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2Z444)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张菊李丁颜真张贺龙郭宴海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荧光偏振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基因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同步检测
  • 2篇全血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XPD基因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基因
  • 1篇药物基因组学
  • 1篇一线治疗
  • 1篇医学研究生
  • 1篇衣原体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张菊
  • 5篇李丁
  • 5篇颜真
  • 4篇郭宴海
  • 4篇张贺龙
  • 3篇刘文超
  • 3篇李小惠
  • 3篇李宏伟
  • 2篇梁平
  • 2篇王香玲
  • 1篇高艳娥
  • 1篇吴中亮
  • 1篇李晓惠
  • 1篇薛妍
  • 1篇黄启超
  • 1篇王童非
  • 1篇姜怡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非对称PCR-FP技术同步检测HSV-1/-2、CMV和EBV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非对称PCR-荧光偏振(FP)技术建立一种同步检测全血中4种主要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2型,巨细胞病毒、EB病毒)的新方法。方法以人疱疹病毒属通用引物行非对称PCR,扩增从179例样本中抽提的DNA。PCR扩增产物与特异性单纯疱疹病毒1/2型(HSV-1/-2)、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EBV)寡核苷酸探针混合物温育杂交,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检测杂交液荧光偏振值,据荧光偏振值判断病毒感染类型,并以DNA序列测定结果为参照。结果与DNA序列测定的阳性检测符合率为100%,但DNA序列测定检测均未检出多重混合感染。非对称PCR-FP方法对HSV-1/-2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0×10^3拷贝/ml.对EBV和CMV检测的灵敏度达到2.0×10^3拷贝/ml。结论本法对于4种主要疱疹病毒感染的筛查及预防、预后判断具重要价值。
张菊吴中亮李丁王香玲梁平郭宴海李宏伟颜真
关键词:人疱疹病毒荧光偏振同步检测
TDI-FP法检测肿瘤患者ERCC1 Asn118Asn基因多态性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敏感、全面的ERCC1 Asn118Asn基因多态性检测新方法,用于预测肿瘤患者对铂类的耐药性。方法以ERCC1基因第4个外显子Asn118Asn的一对引物行PCR扩增227例临床样本DNA,将荧光偏振检测技术与模板指导的末端延伸反应(TD I-FP)结合,应用探针杂交延伸反应对临床样本扩增产物进行ERCC1 Asn118Asn基因多态性检测,并以DNA序列测定验证检测结果。结果227例临床样本DNA中,119例(52.4%)ERCC1 Asn118Asn基因为C/C纯合子(AAC)基因型,88例(38.8%)为C/T杂合子基因型,20例(8.8%)为T/T纯合子(AAT)基因型。但DNA序列测定法检出杂合子基因型仅33例。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特异性较好、操作简便、无需标记探针的临床标本ERCC1 Asn118Asn基因多态性检测新方法,有望用于肿瘤患者铂类耐药性的检测。
张菊李丁李小惠张贺龙郭宴海颜真刘文超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多重、非对称PCR-FP技术同步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多重PCR-荧光偏振(FP)技术建立一种可靠、简单经济、快速的同步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新方法,并推向临床应用.方法:以与沙眼衣原体dnaB样蛋白、解脲支原体UreC各血清型保守区序列互补的2对特异而无交叉反应的引物在同一反应体系中行多重、非对称聚合酶链反应扩增246例临床样本,应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特异探针混合物与上述非对称扩增PCR产物孵育杂交,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检测,并与常规检测方法测定结果比较.结果:应用多重、非对称PCR-FP技术同步检测泌尿生殖系感染临床标本246例,其中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56例,占22.7%;解脲支原体感染阳性62例,占25.2%;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阳性28例,占11.2%.与常规方法检测结果比较,两者对感染阳性的检测符合率为100%.结论:初步建立了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需一次扩增即可方便简单地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同步检测新方法,对于相关感染的筛查及预防、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张菊李丁姜怡高艳娥王香玲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荧光偏振与非对称基因扩增技术联用分析全血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2009年
荧光偏振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诊断技术,不需要分离结合和未结合的探针,不依赖荧光强度,具有反应速度快、效率高、准确及成本低等优点,尤其在检测小分子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ar polymorphism)作为公认的第三代遗传标记与肿瘤易感性与治疗反应性关系明确,几乎所有肿瘤都可以通过对第三代遗传标记的检测,在基因水平预警和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刘文超张菊李小惠薛妍张贺龙颜真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偏振联用分析全血基因诊断技术
荧光偏振技术分析全血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将荧光偏振与非对称基因扩增技术联用,建立了可用于检测全血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新方法。用不等量(1∶5)的XPD基因上、下游引物对含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目的片段进行非对称扩增,再用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序列特异的荧光标记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由于扩增得到的单链片段能够与各自不同的荧光标记探针特异结合,使荧光标记分子的分子量增加,偏振值(FP)增高。通过检测增高的FP值,可确定目的片段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本方法对98例全血的XPD基因第751位密码子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与传统的荧光偏振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取得满意结果。
李丁张菊颜真张贺龙郭宴海刘文超李小惠李宏伟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XPD基因
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EGFR突变预测EGFR TKIs一线治疗的疗效的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EGFR突变情况,预测EGFR TKIs作为治疗晚期NSCLC的一线疗法的疗效。方法:应用荧光偏振(TDI-FP)法检测5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情况,口服EGFR TKI进行治疗,分析外周血基因突变结果与EGFR TKI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TDI-FP法检测出的外周血EGFR突变率为60.8%(31/51)。经EGFR TKIs一线治疗后,EGFR突变型和EGFR野生型有效率(RR)分别为41.9%和5.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7.4%和15.0%;中位PFS则分别为13.0和7.0个月。与检测组织中EGFR突变比较,TDI-FP法检测外周血EGFR突变的正确率(π)为84.2%。统计学分析显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应用EGFR TKIs一线治疗能获得更佳疗效。结论:应用荧光偏振法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EGFR基因突变,对于预测EGFR TKI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有重要的价值。
王童非李晓惠张菊张贺龙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医学研究生药物基因组学教学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该文主要分析了药物基因组学在研究生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特点,从教学内容、手段和教学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医学研究生的药物基因组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张菊李丁李宏伟梁平黄启超郭宴海颜真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