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09ZB109)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令江程浩刘鸿郑勇林杨维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铁磁金属纳米点接触的磁电阻被引量:2
- 2011年
- 分析三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铁磁金属纳米点接触样品的弹道磁电阻现象,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准确测量铁磁金属点接触样品的磁致伸缩和微磁力行为,探讨由于磁致伸缩和微磁力等机械因素引起的样品微观结构变化对所测量铁磁金属纳米点接触样品的弹道磁电阻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得出在变化磁场作用下,在铁磁金属纳米点接触样品中所观察到的大比例弹道磁电阻现象可能与样品发生的微观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电阻变化有关.
- 程浩刘鸿汪令江郑勇林
- 关键词:磁致伸缩
- 电化学制备铁磁金属纳米点接触的磁电阻
- 2012年
- 运用机械抛光技术在单面敷铜板表面制备了由两根宏观金属铜薄膜电极组成的"T"形结构微米间隙,在"T"形结构微米间隙之间运用电阻负反馈控制电化学过程的方法制备了铜电极纳米间隙,在纳米间隙之间,同样运用电阻负反馈控制电化学过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大小接触面积的具有极小磁致伸缩效应特性的Ni80Fe20铁磁金属纳米点接触.测量和比较了不同接触面积的Ni80Fe20纳米点接触的磁电阻,结果表明Ni80Fe20纳米点接触的磁电阻与接触面积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在铜电极纳米间隙之间制备的Ni80Fe20纳米点接触可以减少在测量磁电阻时磁致伸缩效应对所测量的磁电阻效应的影响,而它的磁电阻大小与具有明显磁致伸缩效应的Ni纳米点接触的磁电阻大小相近,实验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铁磁金属纳米点接触的弹道磁电阻效应与磁致伸缩效应的关系极小,但由于运用各种方法制备的铁磁金属纳米点接触在本质上都属于两个各向异性微观界面之间的机械点接触行为,所以并不能排除在测量磁电阻时随外加磁场变化而变化的两个点接触界面之间相互作用力引起的电阻变化对所测量的弹道磁电阻效应的影响.
- 程浩杨维刘鸿李红连汪令江
- 基于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磁电阻现象被引量:1
- 2011年
- 比较了运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和真空薄膜沉积技术制备的宽度和厚度分别为20~250nm和10nm的系列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在不同温度下的磁电阻现象和I-V特性,得出了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磁电阻和电阻与它的中间部位纳米局部区域的宽度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说明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中间部位纳米局部区域的电阻与它两端的两个微米尺度的铁磁金属薄膜电极的电阻相比不起绝对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所测得的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电阻主要来自于它的两个微米尺度的铁磁金属薄膜电极.比较了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和在同样真空薄膜沉积条件下制备的同样厚度的0.2cm×0.8cm的铁磁金属薄膜的磁电阻之间的关系,发现与薄膜相比,纳米点连接样品的磁电阻比例普遍得到较大的提高,也就是说我们所测量的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磁电阻主要来自于纳米点连接样品的中间部位纳米局部区域.可以得出在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中,由于具有很高磁电阻比例的中间部位纳米局部区域的电阻与具有很低磁电阻比例的微米尺度的铁磁金属薄膜电极的电阻相比很小,所以整个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电子输运行为由样品的微米尺度的铁磁金属薄膜电极的电子输运行为决定,表现为它所呈现的是线性的I-V特性曲线和类似于铁磁金属薄膜的各向异性磁电阻现象.
- 程浩杨维刘鸿汪令江
- 关键词:各向异性磁电阻
- 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技术被引量:3
- 2011年
-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制造技术的成熟,以及海上风机制造技术的发展,风机多处在雷电多发区,风机遭受雷击是影响风电场安全持续运行和发挥风电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结合目前风机防雷设计中常参照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IEC61400-24及相关技术,分析了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的特点,希望能在工程实践中针对风机的防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程浩李红年谢虹汪令江魏万迎
-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防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