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90074)

作品数:8 被引量:114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曜石阳王秀军赵凌龙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民生银行新疆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风险投资
  • 2篇折价
  • 2篇折价率
  • 2篇创业
  • 2篇创业板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成本
  • 1篇地理距离
  • 1篇宣告
  • 1篇艺术品
  • 1篇艺术品投资
  • 1篇盈余
  • 1篇盈余管理
  • 1篇政策悖论
  • 1篇政治关
  • 1篇政治关联
  • 1篇中国艺术
  • 1篇中国艺术品
  • 1篇上市公司
  • 1篇上市公司盈余...

机构

  • 8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上海对外经贸...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中国民生银行

作者

  • 8篇李曜
  • 2篇石阳
  • 1篇强国令
  • 1篇曾翔东
  • 1篇张子炜
  • 1篇王秀军
  • 1篇龙玉
  • 1篇宋贺
  • 1篇赵凌

传媒

  • 2篇财经研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证券市场导报
  • 1篇金融研究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金融评论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政治关联与机构投资者的本地偏误
2015年
“本地偏误”是投资者行为异象中的经典问题。本文从基金公司股权关系出发,以基金公司第一大股东所在省份作为本地,使用2002~2012年中国公募基金季度投资组合数据,分析了机构投资行为中存在的本地偏误倾向问题。实证发现:首先,中国的公募基金在投资中存在显著的本地偏误,但本地偏误程度随时间推移在不断降低。其次,中国基金并没有因为拥有信息优势而从本地偏误行为中获得超额收益,反而在政治关联的影响下,在本地投资中遭受了超额损失。结果反映了基金存在的代理问题,并且地方政府对基金起到了“掠夺之手”的作用。
石阳李曜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政治关联
风险投资应该舍近求远吗--基于我国风险投资区域退出率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风险投资(VC)在推动创新创业、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基于我国风险投资投入和退出项目的历史数据,本文试图回答如何提高风险投资的区域配置效率的问题。通过对风险投资在国内地区退出率的分组比较研究,发现平均而言,VC在风险投资中心(北、上、广深)的退出率最低,而其邻近省份的退出率最高。原因在于:(1)交易和监督成本的存在使VC提高了远距离项目的选择标准;(2)地区产业集聚及投资机构经验能显著提高退出率,有助于削弱因距离带来的逆向选择。这些发现揭示出:为了更好地发挥风险投资对创新创业的推动作用,应综合考虑被投企业所在地的禀赋资源、VC自身的专业性等条件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本文的发现为认识国内VC的现状及运作规律提供了增量知识,也为从"供给侧"改善VC资金投放方式提供了借鉴。
龙玉李曜
关键词:风险投资地理距离
风险投资与券商联盟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发折价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风险投资(VC)与政府、银行、券商和同业之间有着重要关联,且这些关联关系构成了其重要的社会资本,使其能够发挥增值的作用,而VC与券商的关系值得重点关注。文章对创业板市场上IPO公司背后的风险投资与IPO公司聘请的保荐机构之间的合作次数进行统计,将存在2次及以上合作的界定为联盟关系,并将新股首日折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的"内在折价率"和二级市场的"市场反应率",进而研究了VC与承销券商之间的联盟关系是否对VC参股公司在IPO定价效率上产生了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有VC持股但与券商无多次合作关系的公司以及无VC持股的公司,存在"VC与券商联盟"关系的公司的IPO发行价格更接近于公司的内在价值,表现为内在折价率最低;且该类公司在上市首日具有更高的市场价格,表现为市场反应率最高。这说明风险投资兼具认证效应和市场力量,并且这两种作用可能都来自于VC与券商的长期而稳定的联盟关系。文章的结论对创业板市场上的各方参与者都具有借鉴意义。
李曜宋贺
关键词:风险投资
我国创业板市场上风险投资的认证效应与市场力量被引量:28
2015年
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是风险投资的投、管、退三部曲。文章研究了在价值实现过程中,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企业IPO折价的影响。文章通过将首日折价率分解成一级市场的"内在折价率"和二级市场的"市场反应率",解决了传统首日折价率所隐含的市场有效前提条件可能不成立的问题。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企业IPO折价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风险投资具有认证作用,可以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支持的企业具有显著较低的"内在折价率";另一方面,风险投资还具有市场力量,能够吸引更有声誉的承销商、更多的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其支持的企业具有显著较高的"市场反应率"。在风险投资的双重作用中,市场力量占主导,从而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IPO首日折价率较高。
李曜王秀军
关键词:风险投资创业板
并购基金合伙人的综合型企业家精神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思维模式角度,分析了并购基金普通合伙人的人力资本特质,提出了综合型企业家的概念,即兼具金融与产业两种背景的综合型企业家,认为西方并购型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主要是综合型企业家。结合国内并购型股权基金的发展,讨论了培育综合型企业家,推动产融结合、将股权基金引入国有企业重组和转型发展等政策建议。
李曜曾翔东
中国艺术品投资收益——整体特征与杰作效应被引量:25
2013年
本文根据2000~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14454对重复交易样本,采用重复交易回归(RepeatSalesRegression)方法,量化研究了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收益率,并从检验杰作效应角度分析了市场收益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的名义年化收益率约为18.7%,收益波动率较高,但与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低相关,有利于分散资产组合风险。近年来艺术品价格的高涨与股市不景气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艺术品市场存在杰作效应。杰作的收益与市场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知名艺术家的相对低价格作品表现最好。进而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石阳李曜
关键词:艺术品投资价格指数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悖论——基于股利掏空理论的解释被引量:10
2017年
本文针对我国创业板公司IPO后大比例现金分红的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对于创业型企业上市后随即大幅现金分红,属于与企业成长性相违背的悖论,论文探讨了其成因和后果。研究发现,企业在IPO时的资金超募比例越高、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控股股东减持股票,现金股利支付率并没有降低;股利分配预案公告对公司长期股价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证据支持了由代理成本理论出发的股利政策假说。本文的结论是:在新股发行制度尚未完善的背景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超募资金进行大比例的现金分红,损害了中小股东的长远利益。这一结论对于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及加大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来的创业板企业再融资政策制定亦有启示。
强国令李曜张子炜
关键词:创业板现金股利代理成本
股份回购宣告前后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的公开市场股份回购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宣告进行公开市场股份回购的公司,存在股份回购前负向调整操纵性应计,在股份回购后正向调整操纵性应计的现象。公司采取这种行为是为了达到"在回购前压低股价,减少回购成本;回购后释放利润,提高股价"的目的。本文发现宣告股份回购本身是一种"偏负面"信号,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和股份回购调整权益等一系列财务游戏之后,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表现和市场价值等无法获得本质改善,公司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在所有宣布回购的样本中,"真回购"公司的回购真正动机和宣告动机相似性较高,而"假回购"公司宣告回购目的背后还隐藏着其他动机。资本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公司宣告股份回购是属于"真回购"还是"假回购"。
李曜赵凌
关键词:盈余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