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C33018)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海祥张立煌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杀伤
  • 4篇杀伤作用
  • 4篇细胞
  • 4篇癌细胞
  • 3篇抗原
  • 3篇抗原致敏
  • 3篇肺癌
  • 3篇肺癌细胞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CIK
  • 2篇CIK细胞
  • 1篇杀伤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诱...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患者
  • 1篇细胞诱导
  • 1篇腺癌
  • 1篇腺癌细胞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3篇陈海祥
  • 2篇张立煌

传媒

  • 3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抗原致敏DC诱导CIK细胞对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与单独LAK、CIK细胞的杀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把CIK细胞、DC-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肺腺癌原代细胞作为靶细胞,共分为4组,在10∶1、20∶1、50∶1的效靶比时,进行杀伤试验,使用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肿瘤抗原冲击和未经肿瘤抗原冲击其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DC-LAK细胞、CIK细胞和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DC-CI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DC-LAK、CIK、LAK细胞。
李可吕章春陈海祥张立煌
关键词:杀伤细胞腺癌
抗原致敏DC联合CIK细胞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肺癌细胞杀伤作用中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把CIK细胞、DC-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肺腺癌原代细胞作为靶细胞,共分为4组,在10∶1、20∶1、50∶1的效靶比时,进行杀伤试验,使用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杀伤试验中细胞因子IL-2、IL-12、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DC-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DC-CIK细胞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细胞杀伤试验中DC-CIK细胞组中IFN-γ、IL-12的分泌量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而IL-2的分泌量以DC-LAK细胞组为最高,DC-LAK和LAK细胞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显著提高CIK细胞对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杀伤作用可能与IFN-γ、IL-12的分泌量有关。
李可吕章春陈海祥张立煌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杀伤作用
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CIK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癌细胞株A549和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常规诱导出DC、CIK、LAK细胞。用肺癌A549细胞提取的肿瘤抗原冲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抗原冲击和未经抗原冲击后其表型变化。LDH释放法测定杀伤活性。[结果]DC经肿瘤抗原冲击后在镜下呈典型成熟形态,其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明显较未经肿瘤抗原冲击的DC高。DC+CIK细胞对A549和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CIK细胞、LAK细胞和DC+LAK细胞(P<0.05),随着效靶比的升高,其杀伤效应随之增强(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可诱导特异性CIK细胞,DC+CIK细胞对A549和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DC+LAK、CIK、LAK细胞。
李可吕章春陈海祥朱佩祯郎香花陈银巧章敏
关键词:CIKA549杀伤作用
经诱导健康人与肿瘤患者CIK和DC-CIK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健康人与肿瘤患者来源的CIK和DC-CIK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将健康人和肺癌患者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诱导成CIK和DC;分别用A549细胞和肺腺癌原代细胞的肿瘤抗原冲击DC,体外行DC-CIK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来源的DC表面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和CIK和DC-CIK中CD3+CD56+细胞比率差异;利用LDH释放法测定同来源CIK和DC-CIK在不同效靶比下对A549细胞和肺腺癌原代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两种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均可诱导生成CIK和成熟的DC;健康人来源的DC表面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及CIK和DC-CIK中CD3+CD56+细胞比率均较肿瘤患者来源的高;CIK和DC-CIK杀伤作用对A549细胞和肺腺癌原代细胞均具有杀伤活性,且随效靶比的升高而增强;DC-CIK杀伤活性较同来源的CIK强;同条件下,健康人来源的CIK或DC-CIK的杀伤活性较肿瘤患者来源强。[结论]健康人来源的CIK和DC-CIK对肺癌细胞杀伤活性优于肿瘤患者自身来源的CIK和DC-CIK。
吕章春陈海祥李可朱佩祯
关键词:健康人肿瘤患者CIKDC-CIK杀伤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