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7DKA30470-003)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唐永凯俞菊华李红霞李建林于凡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南京农业大学SRT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罗非鱼
  • 1篇杂合子
  • 1篇内转录间隔区
  • 1篇尼罗
  • 1篇尼罗罗非鱼
  • 1篇种质
  • 1篇种质鉴定
  • 1篇转录间隔区
  • 1篇鲇形目
  • 1篇微卫星
  • 1篇微卫星标记
  • 1篇微卫星标记分...
  • 1篇系统发育
  • 1篇吉富罗非鱼
  • 1篇奥利亚罗非鱼
  • 1篇ITS
  • 1篇ITS序列

机构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李建林
  • 3篇李红霞
  • 3篇俞菊华
  • 3篇唐永凯
  • 1篇卢中华
  • 1篇徐跑
  • 1篇陈雪峰
  • 1篇阮瑞霞
  • 1篇于凡
  • 1篇杨光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差异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评价不同吉富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鉴别不同群体的分子标记,为吉富罗非鱼种质资源保护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8尾来自两个不同群体的吉富罗非鱼进行尾静脉采血,抽提其基因组DNA,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判定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然后采用Gen Al Ex 6.2、Cervus 3.0和Population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群体遗传多样性相关参数,对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从50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23对扩增产物稳定、条带清晰、特异性好的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大小在110~388 bp。利用23个微卫星位点,从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中共检测到89个等位基因和163种基因型,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3.8个、基因型7.1种。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6383和0.5957,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759和0.5559;23个位点在两个群体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131和0.4942,平均固定系数(FIS)分别为-0.1184和-0.0718;两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A)为0.1287,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135。UNH911、GM141、GM287、GM134等4个位点在两个群体中扩增的条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均存在杂合子过剩现象,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中等,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且选育空间大。UNH911、GM141、GM287、GM134等4个微卫星位点可作为鉴别两个吉富罗非鱼群体的分子标记,也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李建林李红霞唐永凯俞菊华于凡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微卫星标记
利用18S和ITS序列揭示8种鲇形目鱼类的系统发育被引量:11
2010年
为了探讨鲇形目(Siluriformes)鱼类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克隆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斑鳠(Mystus guttatus)、革胡子鲇(Clarias gariepinus)、鲇鱼(Silurus asotus)和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6种鱼类的18S和两个内转录间隔区(包括全长ITS1-5.8S-ITS2)基因,结合GenBank中双须缺鳍鲇(Kryptopterus bicirrhis)和脂鳍胡鲇(Dinotopterus cunningtoni)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8种鱼18S的长度为1814~1842bp,同源性达97%以上,5.8S均为157bp,同源性也高达99.36%~100%;(2)8种鱼ITS1长度为335~620bp,其中,黄颡鱼的最长,为618~620bp,斑点叉尾的最短,为335~336bp;ITS2长度为265~459bp,其中,脂鳍胡鲇最长,为459bp,斑点叉尾的最短,约为270bp。ITS1序列的同源性为29.45%~88.21%,其中,革胡子鲇和脂鳍胡鲇同源性最高,鲇鱼和革胡子鲇同源性最低。ITS2序列的同源性为41.59%~94.07%,其中,革胡子鲇和脂鳍胡鲇同源性最高,鲇鱼和革胡子鲇同源性最低;(3)分别以鲤鱼(Cyprinus carpio)18S和ITS为外群,采用NJ法构建18S、ITS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鲇科与胡鲇科的关系最近,鲿科与这两科关系较远,科与另外3科关系最远。鲿科中属和黄颡鱼属的关系较鳠属更近;胡鲇科的胡鲇属和脂鳍胡鲇属是关系很近的两个属;鲇科的鲇属和缺鳍鲇属是关系较远的两属。
杨光俞菊华徐跑唐永凯李建林李红霞卢中华阮瑞霞
关键词:鲇形目ITS系统发育
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是经常被用作种和种群水平系统研究的分子序列。本文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内转录间隔区,包括部分18S序列,ITS1、5.8S、ITS2全序列及部分28S序列。4尾奥利亚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存在长度不同的a、b两种类型ITS1。a型长为536 bp,GC含量为69.96%;b型长为520 bp,GC含量为69.04%~69.42%。4尾尼罗罗非鱼的10个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其只存在a型ITS1,长为536~540 bp,GC含量为69.42%~70.19%。与b型ITS1相比,a型ITS1在16~31 nt有16 bp片段(GGCCCGCCTGCGGCGC)的插入。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共20条ITS序列中,5.8S长度均为157 bp,GC含量为56.69%~57.96%;ITS2为408 bp,GC含量为72.79%~74.26%。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ITS区序列相似性高达98.2%,表明这两种罗非鱼亲缘关系很近。此外,本文对14尾奥利亚罗非鱼、15尾尼罗罗非鱼以及15尾奥尼罗非鱼[O.aureus(♂)×O.niloticus(♀)]ITS1的扩增结果显示,奥利亚罗非鱼均有a、b两种类型ITS1;15尾尼罗罗非鱼中1尾为a、b两类型ITS1,14尾为a型ITS1;15尾奥尼罗非鱼中则有6尾具有a、b两类型ITS1,9尾为单一的a型ITS1。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在ITS1这个位点一致性高,但尼罗罗非鱼中有1尾混杂了奥利亚罗非鱼的基因,同时也说明分子生物学手段应用于种质鉴定比形态学手段更为精确。
陈雪峰李红霞俞菊华唐永凯李建林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内转录间隔区种质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