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200801A1B0100269)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5
相关作者:韩靖盛光敏胡国雄周小玲孙建春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钛合金
  • 4篇合金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3篇脉冲加压
  • 3篇纳米化
  • 3篇表面纳米化
  • 3篇表面自纳米化
  • 2篇喷丸
  • 2篇孪生
  • 2篇纳米
  • 2篇纳米晶
  • 2篇高能喷丸
  • 1篇位错
  • 1篇孪生变形
  • 1篇近Α钛合金
  • 1篇晶粒
  • 1篇晶粒细化
  • 1篇晶粒细化机制
  • 1篇Α钛合金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作者

  • 5篇盛光敏
  • 5篇韩靖
  • 3篇胡国雄
  • 2篇孙建春
  • 2篇周小玲
  • 1篇秦斌

传媒

  • 2篇焊接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能喷丸TA17近α钛合金晶粒细化机制被引量:13
2008年
为研究TA17近α钛合金在高能喷丸(HESP)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制,采用高能喷丸对TA17近α钛合金棒材端面进行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变形层组织进行表征,按照变形层中不同深度的组织特征对晶粒细化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喷丸表面形成35 nm左右的等轴纳米晶,在孪晶形成层中粗晶内形成较厚的孪晶薄片,在过渡层中位错滑移使孪晶薄片内生成小角度取向的亚晶,在纳米层中亚晶被转变成随机取向的等轴纳米晶。
韩靖盛光敏胡国雄
关键词:钛合金高能喷丸纳米晶孪生位错
表面纳米化不锈钢与钛合金扩散连接中的扩散系数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高能喷丸对0Cr18Ni9Ti不锈钢和TA17近α钛合金棒材端面进行了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在处理表面以下一定厚度内形成了纳米晶组织。利用脉冲加压扩散连接在825℃下对不锈钢和钛合金进行时间为180 s的扩散连接,得到了抗拉强度为221.6 MPa的扩散连接接头,利用能谱仪(EDS)测试出接头界面两侧一定范围内不同原子的扩散浓度,计算出了Fe原子在TA17近α钛合金扩散层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钛合金与不锈钢经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后,在短时间的扩散连接过程中原子扩散系数有所提高。
韩靖盛光敏胡国雄秦斌
关键词:表面自纳米化脉冲加压
高能喷丸0Cr18Ni9Ti不锈钢自纳米化机理被引量:15
2009年
为在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端面制备出纳米晶,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不锈钢棒材的端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对喷丸端塑性变形层不同深度的组织进行表征,并对0Cr18Ni9Ti不锈钢在高能喷丸过程中的晶粒细化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喷丸端大约70μm深度内形成纳米组织,其中喷丸表面的晶粒尺寸达到52nm左右。晶粒细化机理为:在小应变作用下主要是孪生变形把粗大晶粒细化成孪晶薄片,在大应变作用下,孪晶交叉把孪晶片细化成纳米晶粒,同时在孪晶交叉处产生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
韩靖盛光敏胡国雄
关键词:高能喷丸孪生变形纳米晶
表面纳米化钛合金与不锈钢脉冲加压扩散连接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TA17钛合金和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的端面进行了表面自纳米化(SSNC)处理,在端面获得了一定厚度的纳米晶组织层。将钛合金和不锈钢的纳米化处理端面对接,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脉冲加压扩散连接。对接头进行了拉伸试验,并对断口和接头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接头强度高达384.0 MPa,与在相同条件下获得的常规粗晶的接头强度相比,有显著的提高。接头在拉伸时发生脆性断裂,接头剖面的显微硬度随显微组织而变化。
韩靖盛光敏周小玲孙建春
关键词:表面自纳米化钛合金不锈钢脉冲加压
表面纳米化钛合金与不锈钢扩散连接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TA17钛合金和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的连接面进行了表面自纳米化(SSNC)处理,在连接面获得了一定厚度的纳米晶组织层。将钛合金和不锈钢的纳米化处理连接面对接,在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恒温恒压和脉冲加压扩散连接。测试接头拉伸强度,并对断口和接头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脉冲加压扩散连接,接头界面处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层较薄,接头抗拉强度高达384.0MPa;断口呈脆性断裂特征。
韩靖盛光敏周小玲孙建春
关键词:表面自纳米化脉冲加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