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07C10078)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康玉凡张力群张丽吴小刚谷瑞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豆芽立枯病诊断与防治试验被引量:1
- 2011年
- 模拟工厂化生产豆芽工艺培育黄豆芽,对培育过程中出现的烂芽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并测定了立枯丝核菌不同菌量对绿豆芽的致病性,结果显示:不同接种量引起绿豆芽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生物产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接种量为2块菌饼配制5mL和2块菌饼配制10mL的菌丝悬浮液造成严重的烂芽,第5天发病率分别达46%和25%。不同处理防治豆芽立枯病的试验表明:40℃热力消毒、1%石灰水和1/5000高锰酸钾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91.30%、54.35%和50.00%。
- 张丽张力群段会梅康玉凡吕玉兰
- 关键词:绿豆芽立枯丝核菌
- ETH、KT和6-BA对绿豆幼苗形态建成和生化成分的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研究了ETH、KT、6-BA及ETH—KT、ETH—6-BA复配处理对绿豆幼苗形态、生化成分、内源激素及下胚轴细胞组织结构的调节效应,为绿豆芽菜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设置上述5个激素处理及对照,采用人工气候箱技术培育绿豆芽,并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均可使绿豆幼苗下胚轴缩短和增粗、主根长缩短、侧根数减少(P<0.05),其调节效应大小为ETH—6-BA>ETH—KT>ETH>6-BA>KT;ETH—6-BA可使下胚轴缩短35.78%,增粗26.51%,主根缩短65.43%,并完全抑制侧根的产生。不同处理对绿豆幼苗的生化成分的效应大小存在差异(P<0.05),ETH可使绿豆幼苗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25.1%、66.07%和163.9%;各处理调节效应的大小依次为ETH>ETH—KT>ETH—6-BA。各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绿豆幼苗的内源激素含量,6-BA及ETH—6-BA可使IAA含量分别降低88.9%和33.3%,使ZR含量分别降低35.3%和22.8%,ETH—6-BA处理可使ABA含量增加156.9%。对绿豆幼苗下胚轴的增粗作用,ETH增加了髓内细胞数目和单个皮层细胞面积,减少了皮层细胞数,表现为髓和形成层面积的增大;6-BA与ETH—6-BA增加了髓和皮层的单个细胞面积,同时增大了髓、形成层和皮层的面积。表明ETH、KT、6-BA及其复配对绿豆芽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解效应,而其各自的调节方式又有所不同。
- 康玉凡谷瑞娟王保民廖永霞肖伶俐罗珊
- 关键词:KT6-BA绿豆幼苗生化成分内源激素
- 豆芽烂芽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对规模化生产中的绿豆芽烂芽取样,进行致病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确定病原菌为瓜果腐霉,观测了不同接种量的瓜果腐霉孢子悬浮液对绿豆芽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接种量处理,其发病时间、发病率、豆芽生物产量均存在差异。接种浓度为103个/mL和104个/m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后,豆芽烂芽严重,接种浓度103个/mL处理第3天出现烂芽,发病率为10%,第4,5天发病率分别为58%,92%;接种浓度104个/mL处理第2天开始出现烂芽,发病率为2%,第3,4,5天发病率分别为58%,100%,100%,发病情况日趋严重;发病芽体呈水浸状、浅褐色腐烂,有刺激性异味;严重影响其生物产量,生物产量与健康幼苗相比分别降低33.1%,33.3%。
- 张丽吴小刚张力群康玉凡梁海荣
- 关键词:绿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