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B23C04)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影胡启武卢伍山钟中罡吴琴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教育部江西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成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集成研究与示...
  • 2篇防控技术
  • 2篇虫病
  • 1篇疫情
  • 1篇湿地
  • 1篇碳库
  • 1篇碳循环
  • 1篇退田还湖
  • 1篇人地关系
  • 1篇围湖造田
  • 1篇项目实施
  • 1篇基线
  • 1篇基线调查
  • 1篇甲烷
  • 1篇防治效果评价
  • 1篇CH4

机构

  • 4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作者

  • 4篇刘影
  • 3篇胡启武
  • 2篇尧波
  • 2篇吴琴
  • 2篇钟中罡
  • 2篇卢伍山
  • 1篇丁建南
  • 1篇胡爱珍
  • 1篇李晓峰

传媒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湿地碳循环研究综述被引量:23
2009年
湿地由于其巨大的碳库储存能力而成为碳循环研究的热点之一。从湿地CO2/CH4释放时空格局,CO2/CH4释放影响因子,碳"源""汇"评估及人类活动影响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湿地碳循环方面的研究工作。认为当前对湿地碳排放过程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比较清楚,但碳排放过程各种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进行不同湿地类型碳循环研究的同时,应加强包括微生物、植物根系等地下碳动态研究,加强碳、氮耦合研究。在评估人类活动对湿地碳循环的影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及土壤碳排的变化。另外,无论从认识不同湿地类型碳过程特征及机理的角度,还是从减少全球或区域碳收支估测不确定性的角度来看,加强数据缺乏地区的湿地类型的碳平衡及相关碳过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胡启武吴琴刘影李晓峰尧波钟中罡卢伍山
关键词:湿地碳循环碳库
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Ⅱ疫情纵向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对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在示范区实施封洲轮牧、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综合措施,并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及相关问卷调查,评价其防治效果。结果通过连续3年的血吸虫病防控技术实施,示范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3.57%降至0.83%,耕牛血吸虫感染率由17.14%降至0,洲滩未发现阳性钉螺。结论封洲轮牧、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技术是控制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邬子清胡飞刘影丁建南刘跃民袁敏胡启武黄美娇
关键词:血吸虫病
鄱阳湖区人地关系转变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综述鄱阳湖区人地关系史3个重要时期"围湖造田"、"退田还湖"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三者的转变过程,探讨了湖区人地关系的转变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湿地的诸多功能(如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碳汇等),促生了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退田还湖"则使湖泊、湿地功能得以逐步恢复,缓和了湖区人地关系,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湖区人地关系推向和谐阶段。鄱阳湖区人类活动由"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的转变是在当地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省与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的,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体现,是当地人民主动建设生态文明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案例。
胡启武尧波刘影吴琴钟中罡卢伍山
关键词:围湖造田退田还湖人地关系
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Ⅰ项目实施前基线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为评价和分析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效果提供基线调查资料。方法选择2个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一个为试点村,实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综合措施;另一个作为对照村,实施常规防治措施。在2个村同时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以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试点村和对照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57%和4.29%(χ2=1.10,P=0.294),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7.14%和14.62%(χ2=0.14,P=0.711)。试点村最高活螺密度为1.5446只/0.1m2,最高阳性螺密度0.0213只/0.1m2;对照村最高活螺密度为0.7036只/0.1m2,最高阳性螺密度0.0284只/0.1m2。居民防病意识2个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点村居民接受综合治理的程度高于对照村。结论 2个行政村从自然环境、流行程度以及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均相近,符合实施对比研究的要求。
胡飞刘影刘跃民胡爱珍曹换利袁敏
关键词:血吸虫病基线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