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作品数:657 被引量:2,290H指数:18
相关作者:罗瑞萍赵志刚江连洲姬月梅连金番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6篇期刊文章
  • 12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7篇农业科学
  • 5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4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35篇大豆
  • 88篇栽培
  • 74篇栽培技术
  • 72篇选育
  • 69篇性状
  • 59篇大豆品种
  • 57篇高产
  • 54篇大豆新品种
  • 44篇农艺
  • 39篇农艺性
  • 39篇农艺性状
  • 38篇夏大豆
  • 33篇基因
  • 28篇选育及栽培技...
  • 28篇春大豆
  • 25篇生育
  • 24篇育种
  • 24篇大豆生产
  • 21篇灌区
  • 20篇品系

机构

  • 141篇黑龙江省农业...
  • 90篇东北农业大学
  • 44篇安徽省农业科...
  • 44篇宁夏农林科学...
  • 3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3篇铁岭市农业科...
  • 19篇黑龙江八一农...
  • 19篇四川农业大学
  • 18篇辽宁省农业科...
  • 17篇济宁市农业科...
  • 13篇山东省农业科...
  • 13篇沧州市农林科...
  • 12篇广西农业科学...
  • 12篇甘肃省农业科...
  • 1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浙江省农业科...
  • 10篇国家大豆工程...

作者

  • 44篇赵志刚
  • 44篇罗瑞萍
  • 38篇江连洲
  • 36篇姬月梅
  • 33篇连金番
  • 29篇黄志平
  • 29篇张磊
  • 28篇胡国玉
  • 25篇王大刚
  • 24篇李杰坤
  • 20篇陈海涛
  • 20篇郭泰
  • 20篇张丽亚
  • 19篇李杨
  • 19篇王喜波
  • 18篇乔金友
  • 15篇盖钧镒
  • 14篇孙旭刚
  • 13篇曹永强
  • 12篇李继存

传媒

  • 89篇大豆科技
  • 82篇大豆科学
  • 44篇黑龙江农业科...
  • 32篇中国种业
  • 24篇农业科技通讯
  • 2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7篇宁夏农林科技
  • 14篇中国油料作物...
  • 12篇作物杂志
  • 1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食品工业科技
  • 10篇山东农业科学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10篇东北农业大学...
  • 9篇农业工程学报
  • 9篇河北农业科学
  • 8篇植物遗传资源...
  • 7篇现代化农业

年份

  • 39篇2023
  • 74篇2022
  • 57篇2021
  • 59篇2020
  • 56篇2019
  • 51篇2018
  • 38篇2017
  • 48篇2016
  • 45篇2015
  • 41篇2014
  • 33篇2013
  • 53篇2012
  • 44篇2011
  • 24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6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灌区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2015年
宁夏灌区大豆生产历史悠久,独特的气候条件及生产模式为西瓜套种大豆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近年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在宁夏灌区示范种植西瓜套种大豆面积累计6000余hm2,常年种植面积800hm2以上,每hm2西瓜产量7500-8000kg、大豆产量200-250kg,实现了宁夏灌区西瓜套种大豆从无到有的栽培历史记录。
赵志刚罗瑞萍连金番姬月梅袁志明赵越
关键词:栽培技术规程大豆产量宁夏灌区西瓜套种生产历史
油-豆两熟制大豆轻简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
2021年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油-豆主体种豆模式,结合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大豆生产现状,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生态特点和大面积发展油-豆两熟制所需要的配套高产大豆品种、轻简高效实用技术,研究集成了以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撒播轻简高效播种技术和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生产技术,解决了我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劳动力严重缺乏和规模种植大豆的技术难题,为大力发展大豆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冯军曾召琼杨文英安建刚梁建秋于晓波吴海英张明荣
关键词:大豆轻简高效
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大豆抗SMV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抗源筛选、抗性遗传、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大豆对SMV候选抗性基因的研究等,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以期为大豆抗SMV分子育种和抗性候选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王大刚智海剑张磊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源筛选
播种期对浙鲜85秋季延后栽培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2020年
通过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延迟,产量和效益均呈先增后减趋势;表现全生育期有所延长,株高降低,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减少,三粒荚比例、每荚粒数、百荚重先增加后减少,百粒重、出籽率呈减少趋势。浙鲜85在兰溪市以及周边区域作秋季延后栽培,8月初到下旬播种均可取得较高的产量,但8月上中旬播种易遇高温干旱影响,在8月20日至8月27日播种,商品性好,产量和经济效益高。
吴美娟黄洪明汪暖傅旭军
关键词:播种期农艺性状
个体联合收割机经济寿命计算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联合收割机的保有量逐年增加,有针对性地研究联合收割机经济寿命,指导其运营与管理对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建立了联合收割机收入与成本体系,将机器机龄增加而导致的作业质量下降、生产率降低所产生的适时性损失作为机器作业的一项成本,同时将体系中的各项收入与成本进行建模。同时,分别对自用型、代耕型、兼用型联合收割机的各项收入与成本的构成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联合收割机所有者的年均纯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求解联合收割机经济寿命的数学模型,为合理制定机器更新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以黑龙江友谊农场某农户沃德4LZ-2.5水稻联合收割机为例,用该模型求解出此机器的经济寿命,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乔金友衣佳忠李传磊陈海涛韩兆桢姜岩刘佰鹏张东光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联合收割机经济寿命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6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21年
为促进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68的推广,本文介绍了黑科6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黑科6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以黑河00-5329为母本、黑河44为父本杂交育成,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豆2020058)。该品种为亚限结荚习性,株高75 cm,百粒重19 g,蛋白质含量39.01%,脂肪含量20.66%,中抗灰斑病,生育期95 d,需≥10℃活动积温190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
贾鸿昌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韩德志闫晓飞朱海芳
关键词:超早熟大豆
不同种植参数对夏大豆产量及光合效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参数对夏大豆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夏大豆品种‘宝豆6号’和‘秦豆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夏大豆产量和光合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P<0.05),处理3产量达最高,较其他处理高2.24%~24.27%,且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优势明显,较其他处理分别高17.31%~61.44%、5.26%~28.62%和6.8%~9.36%;处理3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处理6,处理7最低,且花期的水分利用效率要优于鼓粒期;播期6月20日、密度15万株/hm^(2)、复合肥225 kg/hm^(2)和硼肥3.0 kg/hm^(2)分别具有较高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种植参数组合对夏大豆产量和光合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处理3为适宜的种植参数组合。
屈洋王可珍刘洋罗艳杨清华梁福琴
关键词:正交设计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夏大豆
大豆新品种阜豆16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2021年
阜豆163是安徽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组配。经系谱法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的夏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0.56%,脂肪含20.61%。抗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2020年7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员会审定。定名为阜豆163。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200004。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抗倒伏,商品性好,产量突出。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夏大豆区推广种植。
王敏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为明确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亲缘关系,借鉴有益于育种效果的经验与技术,分析了河南省1985—2012年审定的74个大豆品种的系谱来源、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可明确113个原始亲本,产量与原始亲本数量成显著正相关。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中,生育期稳定在106 d左右,株高因品种而异,变化较大;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百粒质量则相对变化较小。113份原始亲本中,来自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原始亲本占总数的50%以上,各审定品种之间血缘关系过于密切。河南省大豆品种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应该是:单株荚数48.6个左右,百粒质量17.55~21.80 g。
王树峰卢为国李卫东
关键词:大豆系谱亲本来源
优质大豆品种阜豆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1年
阜豆17是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夏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43.59%(安徽省及黄淮海南片4年区试中,检测值范围为43.36%~45.54%),籽粒圆,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克以上,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和SC-7。2018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熟期中等偏早,适宜于安徽省沿淮、淮北等地区夏播种植。
于伟李智王敏杜霄力樊志明王传之周洪利孙云飞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共6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