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3024)

作品数:43 被引量:474H指数:16
相关作者:温亚利马奔王昌海段伟赵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农户
  • 17篇保护区
  • 16篇生态
  • 10篇自然保护
  • 10篇自然保护区
  • 10篇旅游
  • 9篇生计
  • 9篇生态旅游
  • 6篇影响因素
  • 6篇生计资本
  • 5篇大熊猫
  • 5篇游客
  • 4篇依赖度
  • 4篇实证
  • 4篇感知
  • 3篇能源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自然资源
  • 3篇林业

机构

  • 38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雅安市林业局

作者

  • 37篇温亚利
  • 14篇马奔
  • 8篇王昌海
  • 8篇段伟
  • 6篇赵正
  • 5篇雷硕
  • 5篇秦青
  • 4篇侯一蕾
  • 3篇任艳梅
  • 3篇丁慧敏
  • 3篇陈俐静
  • 3篇孙博
  • 2篇冯骥
  • 2篇刘梦婕
  • 2篇吴静
  • 2篇韩锋
  • 2篇刘倩倩
  • 2篇王会
  • 2篇刘凌宇
  • 1篇申津羽

传媒

  • 11篇林业经济
  • 4篇资源科学
  • 4篇资源开发与市...
  • 4篇农林经济管理...
  • 3篇生态经济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管理世界
  • 1篇软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中国发展观察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几个关键点被引量:5
2016年
形成公众正确认知,加强国家层面立法,注重社区利益,倡导全社会参与建设,整合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并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2015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第22条明确要求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的体制进行改革,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从管理学角度来说,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
王昌海
关键词:国家公园管理权限划分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基于生计资本的农户能源消费结构差异性研究——以陕、川、滇3省农户为例被引量:13
2017年
农村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生态脆弱区域表现更为突出。通过构建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陕西、四川、云南三省2010年和2015年的农户调研数据,对其能源结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越高,商品能源消费越多;自然资本越高,薪柴秸秆消费越多;物质资本越高,汽油柴油消费量越高;社会资本越高,新能源消费比例会有所提升。因此,结合农户生计状态,合理引导并定向补贴,是优化能源结构,协调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
秦青马奔贺超温亚利
关键词:农户能源结构生计资本
保护区周边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依赖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性是有影响的,因此识别保护区周边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有助于保护区定位到最需要帮助的农户,帮助农户从传统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本文利用湖北省、江西省、云南省1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594份有效农户问卷,通过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判断保护区周边农户是否利用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高,其中收入来源中依赖自然资源的比例为28%,食物来源中消耗自然资源的比例占42%,能源消费中自然资源的比例占27%。(2)保护区管理对农户在收入和能源支出中的资源依赖度有显著影响,表明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培训和保护区发展项目可以减少农户生计活动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度。
段伟赵正刘梦婕温亚利
关键词:保护区管理农户
气候变化对游客生态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秦岭地区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生态旅游行为是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客旅游行为转变的重要方向,对缓解气候变化的负面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以秦岭地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游客视角出发,研究气候变化对游客生态旅游行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各观测变量对生态旅游行为影响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表明:气温显著上升是游客外出旅游的最主要原因;气候变化感知对生态旅游行为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通过生态旅游认知、态度和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观测变量对潜变量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系数大的观测变量对潜变量影响更大。
郑杰张茹馨雷硕马奔温亚利
关键词:气候变化游客生态旅游影响因素
基于要素报酬的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研究——以云南省六个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农户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评价农户生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协调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自然资源要素报酬视角改进了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方法,然后运用数理经济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最后基于对云南省六个自然保护区17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改进了农户雇用资本和劳动力时的农户收入核算范围,分别以自然资源相关活动收入与自然资源要素报酬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形成了全要素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指标和单要素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指标。(2)基于经济理论构建了农户生产要素配置模型,理论上分析了外生参数对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影响,自然资源相关生产活动产出的价格越高、自然资源数量越大,则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越高;农户劳动力数量越高、劳动力工资越高,则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越低,这些变量对两种依赖度的影响方向一致。(3)云南省六个自然保护区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全要素自然资源依赖度和单要素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平均值分别是78.56%、44.62%;人均耕地面积、年平均气温、病人数比重对农户自然资源依赖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最高受教育年数、有村干部、劳动力比重、劳动力外出打工比重、城镇化率、参与保护区管理、参与保护区培训有显著负向影响,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提高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加强对农户的就业技能培训、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社区参与都能有效降低农户的自然资源依赖度,有利于协调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自然资源要素报酬的单要素自然资源依赖度评价指标,具有经济理论上�
王会赵亚文温亚利
关键词:自然资源依赖度要素报酬
京津冀一体化下的居民湿地保护:认知和行为被引量:3
2016年
湿地保护和恢复是"京津冀一体化"中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湿地认知是促进湿地制度政策完善、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基础。城市居民通常是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者,其对湿地的认知决定了湿地保护态度、行为以及从湿地中获取的效益。基于结构式问卷调查北京城区、近郊居民和非本市常住居民,并采用交叉表和卡方检验方法对比分析3组居民湿地基本常识认知度、湿地保护态度和行为。结果发现,3组居民对湿地深层次专业知识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对部分湿地基本常识认知具有显著差异;3组居民对湿地保护态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城区居民愿意保护湿地的人数最多,但仅有14%的居民知道《北京湿地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5%的居民参加过"观鸟"活动;与2014年相比,北京市居民湿地保护认知度有所上升。因此,应加强对公民的湿地知识宣传,提高居民湿地保护意识,建立湿地利用的奖惩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
孙博王会吕素洁温亚利
关键词:湿地保护
农户生态保护态度:新发现与政策启示被引量:19
2014年
近年来,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13年最新调研的556份保护区周边农户数据,运用Logit多元回归法,本研究分析了陕西朱鹮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特征及国家政策对生态保护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把农户生产行为与保护态度结合起来,设置10个保护态度等级,3个评价级别,结果显示总体样本中评价为"非常积极"、"积极"以及"不积极"的保护态度的比例分别是21%、62%以及17%。其次,农户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数、外出务工人数、人均水田面积以及是否有经济补偿在不同水平上对保护态度有着显著影响。与保护区内农户相比,是否有经济补偿对保护区外农户保护态度影响更为显著。最后,本研究的新发现:家庭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与保护态度不成正相关(呈现N字型变化),非户主的受教育年限与保护态度等级成正相关变化。本研究也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了一些政策启示,特别是要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这对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至关重要。
王昌海
关键词:影响因素
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与保护态度分析——基于中国7省保护区周边农户调查被引量:7
2017年
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与保护态度研究是协调保护与发展问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7省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以及对保护区不同满意度农户的保护态度,研究发现区内外、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保护区的满意度越高,保护态度越积极。最后从提高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可持续生计策略设计以及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马奔冯骥陈俐静温亚利
关键词:保护区农户满意度
基于保护感知视角的保护区农户保护态度与行为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7省40个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从农户保护感知视角出发,检验其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保护工作感知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成本感知对保护态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生态保护行为无显著影响;保护工作感知和收益感知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保护成本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而保护收益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反映出其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还能通过保护工作感知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印证了工作感知的中介效应。
马奔申津羽丁慧敏温亚利
关键词:感知
精准扶贫项目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的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基于2016年对秦岭地区561户贫困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性匹配得分法分析了农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对其收入的影响,并对结果的平衡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1)在参与精准扶贫项目后,农户的真实收入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就不同扶贫模式对收入的提升作用而言,生态旅游模式的作用最为显著,合作社和贫困补贴模式次之,整村推进模式的作用相对较小;(3)就不同扶贫模式下收入的绝对值而言,农户在贫困补贴模式和合作社模式下的收入较高,生态旅游模式和整村推进模式下的收入较低;(4)当前农户对精准扶贫项目的参与存在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干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被低估甚至误判。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赵正侯一蕾温亚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