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0639036)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1
相关作者:雷爱莹李莉萍梁万文余晓丽陈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水产研究所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链球菌
  • 2篇罗非鱼
  • 2篇海豚链球菌
  • 1篇序列标签
  • 1篇尼罗
  • 1篇球菌病
  • 1篇细菌
  • 1篇细菌鉴定
  • 1篇相关基因
  • 1篇链球菌病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前后
  • 1篇免疫相关
  • 1篇免疫相关基因
  • 1篇菌病
  • 1篇基因
  • 1篇海豚
  • 1篇奥尼罗非鱼
  • 1篇斑点叉尾鮰
  • 1篇NILOTI...

机构

  • 3篇广西水产研究...
  • 2篇广西大学

作者

  • 3篇李超
  • 3篇陈明
  • 3篇余晓丽
  • 3篇梁万文
  • 3篇李莉萍
  • 3篇雷爱莹
  • 2篇徐增辉
  • 2篇甘西
  • 1篇黄维义
  • 1篇陈汉忠
  • 1篇钟穆妮

传媒

  • 2篇广西水产科技
  • 1篇淡水渔业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斑点叉尾鮰暴发海豚链球菌病的研究
2008年
2006—2007连续两年广西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暴发一种流行性传染病,该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30%~100%。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浮头、转圈、狂游及发病后期单边眼睛浑浊、突出及伴有全身大面积弥漫性出血。作者先后从症状较为典型发病班点叉尾鮰分离到CMS003~CMS005、CMS009~CMS012共7株代表性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健康斑点叉尾鮰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出现症状与自然发病斑点叉尾鮰症状相同。通过常规形态、生理生化及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特异性PCR诊断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7株细菌均为海豚链球菌。研究结果表明,海豚链球菌已成为广西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的高致病性病原菌。
余晓丽陈明李超李莉萍雷爱莹钟穆妮梁万文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海豚链球菌细菌鉴定
罗非鱼免疫前后白细胞cDNA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为筛选得到罗非鱼白细胞免疫相关基因,促进鱼类免疫防治进展,本研究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成功构建了罗非鱼链球菌疫苗免疫前后正、反两个白细胞eDNA差减文库,富集了免疫过程中表达谱发生变化的白细胞基因。随机挑选阳性克隆PCR检测。显示插入片段在300~750bp。正反文库各随机挑选300个阳性克隆(共600个克隆)进行测序及EST初步分析。正库筛选得到18个免疫期间袁达丰度上调基因,其中2个与罗非鱼已知基因具有相似性,6个与其他鱼类已知基因相似,其他6个与其他物种已知基因具有相似性,4个为未知新基因。负库筛选得到22个免疫期间表达丰度下调的基因,其中4个与罗非鱼已知基因具有相似性,5个与其他鱼类已知基因相似,6个与其他物种已知基因具有相似性,7个为未知新基因。随着序列的进一步分析及利用RACE等技术得到罗非鱼抗菌或免疫相关全基因,深入开展鱼类功能基因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梁万文李超李莉萍余晓丽甘西雷爱莹徐增辉陈明黄维义
关键词:罗非鱼链球菌差减文库免疫相关基因
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疫苗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用筛选到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临床分离菌株CMS005,甲醛灭活制备成疫苗并对其进行了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奥尼罗非鱼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水族箱试验的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5%、61.9%和14.3%,水泥池小网箱试验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86.1%和66.7%。免疫剂量对浸泡免疫效果的影响大于注射和口服免疫,加强免疫可显著提高浸泡和口服免疫效果,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浸泡免疫效果。注射和口服免疫7 d和15 d后均可控制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的继续发生;未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为4%~16%,而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低于0.5%;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2~3个月。
余晓丽陈明李莉萍梁万文徐增辉李超雷爱莹陈汉忠甘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