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053)

作品数:13 被引量:99H指数:7
相关作者:马荣国梁国华于仁杰王俊凌韩海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公路
  • 6篇交通工程
  • 4篇高速公路
  • 3篇元胞
  • 3篇元胞自动机
  • 3篇自动机
  • 3篇限速
  • 3篇路网
  • 3篇公路网
  • 2篇施工区
  • 2篇作业区
  • 2篇基尼系数
  • 2篇交通安全
  • 2篇层级
  • 1篇大型车
  • 1篇道路工程
  • 1篇等效
  • 1篇信号交叉口
  • 1篇行人
  • 1篇行人过街

机构

  • 12篇长安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云南省交通运...
  • 1篇石家庄铁路职...
  • 1篇陕西省公安厅

作者

  • 8篇马荣国
  • 8篇梁国华
  • 3篇于仁杰
  • 2篇张长生
  • 2篇王俊凌
  • 2篇韩海
  • 2篇卢杨
  • 2篇程国柱
  • 1篇汪利利
  • 1篇张景峰
  • 1篇王春艳
  • 1篇王武功
  • 1篇李飞
  • 1篇吴焱
  • 1篇王建军
  • 1篇梁永东
  • 1篇邓亚娟
  • 1篇刘占良
  • 1篇雷剑
  • 1篇杨琦

传媒

  • 5篇长安大学学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形式适用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为确定十字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形式的适用条件,基于行人过街和机动车通行的服务水平分级,提出了不同行人过街形式适用性的判别依据;通过对人车冲突行为分析,构建了信号交叉口人车交互运行元胞自动机模型。按照单因素影响下的多变量梯度变化分析的方案构建思路,选取机动车流量、右转车比例、信号周期、左转相位绿信比、行人流量作为机动车和行人主导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变量组合影响下的仿真方案。以主主相交的双向六车道信号交叉口为例,确定了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形式适用性方案。结果表明:交叉口机动车流量、右转车比例、信号周期、左转相位绿信比、行人流量等5个主导影响因素值确定时,可根据其对应的机动车服务水平和行人过街服务水平组合,确定具体的行人过街形式。
杨琦卢杨汪利利李飞韩海
关键词:交通工程元胞自动机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爬坡车道设置的有效性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科学地分析高速公路爬坡车道设置有效性,为管理者提供建设的决策依据,在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纵坡坡度、车辆运行速度改进了NS跟车规则中的车辆加速与慢化概率规则,在换车道规则中,对相邻车道上后方紧邻车辆的速度采取车辆运行速度与安全换道间距的最小值,构建适用于爬坡路段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车道数、坡度、坡长、车速、大车混入率等因素对爬坡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据此仿真了240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单向双车道增设一条爬坡车道后,其通行能力提高百分比区间为8%~16%,其中在大车混入率为30%时达到最大值;单向三车道增设一条爬坡车道后,其通行能力提高百分比区间为6%~15%,其中在大车混入率为20%时达到最大值。
梁国华马荣国沈翔梁永东
关键词:道路工程爬坡车道元胞自动机通行能力有效性
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计算方法被引量:10
2013年
分析了平直路段和凹形竖曲线路段眩光、驾驶人视线与防眩板高度的关系,考虑凹形竖曲线路段半径、汽车前照灯高度、驾驶人视线高度、路段横断面结构和中央分隔带宽度等参数,提出了凹形竖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计算方法。以京化高速公路防眩板设计高度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并将计算结果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规定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汽车前照灯的灯距为120m,凹形竖曲线路段半径在12 000~32 000m时,按照现有规范,防眩板设计高度为1.712m,按照提出的方法,防眩板最小设计高度为1.720m,防眩板最大设计高度为1.800m。
吴焱王建军曹广斌梁国华
关键词:交通安全设施眩光防眩板
高速公路施工区层级限速问题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为确定高速公路施工区层级限速值,基于VIS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施工区多种限速仿真方案,在不同交通量、固定的大车混入率以及二并一的道路封闭形式条件下,分别对施工控制区中的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的限速降幅值与安全性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2个控制区在相同交通量和限速方案条件下,车速降幅值与冲突率的关系不同;同一控制区内,相同交通量、不同限速方案条件下,车速降幅值与冲突率关系存在相似性,且每个交通量条件下都分别存在冲突率较低的车速降幅值,即控制区限速降幅的安全范围;不同控制区内,交通量条件不同,车速降幅值的安全范围亦不同;在警告区和上游过渡区内设定限速值时,应根据交通量合理选择。
于仁杰马荣国王俊凌邓亚娟
关键词:交通工程VISSIM仿真
Assessment of freeway work zone safety with improve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被引量:4
2014年
To accurately assess the safety of freeway work zone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afety of vehicle lane change maneuvers with improved cellular automata model.Taking the traffic conflict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operating spe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es,the study evaluates the freeway work zone safety.With improved deceleration probability in car-following rules and the addition of lanechanging rules under critical state,the lane-changing behavior under critical state is defined as a conflict count.Through 72 schemes of simulation runs,the possible states of the traffic flow are carefully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saturation traffic conflict count and vehicle speed standard deviation reach their maximums when the mixed rate of heave vehicles is 40%.Meanwhile,in the case of constant heavy vehicles mix,traffic conflict count and vehicle speed standard deviation reach maximum values when saturation rate is 0.75.Integrating all simulation results,it is known the traffic safety in freeway work zones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levels:safe,relatively safe,relatively dangerous,and dangerous.
Guohua LiangFengjing WangWei WangXiaoduan SunWugong Wang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作业区交通冲突重型车辆
高速公路大型车混入率与交通流稳定性关系被引量:14
2014年
在分析高速公路上大型车移动瓶颈影响效应及其对交通流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选取跟车距离标准差、速度标准差、车辆变道率和平均延误作为交通流稳定性评价指标,以大型车混入率为研究对象,对基本参数、车辆参数和可变参数进行设计,对不同的交通量、单向车道数、纵坡坡度条件下的交通流运行状态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交通量小于1 500pcu/h、车道数大于2、大型车比例小于60%、路段或路段坡度小于4%时未形成移动瓶颈,交通流稳定性高;随着大型车混入率增加(大于60%)、交通量大于1 500pcu/h、车道数为2、纵坡坡度大于4%的路段易形成移动瓶颈,车流的跟车距离趋向于大型车的跟车距离,速度离散性增大,稳定性降低;大型车混入率大于80%、交通量接近道路通行能力、车道数为2、坡度大于5%的路段,移动瓶颈效应会相互影响,严重时造成交通阻塞,交通流状态很不稳定。据此,将交通流稳定性划分4个等级。
梁国华程国柱王春艳马荣国彭田田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仿真评价指标
基于等效理念的公路网规模公平性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公平合理的分配道路交通资源,避免投资决策不合理引发'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基于等效理念,分析了人口规模及聚集程度、区域面积及地形、经济水平与资源潜力对公路网规模公平性的影响,提出等效人口、等效面积、等效经济的概念,并分别采用人口数量修正法、面积修正法、量化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方法,分别对其进行量化;运用基尼系数法对公路网规模公平性进行评价,并以云南省公路网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给出的方法计算云南省公路网的等效人口、等效面积与等效经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85、0.232、0.332,与原来的0.199、0.184、0.348相比,公路网规模在人口、区域面积、经济方面分布分别达到绝对公平、相对公平、相对合理,充分考虑了基于等效理念的等效人口、等效面积、等效经济对公路网规模公平性的影响,能够更加合理的反映公路网规模分布的公平性。
梁国华刘占良卢杨杨俊弋紫阁李高峰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网规模基尼系数
高速公路直线路段突起路标间隔设置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驾驶人的视觉惰性、视觉警示频率和感觉特性,分析了突起路标的视觉警示作用,确定了突起路标的闪现频率,计算与修正了突起路标的初始间隔。应用ADAMS/Car仿真软件模块,建立了道路、车辆和突起路标模型,将车型设置为大型车和小型车,大型车的车速设置为60、80、100km·h-1,小型车的车速设置为80、100、120km·h-1,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方向盘转角均设置为1°、3°、5°。分别对提出的12m间隔与现行规范推荐的15m间隔各进行243次仿真,分析振动警示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12m间隔下,平均碾压率为93.1%,小型车和大型车对应的平均警示率分别为41.7%和5.6%;在15m间隔下,平均碾压率为93.7%,小型车和大型车对应的平均警示率分别为33.3%和28.9%;12、15m间隔对小型车都具有较好的振动警示效果,15m间隔对大型车的振动警示效果更好。当高速公路夜间交通流较大或需要加大交通设施的夜间安全效果时,可选12m间隔提供良好的视觉连续性和视觉警示效果;考虑施工维护的方便性和经济性或者大型车比例较大时,可选择15m间隔。
梁国华姚广鹏李凯伦邓涵月梁康王雨晨
关键词:交通规划高速公路突起路标
高速公路施工区限速标志位置确定方法被引量:24
2013年
根据驾驶人的视认性和短时记忆理论,分析了限速标志影响下的驾驶人自适应性和车辆的易操控性,计算了高速公路施工区内限速标志的前置、后置和重复距离。基于高速公路施工区长度划分计算模型,考虑了车辆排队长度、驾驶人短时记忆以及重复距离等因素,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区限速标志位置确定方法,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实例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最低限速为40km·h-1、大车混入率为40%条件下,当交通量为1 400pcu·h-1时,一、二、三级限速标志的最小冲突率分别为0.06、0.10、0.21次·m-1,最大冲突率分别为0.56、0.14、0.23次·m-1;当交通量为1 960pcu·h-1时,三级限速标志的最小冲突率分别为0.84、0.28、0.36次·m-1,最大冲突率分别为0.87、0.31、0.40次·m-1;当交通量为2 240pcu·h-1时,三级限速标志的最小冲突率分别为0.72、0.31、0.39次·m-1,最大冲突率分别为0.74、0.34、0.48次·m-1。
于仁杰马荣国韩海阎莹王俊凌
关键词:交通安全限速标志
边疆地区公路网布局结构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对边疆地区公路网布局结构在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针对边疆区域的特点,基于几何学三角稳定性的概念与测度,引申出公路网布局结构稳定性的基本内涵;考虑边疆地区路网布局稳定性评价的影响因素,从公路网布局结构技术性能、交通运行和社会效益三方面构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三角系统的公路网布局稳定性的评价模型;并以云南省16个州、市公路网布局发展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除临沧市、迪庆州外,其余14个州、市公路网布局结构稳定性系统均为锐角三角形,所构建的锐角三角形中,文山州三角系统角度标准差最小,系统稳定性最优。
梁国华程国柱马荣国张长生
关键词:交通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