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00298)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李红丽杨忠蔡文琴李泽桂李巍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蛋白激酶
  • 3篇依赖性蛋白激...
  • 3篇周期
  • 3篇周期素
  • 3篇周期素依赖性...
  • 3篇激酶
  • 2篇神经干
  • 2篇脑发育
  • 2篇CDK5
  • 1篇神经巢蛋白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神经管
  • 1篇神经管畸形
  • 1篇神经管缺陷
  • 1篇鼠脑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学
  • 1篇组织学与胚胎...
  • 1篇维甲酸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解放军324...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蔡文琴
  • 4篇杨忠
  • 4篇李红丽
  • 3篇李泽桂
  • 1篇孙榆
  • 1篇付晓岚
  • 1篇张猛
  • 1篇刘建军
  • 1篇刘磊
  • 1篇宋川
  • 1篇陈活彝
  • 1篇李巍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维甲酸诱导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了解维甲酸 (Retinoicacid ,RA)诱导神经管缺陷 (Neuraltubedefect ,NTD)小鼠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取不同胚胎时段及新生、成年的正常及NTD小鼠的神经组织 ,采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 (Nestin)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和DNA定量荧光染色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①正常小鼠神经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在E8.5d时呈高峰 ,此后逐步下降 ,新生期仍保持较高水平 ;NTD小鼠神经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数在胚胎各期均低于正常小鼠 ,尤以E8.5d下降显著 ;出生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别。②NTD小鼠胚胎期神经组织G0 G1 期细胞数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组 ,S期细胞数百分比则明显低于正常组。
李红丽蔡文琴杨忠李泽桂李巍付晓岚
关键词:维甲酸神经干细胞神经巢蛋白神经管缺陷NTD
小鼠脑发育中CDK5 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5 (CDK5 )mRNA在脑发育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 采用胚胎期至老年期小鼠全胚胎及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结果 ①全胚胎原位杂交染色发现脑内CDK5mRNA从胚胎 10 5d(E10 .5 )开始表达 ,主要分布于神经上皮的套层细胞内 ;②脑切片的原位杂交染色观察到从E14到成年期脑内均见CDK5mRNA阳性信号 ,主要定位于神经元的胞浆与核周 ,于新生期前后表达达高峰 ;分布于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小脑及许多神经核团。在老年期上述区域CDK5表达均有减弱 ,部分区域呈阴性。结论 表明脑内CDK5作用贯穿了整个脑的发育阶段 ,且主要参与了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 ;成年后CDK5可能继续保持对某些区域中神经元的功能调节。
李红丽杨忠李泽桂陈活彝蔡文琴
关键词:脑发育小鼠
CDK5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体系的建立和分化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携带CDK5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神经干细胞体系并观察CDK5对神经干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PCR、分子克隆与测序等技术成功构建CDK5-pEGFP表达质粒;并通过基因转染等技术将其转染入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中。结果(1)CDK5-pEGFP表达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重组成功。(2)转染后神经干细胞分化24h后观察到表达CDK5的GFP荧光细胞已显示清楚的短突起,而对照组细胞的突起不明显;72h后表达CDK5的GFP细胞突起增长尤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FP阳性细胞体积也增大,突起明显增多、加粗。结论CDK5的表达可促进分化后神经细胞突起的生长和延长,并能加快神经细胞的形态成熟。
宋川李红丽张猛杨忠刘建军蔡文琴刘磊
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与大鼠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英文)
2005年
背景: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是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脑发育过程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 RNA 及其蛋白在脑内的表达及分布状况与神经退行性变思维认知学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者关注。目的:探讨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对神经系统的发生和退行性变的影响。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实验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室完成。W istar大鼠胚胎期(E8~E21)、新生期(P0~P15)、幼年期(P16~2个月)、成年期(>2个月)及老年期(>8个月后)5个阶段25只大鼠,每组5只。方法:采用胚胎期至老年期大鼠脑片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脑区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 RNA 及其蛋白的阳性细胞分布及表达状况。结果:2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 在大鼠E14~P350整个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成年后趋于稳定;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mRNA 主要定位于神经元,阳性区域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下丘脑、小脑及部分神经核团。②出生后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表达较强,胚胎及老年鼠表达较弱;阳性区域集中在室周区、海马、小脑及部分神经核团内;老年鼠仅在海马、小脑蒲肯野细胞层内表达。结论:脑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作用贯穿了整个神经发育的各个时期,在新生期、幼年期有较为显著的表达,成年后表达下降,尤以老年期显著。老年大鼠海马内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的表达下调可能与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的发生密切相关。
李红丽杨忠孙榆李泽桂蔡文琴
关键词: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5WISTAR大鼠脑发育过程组织学与胚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