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62401)

作品数:20 被引量:169H指数:6
相关作者:李群生吕凡何品晶邵立明王宝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厌氧
  • 9篇厌氧消化
  • 3篇垃圾
  • 2篇乙烯
  • 2篇溶解性微生物...
  • 2篇水解
  • 2篇汽液平衡
  • 2篇微生物产物
  • 2篇物系
  • 2篇流体力学
  • 2篇甲醇
  • 2篇甲酯
  • 2篇高温厌氧
  • 2篇高温厌氧消化
  • 2篇餐厨垃圾
  • 2篇PH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导向浮阀

机构

  • 9篇北京化工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市环境卫...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 1篇化学工业出版...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青海盐湖镁业...

作者

  • 7篇李群生
  • 5篇何品晶
  • 5篇吕凡
  • 4篇邵立明
  • 4篇王宝华
  • 3篇郑明月
  • 3篇王凯军
  • 3篇吴铎
  • 3篇王伟
  • 2篇曹玲
  • 2篇胡颂
  • 2篇郝丽萍
  • 2篇刘晓
  • 2篇郑明霞
  • 2篇李仑
  • 2篇张德志
  • 1篇张羽昕
  • 1篇袁海荣
  • 1篇高兴保
  • 1篇庞云芝

传媒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卫生工程
  • 2篇石油化工
  • 2篇可再生能源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沼气
  • 1篇Chines...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向筛板-导向浮阀塔板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空气-水-氧气物系,在内径为Φ600 mm,塔板间距为350 mm的冷模精馏塔内,分别研究了带有14个浮阀的FGS-VT-14塔板和带有8个浮阀的FGS-VT-8塔板的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FGS-VT-14塔板的干板压降和湿板压降关联式分别为Δp d=ξu2hρg/2和Δp w=a1Fn h Lm w。实验结果表明,与FGS-VT-8相比,FGS-VT-14的干板压降降低3%、湿板压降降低16%(浮阀升起后)、漏液降低90%、雾沫夹带升高55%、塔板效率增大12%,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与导向筛板相比,FGS-VT-14塔板的操作性提高了10%~20%、塔板效率提高了7%、湿板压降降低了8%(浮阀升起后)。
李群生张满霞汤效飞李仑文放郭凡王宝华
关键词:流体力学
模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SMP的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为考察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特性,采用高温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葡萄糖模拟废水,运用尺寸排除色谱(SEC)分离厌氧消化出水溶解性有机物(DOM),结合溶解性有机碳(DOC)、UV254吸光度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对不同分离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SMP在出水DOM(356mg/L,以DOC计)中占90.8%,其在高分子量(MW)(10k^100kDa)、中等MW(1k^10kDa)和低MW(<1kDa)内的含量分别为46.8%、45.4%和7.8%.高MW内的SMP比中等、低MW内的SMP有更高的芳香度.废水高温厌氧消化出水中SMP的荧光物质以高的酪氨酸类物质含量,低的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含量为主要特征.低MW区域的SMP主要包括酪氨酸类物质,而富里酸和腐殖酸类物质主要集中于中等MW区域,色氨酸类和微生物副产物类物质在各MW区域内均有分布.高、中等MW区域(不含630Da
何品晶赵有亮郝丽萍吕凡邵立明
关键词:溶解性微生物产物高温厌氧消化三维荧光光谱
聚乙烯醇聚合一塔的计算机优化及动态模拟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聚乙烯醇生产中聚合工段聚合一塔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稳态灵敏度分析,优化了聚合一塔的最优操作点,即进料位置40块塔板,回流比0.7,馏出量6650kg/h。动态研究表明,进料量、进料组成和回流量扰动均对一塔操作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塔顶流量及组成动态响应速度缓慢,波动超过7 h,塔釜产品醋酸乙烯质量分数波动在扰动2~3 h时存在峰值;对于以塔底产品为主的聚合一塔,不能通过增加塔顶回流量来提高分离效果;串级控制通过改变吹入甲醇量可以快速有效控制塔釜产品醋酸乙烯含量。
李群生赵彦乐张德志王宝华
关键词:聚乙烯醇精馏串级控制
厌氧消化过程中颗粒有机物水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总结了颗粒有机物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水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颗粒有机物的水解动力学模型可以分为3类:基于颗粒有机物浓度的水解模型;基于颗粒表面积的水解模型以及基于颗粒有机物成分的水解模型。其中Yasui H模型首次提出颗粒有机物的各组分分别水解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能较精确地反映产甲烷速率的变化,但其各组分的化学意义不明确,还需开展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刘晓王伟胡颂
关键词:颗粒有机物厌氧消化水解动力学模型
甲醇-碳酸二甲酯-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物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测定及UNIFAC关联被引量:2
2012年
在101.32 kPa下,用改进的Othmer汽液平衡釜测定了甲醇-碳酸二甲酯(DMC)-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omim]BF4)物系的等压汽液平衡数据;采用UNIFAC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新基团—OCOO—与—CH2—,CH3OH,—[mim]BF4基团间的UNIFAC作用参数。与传统基团划分的UNIFAC模型关联结果相比,采用新基团划分法推算得到的汽液平衡数据与实验值偏差更小。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离子液体[omim]BF4使汽液平衡线偏离甲醇-DMC二组分物系的汽液平衡线,[omim]BF4含量越大,偏离程度越大;[omim]BF4具有明显的盐析效应,能消除甲醇-DMC物系的共沸点;[omim]BF4可作为甲醇-DMC物系萃取精馏的溶剂;UNIFAC方程可用于预测甲醇-DMC-[omim]BF4物系的汽液平衡。
付永泉朱炜王海川曹玲李群生
关键词:甲醇碳酸二甲酯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汽液平衡
气体分离循环对高温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研究了气体循环(包括气体直接循环和脱除气体中的氢气后循环)对以葡萄糖和乙酸钠配制的模拟废水在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代谢速率、出水性质及微生物相的影响,并采用尺寸排除色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的分子量分布和荧光物质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气体循环使得出水中残余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由238.2mg/L(未脱氢)和129.6mg/L(脱氢)分别减少至8.5mg/L和8.2mg/L,并最终降低了SMP产量,45d时分别降至气体循环前的36.8%和59.2%.脱氢气体循环促进了乙酸化和乙酸氧化,导致了微生态环境和甲烷化基质浓度的差异,促进了高分子量SMP向低分子量SMP的转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形态亦发生了较大变化.可见气体循环改善了基质与微生物的混合状况,改善了出水水质,而脱氢气体循环加速了乙酸的代谢,有望更快速地解除易降解有机物高温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酸抑制,提高厌氧消化效率。
何品晶李磊郝丽萍吕凡邵立明
关键词:高温厌氧消化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氨氮和林可霉素对有机物厌氧消化的抑制效应被引量:17
2011年
以含高蛋白质和抗生素的林可霉素生产残渣产沼利用为背景,通过中温厌氧消化批式实验,研究不同的氨氮浓度(300~4500 mg·L-1)和林可霉素浓度(0~100 mg·L-1)对含氮含抗生素类生物质废物的厌氧消化产甲烷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氨氮和林可霉素浓度均与累积产甲烷量显著负相关。经过240 h的培养,氨氮和林可霉素对厌氧消化产甲烷量的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1445 mg·L-1和35 mg·L-1;游离氨的EC50在27~28 mg·L-1之间。在25 mg·L-1林可霉素存在下,氨氮对厌氧消化的抑制趋势和抑制程度并未明显改变,说明氨氮的抑制作用独立于林可霉素。
何品晶管冬兴吴铎吕凡邵立明
关键词:氨氮林可霉素中温厌氧消化
温度、pH和负荷对果蔬垃圾厌氧酸化途径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研究考察了果蔬垃圾在F/M=2∶1,不同温度(35℃,50℃)条件下,控制pH(4.0,5.0,6.0)时,发酵产物组分的变化规律;考察了35℃,果蔬垃圾在控制pH的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中不同有机负荷下的酸化类型。结果表明:50℃下酸化产物浓度较35℃低,且在相同的pH下,高温和中温酸化呈现不同的酸化类型,pH=6.0时,高温酸化类型为乙醇型,中温酸化类型为丁酸型。中温条件下,提高pH有助于缩短酸化时间,但对酸化产物总量影响不大,且发酵类型随pH变化明显,pH=4.0为乙醇型发酵,pH=5.0为丙酸型发酵,pH=6.0为丁酸型发酵。最优静态酸化条件为F/M=2∶1,35℃和pH=4.0,酸化率能达到65.1%,其中乙醇浓度为10 508 mg/L(相当于每克挥发性固体中含有438 mg乙醇)。反应器连续运行结果显示,温度为35℃,pH=4.0时,随着负荷的提高,酸化产物中乙醇含量增加,有机负荷OLR>7 g/(L.d),停留时间HRT<5 d,逐渐呈现乙醇型发酵。
郑明月郑明霞王凯军李超
关键词:厌氧酸化乙醇VFA温度PH
餐厨垃圾特性及其厌氧消化性能研究被引量:62
2010年
以校园餐厨垃圾为原料,分析测定了早餐、午餐和晚餐餐厨垃圾的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以及无机盐离子浓度,并通过批式厌氧发酵试验对3种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早餐餐厨垃圾特性与午餐/晚餐餐厨垃圾差异较大,Na+,Ca2+和Cl-含量高于后两者。餐厨垃圾不同特性对其厌氧消化产气及有机物去除率都有一定影响,早餐、午餐和晚餐餐厨垃圾的累积甲烷产量分别为212.2,331.6和362.4 ml/g,早餐餐厨垃圾产气量比午餐和晚餐餐厨垃圾分别低36%和41.4%,其中Cl-含量高可能是造成其产气量低的主要原因。
李荣平葛亚军王奎升李秀金庞云芝
关键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生物气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林可霉素菌渣厌氧消化的影响被引量:27
2010年
通过林可霉素菌渣的中温厌氧消化摇瓶实验,比较不同的含固率(3%、5%、8%、10%)和接种比(0.5、1、2、3)对菌渣产甲烷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菌渣厌氧消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产生;经过10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时的工况中,菌渣的挥发性固体(VS)累计净产甲烷量最高,为106mL/g;而含固率>5%、接种比<2的工况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林可霉素菌渣的厌氧消化应采用含固率<5%、接种比>2的液态发酵工艺,此条件既能保证厌氧消化不受消化产物(胺和挥发性有机酸)积累的抑制,也可以缓冲菌渣中残留林可霉素对消化微生物可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徐颂吴铎吕凡邵立明何品晶
关键词:厌氧消化含固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