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1A12-5)
-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6
- 相关作者:伊海生唐云凤武向峰杜秋定李盛俊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碳酸盐矿物和碳酸盐岩天然热释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碳酸盐岩的天然热释光强度变化特征所表征的地质信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碳酸盐单矿物及其人工混合物和采自云南省三叠系个旧组的碳酸盐岩进行热释光实验研究,测定出①碳酸盐单矿物和碳酸盐岩的最优实验条件;②碳酸盐单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热释光曲线形态;③碳酸盐单矿物人工混合物的峰形和峰值大小与其物质含量有关;④同一剖面的碳酸盐岩的天然热释光曲线各峰的强度变化趋于一致。
- 达雪娟高柏原伊海生
- 关键词:热释光方解石白云石
- 滇东南锰矿物源区分析及锰质来源被引量:9
- 2009年
- 应用薄片物源分析技术和石英阴极发光技术,对采自越北古陆北缘斗南和汤得地区含锰岩系法郎组砂砾岩样品进行分析,追踪陆源碎屑源区,判别锰质来源的岩性和层位:越北古陆北缘法郎组地层中的锰质主要来源于越北古陆泥盆系含锰硅质层。阴极发光特征反映最初物源区的母岩特征。
- 马雪伊海生李盛俊
- 关键词:南盘江盆地滇东南
- 滇东南地区中三叠统沉积型锰矿的热释光特征被引量:1
- 2010年
- 矿物和岩石的热释光是矿物晶体特征中研究程度较低的领域。将采自滇东南地区中三叠统的锰矿样品分类后进行热释光实验研究。实验发现:上矿段褐红色锰碳酸盐集合体的热释光谱线多两峰型,前特征峰位于250~350℃之间,后特征峰位于350~430℃之间,且前峰的峰值明显低于后峰,热释光强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最高温度——450℃处,前峰均存在,后峰偶有缺失;下矿段黑色锰氧化物集合体的热释光特征是在280~340℃处为第一峰,而在390±10℃范围内为一拐点,420±10℃处为另一拐点,使热释光谱线呈现阶梯状,但部分样品第一峰缺失。将上、下矿段同类矿样的热释光谱线对比发现:上、下矿段内部的同类型矿石的热释光特征具相似性,上、下矿段之间的同类型矿石的热释光特征几乎无可比性,说明矿石形成时所处环境对热释光谱线的影响大于矿物成分对矿石热释光谱线的影响。
- 达雪娟伊海生陈兰
- 关键词:热释光锰矿石中三叠统法郎组
- 滇东南中三叠统法郎组锰矿床成因的新认识被引量:13
- 2010年
- 产于滇东南中三叠世拉丁期法郎组地层中的锰矿床,锰矿石出现氧化锰矿与碳酸盐锰矿混合存在现象,没有明显的变质现象,为沉积成因。矿石中一般都含有生物碎屑。我们对采自这一地区的斗南、岩子脚、老乌,土基冲等典型矿床的锰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薄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同时应用X射线衍射对矿石矿物成份作了相应分析。观察到这些矿石中的鲕、豆状结构是由蓝绿藻类微生物凝聚作用形成的显微叠层构造,具有核形石特有的核心和包壳,其明—暗纹层相间的显微结构特征可以与现代深海大洋铁锰结核相类比。本文通过对核形石显微结构特征的观察和对锰矿物生成时介质环境的讨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锰矿形成可能位于古氧化还原界面附近,该区锰的富集可能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 杜秋定伊海生惠博武向峰陈三运陈广义
- 关键词:微生物成因
- 米仓山—大巴山前缘古生界重点剖面烃源岩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从岩性特征、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等方面对米仓山—大巴山前缘古生界16条剖面中的烃源岩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内下寒武统及下二叠统为主力烃源岩地层,下志留统及上奥陶统在局部地区存在有利的烃源岩发育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烃源岩主要为生烃能力较强的Ⅰ型、Ⅱ1型,均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过成熟烃源岩为主,但仍具有生气能力。
- 贾锦生宋华颖伊海生陈文斌
- 关键词: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
- 滇东南中三叠世拉丁期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聚锰特征被引量:13
- 2010年
- 为了研究海平面变化对含锰岩系的影响,找到沉积型锰矿层的分布规律。本文综合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生物化石标志等分析了滇东南地区中三叠世拉丁期含锰岩系的沉积体系与其空间配置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研究区中三叠世拉丁期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锰矿层位的空间叠置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指出海平面快速上升过程中的低速率沉积期最有利于锰矿沉积成矿,并提出研究区锰矿成矿模式:由于海平面区域性下降,由构造活动或风化淋滤带来的锰矿物质,在凹陷或者低洼部位聚集,伴随新一轮海平面快速上升,促使凹陷或者低洼部位更加封闭缺氧,达到锰矿进一步富集,最终在蓝绿藻类生物化学作用下成矿。
- 夏国清伊海生李盛俊武向峰
- 关键词:含锰岩系层序地层滇东南
- 浙江龙游庙下陈村多金属矿区地质、物化探特征及其找矿远景被引量:4
- 2013年
- 在系统收集、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龙游庙下陈村矿区重点成矿地段开展1∶2 000地质修测,通过地质、物化探和钻探等综合方法,了解第四系覆盖区下方庙下断裂的产出状况、含矿构造蚀变带分布以及酸性岩脉群下方可能存在的隐伏斑岩系统,共圈定出成矿潜力较大的物化探综合异常带2处。根据地表土壤Pb、Zn高异常,已知矿化蚀变带分布及矿化分带性,特别是ZK001钻孔勘探显示的5层铅锌矿化体,认为矿区是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有利地段。
- 贾锦生宋华颖马天寿黄小东戴春政于浩
- 关键词:地质调查物化探特征找矿远景
- 南盘江盆地二叠系高频沉积旋回的测井响应及海平面变化趋势被引量:8
- 2011年
- 利用Fischer图解旋回分析技术识别碳酸盐岩沉积层序、反演长周期海平面变化趋势仍然以露头剖面为对象,人工识别其中的高频沉积旋回.在地下深部,由于旋回识别技术手段的欠缺还未见应用.本文以自然伽玛测井曲线为研究对象,将旋回分析技术首次引入深部地层,利用一阶差分法,在南盘江盆地二叠系测井曲线中共识别出431个高频沉积旋回,旋回厚度变化于0.25 m~4.25 m之间,旋回平均厚度为1.5 m;根据费希尔图解,认为早二叠世南盘江盆地至少经历了6次三级海平面升降变化,最大海泛期出现在栖霞组顶部茅口组底部沉积期.
- 龚大兴伊海生吴驰华唐云凤
- 关键词:自然伽玛测井海平面变化二叠纪南盘江盆地
- 滇东南中三叠统法郎组锰矿床微生物成因的新证据被引量:13
- 2009年
- 在滇东南中三叠统拉丁阶法郎组锰矿床的矿石中一般都可以观察到鲕、豆状结构,同心环带构造。对采自这一地区的斗南、岩子脚、老乌等典型矿床的锰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薄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同时应用阴极发光技术对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分析。根据对鲕、豆状结构矿石显微结构特征的研究发现,这些矿石中的鲕、豆状结构是蓝绿藻类微生物凝聚形成的显微叠层构造,具有核形石特有的核心和包壳,其明暗纹层相间的显微结构特征可以与现代深海大洋铁锰结核类比,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锰的富集可能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 杜秋定伊海生
- 关键词:阴极发光微生物成因
- 滇东南地区斗南沉积型锰矿床矿物相变化及沉积模式被引量:24
- 2011年
- 斗南锰矿是滇东南地区大型的沉积型锰矿床,对其沉积成因的研究可反映滇东南地区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模式。笔者对采自斗南锰矿床的条带状锰矿石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锰矿石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对锰矿石中锰矿类型与氧化还原界面关系的探讨,提出了由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氧化还原界面波动所控制的沉积型锰矿的成矿模式。
- 唐云凤伊海生
- 关键词:斗南锰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