析,可以认为社会权利失衡下的精英结盟是导致社会公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基于社会权利均衡,研究从建构权利均等的规划体制、完善民主的规划决策机制和建立公正的规划程序规则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规划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城乡规划事业健康发展。
王勇李广斌
关键词:社会公正城乡规划
基于编制层面的城市总体规划时效性问题思考
2013年
城市总体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政府重要的公共政策,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城市总体规划面临诸多困境,尤其城市总体规划的时效性备受质疑。基于编制层面探讨城市总体规划的时效性问题,从总规过时、失效两方面深入剖析时效性不足的根源,尝试从编制理论、编制内容、编制组织、审批制度、规划方法等几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张菁姝王勇
论女性需求的规划缺失与应对——基于女权主义视角被引量:7
2014年
目前国内城市规划中对女性需求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对女权主义思想流变梳理的基础上,从道路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设计以及交往休闲空间设计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城市规划中对于女性需求缺乏考虑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孔燕李广斌王勇
关键词:女权主义城市规划
基于“时空分离”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其风险被引量:27
2012年
基于吉登斯的"时空分离"理论,通过对影响苏南乡村空间形态变迁的历史事件追踪,对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揭示乡村空间转型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发以来,乡村社会关系大体经历了由村域内时空延伸到城乡间时空延伸,再到跨区域时空延伸三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乡村空间生产、分化和重构的空间转型过程。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两个脱域机制的耦合是推动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根本力量。乡村空间转型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市场力量的无限扩张将可能对乡村社会造成过度的侵蚀;政府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将可能导致农民自主性危机;资本与权力的联姻将可能导致空间正义的丧失;自上而下的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将可能导致村庄的终结。
王勇李广斌
论城市形象的建构要素及建构模式——基于央视城市形象宣传语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城市形象是城市营销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以中央电视台城市形象宣传语为分析样本,对城市形象构建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模式进行提炼。
武营营王勇
关键词:城市形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