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78051)

作品数:5 被引量:191H指数:5
相关作者:尹澄清李贵宝单保庆毛战坡林永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水资源
  • 2篇污泥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堆肥
  • 1篇堆肥化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园林
  • 1篇园林绿地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水塘
  • 1篇水资源调控
  • 1篇水资源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尹澄清
  • 3篇李贵宝
  • 2篇单保庆
  • 2篇毛战坡
  • 1篇李志安
  • 1篇林永标
  • 1篇杜霞
  • 1篇彭文启
  • 1篇阮本清
  • 1篇单宝庆

传媒

  • 2篇水利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塘系统对农业流域水资源调控的定量化研究被引量:26
2003年
本文以一个典型农业小流域为对象,定量化研究水塘系统对流域因作物需水引起的水资源短缺的调控功能。结果表明,六岔河流域的水塘系统蓄水容量6 72万m3,在不同水文年均能有效地调控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六岔河流域的多数降雨径流被水塘系统截留,减少流域径流输出;在连续流过程中,流域径流峰值急剧降低。水塘系统能够截留日降雨强度为144mm降雨产生径流的90%,径流峰值大大降低。由此说明水塘系统是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毛战坡尹澄清单宝庆阮本清
关键词:水资源径流作物需水量
城市污泥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的人工熟化研究被引量:62
2002年
森林退化问题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较为严重 .在广东鹤山丘陵地区进行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城市污水厂污泥可有效地促进树木的生长发育如增加株高和地径 ,对林中的灌草层植被也有促进和改善 ;同时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如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等 .对土壤重金属残留的监测表明 ,施用污水厂污泥后主要问题是增加了Pb含量 ,其增加量随污泥用量增加而增加 ;其它重金属增加不显著 .
李贵宝尹澄清林永标李志安
关键词:城市污泥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土壤
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在水塘景观系统中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流域不同景观结构对降雨的一种综合响应过程,景观格局影响非点源污染物的产生和运移。本文研究安徽鲍家塘子流域中水田、秧田、水塘、荒地、沟渠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磷(TP)、速效磷(DRP)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以及降雨径流过程中TP、DRP、溶解态总磷(DTP)、悬浮物(TSS)在多水塘景观结构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养分在流域不同景观组分土壤中的空间变化,是人为干扰景观异质性的综合结果;磷素输出以颗粒态磷(TP-DTP)为主,在不同景观中具有显著性差异;施肥水田是最主要的“源”景观,在降雨径流过程大量释放养分和悬浮物;水塘、荒地、没有施肥水田持留养分和悬浮物,是流域的“汇”景观,水塘有效地持留颗粒态磷;水塘系统中的沟渠是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运移通道。因此,通过对流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优化调整,达到对流域景观中养分过程的有效管理,实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
毛战坡尹澄清单保庆彭文启
关键词:景观非点源污染
我国森林与园林绿地污泥的利用及其展望被引量:34
2001年
该文论述了我国森林与园林绿地污泥的利用进展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并对今后我国开展污泥土地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李贵宝尹澄清单保庆
关键词:污泥土地利用园林堆肥化
污水资源化及其农业利用(污灌)的对策被引量:42
2001年
针对我国污水排放日益增加且含有大量污染物的问题 ,在简要回顾国内外污水资源化的同时 ,剖析了我国污水农业利用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加强污水农业利用的管理与技术措施 。
李贵宝杜霞
关键词:污水灌溉农业利用污水资源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