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91)

作品数:14 被引量:136H指数:7
相关作者:张颖李慧王新新王元芬徐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污染
  • 6篇底泥
  • 4篇降解
  • 4篇变性梯度凝胶...
  • 3篇油污染
  • 3篇生物降解
  • 3篇石油污染
  • 3篇土壤
  • 3篇微生物
  • 3篇磷脂脂肪酸
  • 3篇零价铁
  • 3篇降解菌
  • 2篇三氯乙烯
  • 2篇石油烃
  • 2篇石油污染土壤
  • 2篇土壤酶
  • 2篇总石油烃
  • 2篇微生物群落
  • 2篇微生物群落结...
  • 2篇污染底泥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东北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张颖
  • 9篇李慧
  • 8篇王新新
  • 7篇王元芬
  • 5篇徐慧
  • 3篇姜世英
  • 2篇任瑞霞
  • 2篇韩斯琴
  • 2篇陈冠雄
  • 1篇何晶晶
  • 1篇苏振成
  • 1篇向光明
  • 1篇张成刚
  • 1篇周丽沙
  • 1篇董慧明
  • 1篇莫旭华
  • 1篇林俊杰
  • 1篇张德民
  • 1篇王荣
  • 1篇王亚菲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2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Journa...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芘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芘为惟一碳源,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芘降解菌B05。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B05鉴定为Aminobacter ciceronei。在芘初始浓度为1mg/L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10d,菌株B05对芘的降解率为51%;在芘初始浓度为1mg/kg的土壤培养基条件下,培养30d,菌株B05对芘的降解率可达51%;在芘初始浓度为50mg/L的乙醇液体培养基条件下,培养5d,菌株B05对芘的降解率可达25.9%。对菌株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经SlideWrite统计软件拟合,菌株B05在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上的最适生长pH值为7.3,最适生长温度为32.5℃,最适装液量为25.4mL(150mL三角瓶)。
王元芬张颖任瑞霞王新新姜世英莫旭华
关键词:生物降解
石油污染土壤水改旱田后污染物组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被引量:17
2007年
对沈抚灌区水改旱田不同年限土壤的石油污染物浓度及组分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分析了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石油污染土壤水改旱田后,年限越长,总多环芳烃在总石油烃中所占的比重越大,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在总多环芳烃中所占比重也越大;2)总磷脂脂肪酸量与总石油烃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多环芳烃相关性不显著;3)两种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与其相对地理位置有关,当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任瑞霞张颖李慧王荣徐慧陈冠雄
关键词:污水灌溉磷脂脂肪酸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总石油烃
宏基因组技术在开发未培养环境微生物基因资源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8年
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是一个巨大的基因资源库,但是仅有0.1%-1%的微生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可培养的,因此致使未培养微生物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宏基因组技术直接提取环境样品总DNA,避开了微生物分离培养的问题,极大扩展了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增加了获得新生物活性物质的机会。简要介绍了宏基因组的概念及宏基因组克隆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重点阐述了目的基因富集、核酸提取、载体和宿主系统选择、宏基因组文库筛选等“瓶颈”技术的研究进展。目的基因富集技术主要包括稳定同位素探针(SIP)、抑制消减杂交(SSH)和差异显示(DD)等。基因文库筛选分为序列依赖性筛选和非序列依赖性筛选,其中序列依赖性筛选包括特定基因PCR、反转录PCR(RT-PCR)、DNA微阵、亲和捕获等技术;非序列依赖性筛选主要指基于基因表达活性筛选和基因“陷阱”技术等。此外,介绍了一些近年来通过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筛选目的基因的应用实例。
李慧何晶晶张颖徐慧陈冠雄
关键词:宏基因组未培养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构建
Dynamic changes in microbial activ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during biodegradation of petroleum compounds:A laboratory experiment被引量:12
2007年
与在实验室的 110-d 孵化实验,微生物引起的数量的回答,土壤酶的活动,和到柴油修正案的不同数量的细菌的社区结构被学习揭示某些生物、生物化学的特征是否能在草地褐土壤用作石油烃污染的可靠指示物,并且使用这些指示物在 Shenfu 灌溉区域在土壤功能上评估50年的精制石油的废水灌溉的实际生态的影响。结果证明≤ 1 的修正案 000 mg/kg 柴油刺激了氧气的异养细菌的生长,并且增加了土壤脱氢酶, hydrogenperoxidase,多酚氧化酶和导致底层的呼吸的活动。土壤细菌的差异在孵化的开始的 15 d 期间稍微减少了并且在白天 30 上恢复了到控制水平。当土壤与≥ 5 被修改时,形成土壤放线菌和细丝状的真菌的单位的殖民地的重要减少能作为石油污染的敏感生物指示物被拿 000 mg/kg 柴油。在脲酶活动的锋利的减少被推荐为重柴油污染的最敏感的生物化学的指示物。在到 Sphingomonadaceae 在 Proteobacteria 的α - 亚群以内记录的一个社区的社区结构的移动能作为柴油污染的敏感、精确的指示物被服务。基于在这篇论文描述的结果,在 Shenfu 灌溉区域的土壤功能被扰乱到某程度。
LI HuiZHANG YingKRAVCHENKO IrinaXU HuiZHANG Cheng-gang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生态结构
沈抚石油污水灌区稻田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16S rDNA-PCR-DGGE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以不依赖于培养的16S rDNA-PCR-DGGE技术,评价了石油污染对我国最大的石油污水灌区——沈抚灌区稻田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并对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沈抚灌区土壤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含量为277—5213mgkg^-1干土,TPH在灌区干渠和支渠中的积累和分布趋势大体上是上游地区较严重,下游地区较轻,并且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1,P〈0.05)。在目前的污染程度下,石油污水能够刺激土壤好氧异养细菌(Aerobic heterotrophic bacteria,AHB)的生长,其数量与TPH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28,P〈0.001),而细菌遗传多样性与TP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15,P=0.013)。DGGE图谱优势条带测序结果表明沈抚灌区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群为变形细菌(Proteobacteria)β-亚群和γ-亚群的菌种,这些优势菌群的形成可能与石油烃的生物降解有关。
李慧张颖苏振成徐慧KRAVCHENKO Irina张成刚
关键词:污水灌溉石油污染DGGE
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16S rDNA-PCR-DGGE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鞘氨醇单胞菌是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然而,采用属特异引物直接从PAHs污染土壤中检测鞘氨醇单胞菌进而研究鞘氨醇单胞菌在污染土壤中的多样性、种群结构及其与PAHs污染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自行设计鞘氨醇单胞菌属特异性引物,通过16S rDNA-PCR-DGGE技术对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自行设计的鞘氨醇单胞菌属引物732f-982r能够特异、灵敏的从环境样品中检出鞘氨醇单胞菌。当沈抚灌区原位污染土壤的PAHs浓度小于5 mg kg-1时,鞘氨醇单胞菌多样性随着PAH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初始PAHs浓度高的实验室模拟实验土壤,其鞘氨醇单胞菌多样性较低。鞘氨醇单胞菌种群结构受污染土壤总石油烃(TPH)含量的影响,TPH含量接近的土壤,鞘氨醇单胞菌的群落结构较为相似。
周丽沙李慧张颖王亚菲徐慧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鞘氨醇单胞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总石油烃
零价铁对铬污染底泥的修复及其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实验室批次实验方法,研究了零价铁对Cr(Ⅵ)模拟污染底泥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添加2%(以底泥干重计)的还原铁粉在24h内可将150mg·kg-1的Cr(Ⅵ)去除94.7%,较未加还原铁粉的Cr处理提高23.7%,较S+Cr+Fe处理(灭菌加铁)高14.2%;这说明,零价铁修复有效地促进了底泥中Cr(Ⅵ)的去除,底泥中的土著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去除Cr(Ⅵ)的作用.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技术研究了零价铁修复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基于DGGE图谱的差异条带DNA序列分析和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零价铁修复可使底泥中Cr(Ⅵ)耐受菌群减少,敏感菌群重新出现,并且可使底泥微生物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恢复至未污染对照水平.PLF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零价铁修复可使代表细菌生物量的磷脂脂肪酸17∶0的量以及Cr(Ⅵ)对底泥微生物的胁迫恢复至未污染对照水平.
王新新张颖李慧王元芬徐慧姜世英
关键词:零价铁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磷脂脂肪酸
三氯乙烯降解菌FT17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水-硅油双相系统,从辽河流域浑河沈阳段底泥中筛选得到一株三氯乙烯降解菌FT17。综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 Blast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该菌株鉴定为Sporosarcina ginsengisoli。菌株FT17最适生长温度为34°C,最适生长pH为7.8。苯酚作为共代谢基质可以促进该菌株对三氯乙烯的降解。该菌株的三氯乙烯降解酶在胞内和胞外均存在。采用两种质粒提取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质粒检测,结果均没有发现质粒条带,推测该菌株的三氯乙烯降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王新新张颖李慧王元芬
关键词:三氯乙烯生物降解
零价铁修复1,3-二氯苯污染底泥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序批试验研究了零价铁修复对底泥中1,3-二氯苯的去除效果,分析了零价铁修复过程中pH和铁离子质量浓度以及修复后底泥土壤酶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添加占底泥干质量2%的还原铁粉,1,3-二氯苯的去除率可达72.3%〔初始w(1,3-二氯苯)为500 mg/kg,培养时间为20 d〕,较未添加零价铁修复处理高52.0%.零价铁有效地促进了底泥中1,3-二氯苯的去除,土著微生物在自然恢复中起一定的作用.在修复过程中零价铁并未使底泥pH发生明显变化,底泥水体中的总铁质量浓度(低于0.3 mg/L)始终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3-二氯苯污染使底泥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蛋白酶的酶活性显著降低,使脲酶的酶活性显著升高.零价铁修复使1,3-二氯苯抑制的底泥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恢复到未污染对照水平.
王新新张颖王元芬
关键词:零价铁底泥土壤酶
DNA指纹图谱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7年
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是十分丰富的,传统培养方法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很大局限性。近年来,各种基于16S rDNA基因的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广泛应用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这些技术主要有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扩增核糖体DNA限制性分析(ARDRA)等。对这些技术近年来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应用予以简短综述,并初步探讨未来几年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发展的方向。
董慧明张颖张德民向光明李慧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子生态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