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73043)

作品数:15 被引量:351H指数:12
相关作者:吴卫星吴锟蒋涛李雅君张琳琬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资产
  • 4篇金融
  • 4篇家庭
  • 3篇实证
  • 3篇资产配置
  • 3篇流动性
  • 3篇家庭金融
  • 3篇股票
  • 2篇调查数据
  • 2篇银行
  • 2篇中国家庭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同业
  • 2篇投资者
  • 2篇投资组合
  • 2篇挤出效应
  • 2篇股票市场
  • 2篇房产
  • 1篇贷款
  • 1篇贷款利率

机构

  • 15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物资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北京房地集团...

作者

  • 14篇吴卫星
  • 5篇吴锟
  • 3篇蒋涛
  • 2篇李雅君
  • 1篇王治政
  • 1篇吕学梁
  • 1篇沈涛
  • 1篇张琳琬
  • 1篇王琎
  • 1篇董俊华
  • 1篇李志冰

传媒

  • 3篇科学决策
  • 3篇金融研究
  • 2篇财贸经济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财经科学
  • 1篇南开经济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房产挤出了家庭配置的风险金融资产吗?--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1
2014年
家庭金融理论一般认为拥有房产会对风险资产的持有产生挤出效应和资产配置效应。以往的研究发现以挤出效应为主,即拥有房产会挤出以股票为代表的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论文使用国家统计局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用logit回归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房产的拥有对股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购买首套住房会挤出风险资产的持有,但随着持有房产数量的上升,家庭反而会提高以股票为代表的风险资产持有。房产对风险金融资产并非一定以挤出效应为主,随着房产拥有数量的提高,资产配置效应可能会占主导地位。研究还发现,房产贷款有可能会为年轻人投资金融市场提供融资,大产权房产的拥有也可能提高家庭风险资产参与的可能。
吴卫星沈涛蒋涛
关键词:房产挤出效应资产配置
借贷约束对于中国家庭投资组合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文章使用奥尔多投资咨询中心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1734个家庭的样本数据,采用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分析了借贷约束对于家庭投资组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借贷约束抑制了家庭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等风险资产投资,不同渠道的借贷约束对于家庭风险资产投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银行渠道借贷约束的影响最大;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提高了家庭股票、基金和理财产品投资参与和深度,有助于缓解信贷约束,优化家庭资产投资组合;整体借贷规模对于股票投资的参与决策产生了负向影响。
吕学梁吴卫星
关键词:借贷约束PROBITTOBIT
家庭结构和金融资产配置——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9
2016年
与西方文化对个人主义的崇尚不同,中国作为传统的东方国家,大多数家庭的家庭结构都比西方国家更为复杂,若是在研究中忽视家庭结构这样的家庭整体信息,则会出现诸如中国的"年龄—储蓄率之谜"这样的问题。本文运用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探索中国家庭结构与金融资产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家庭资产配置确实有重要影响。其中,独代居住的家庭比起多代同住的家庭有更多的储蓄并投资于更多的风险资产;在多代同住的家庭中,三代同堂的家庭比起与子女同住的家庭有更少的储蓄和风险资产投资;在对与子女同住家庭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有未婚子女的家庭更倾向投资于风险资产。
吴卫星李雅君
关键词:家庭结构金融资产配置家庭金融
风险态度对中国家庭投资分散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经典理论认为投资者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尽可能分散投资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投资组合的分散化程度普遍较低,我们通过2009年中国15省城市居民投资行为调查数据也发现了同样的特点。本文试图从投资者风险态度的角度去解释不完全分散化投资频繁出现的原因,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细化投资组合的构成,力图还原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选择要素。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态度对中国家庭投资组合的构成确实有显著影响,且投资决策者风险厌恶程度与其持有高分散化投资组合的概率负相关。
李雅君李志冰董俊华吴卫星
关键词:家庭投资
理财建议可以作为金融素养的替代吗?被引量:45
2017年
金融素养的缺乏会阻碍居民家庭做出合理的金融决策,而合格的理财建议则可以改善居民家庭的金融决策。本文使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居民家庭金融素养与理财建议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理财建议对金融素养不能起到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金融素养高的家庭更可能对理财建议有需求。除此之外,还发现:(1)理财建议需求与家庭收入的关系是"驼峰"型的,而与户主年龄的关系是"U"型的;(2)家庭净财富、健康状况和户主的教育程度对家庭的理财建议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户主为女性的家庭和户主已婚的家庭更可能咨询专业人员获取理财建议。
吴锟吴卫星
关键词:理财建议家庭金融
自我效能会影响居民家庭资产组合的多样性吗被引量:22
2016年
从规范金融模型的视角来看,居民家庭资产组合最主要的偏差之一就是资产组合缺乏多样性。本文采用奥尔多投资咨询中心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经济状况与心态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PSM)研究了自我效能对居民家庭资产组合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对居民家庭资产组合多样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按照金融素养水平对居民家庭分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并且自我效能对金融素养水平不同家庭资产组合多样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吴卫星吴锟沈涛
关键词:自我效能
风险态度与居民财富--来自中国微观调查的新探究被引量:56
2016年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在风险资产回报率剧烈波动的现实背景下,考察居民风险态度关于财富的函数形式对于研究家庭资产配置和相关市场政策的福利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代表性家庭调查数据,首次通过构建绝对和相对风险态度的指标,系统分析了我国居民风险偏好与财富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居民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是财富的减函数,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是财富的增函数,从而拒绝了常用于经济学模型假设的常绝对风险厌恶(CARA)和常相对风险厌恶(CRRA)偏好。进一步,我们发现背景风险可能是财富对风险态度的作用渠道之一,财富的变化改变了投资者面对的背景风险水平,继而改变其风险厌恶程度和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这意味着平抑经济过度波动等控制背景风险的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居民金融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张琳琬吴卫星
关键词:财富
学历的年代效应与股票市场投资者参与被引量:21
2015年
中国建国后的教育制度变迁使得不同年代的相同学历包含的信息有所不同,本文在控制了年代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学历对投资者股票市场参与的影响。基于建国后教育制度变迁的不同阶段,本文将样本分成三个部分,并分别检验了每个子样本的学历对投资者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二阶段的学历对投资者参与的影响比较敏感,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学历对投资者参与的影响比较弱。将学历对投资者股票市场参与的影响路径分为金融认知和收入稳定性两个方面,进一步解释了不同受教育阶段投资者的学历影响投资者股票市场参与的原因。通过对比不同年代的相同学历的投资者金融认知水平,发现一般性的金融普及方式未必可以有效提高投资者股票市场参与,对高学历的老年人和低学历的中青年人有针对性的分类普及可能效果更好。
吴卫星沈涛
关键词:投资者参与学历
家庭金融研究综述——基于资产配置视角被引量:28
2015年
家庭金融是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论文旨在从资产配置视角对这个领域的状况和发展做一个简要综述。论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市场参与和投资分散化现状。其次,基于资产配置视角简述了家庭金融决策研究的基本框架。再次,从投资机会、生命周期、背景风险、社会保障、财富效应和社会资本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资产配置视角下家庭金融研究的主要进展,最后对家庭金融研究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吴卫星王治政吴锟
关键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中国股票市场短期反转效应的流动性供给解释--机构投资者退出的角度被引量:7
2018年
本文基于中国沪深股市2001年1月~2016年7月的相关数据,从机构投资者是市场流动性的供给方、活跃的机构投资者对个股持股比例的增加或减少影响个股的市场流动性的角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短期反转效应予以研究。相关研究结论表明未预期的流动性供给变化是中国股票市场短期反转效应的原因,反转策略收益是对未预期流动性供给冲击的风险补偿,而未预期的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或退出是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供给的来源。此外本文研究还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短期反转效应,且短期反转效应的强度大小与投资组合的选择有关。
韩金晓张丽
关键词:股票流动性机构投资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