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324050)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华李卫郭永权董建敏张昌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临沂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气工程
  • 7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9篇电子结构
  • 9篇子结构
  • 9篇交换耦合
  • 5篇原子磁矩
  • 5篇自旋
  • 5篇自旋极化
  • 5篇磁矩
  • 4篇SMCO
  • 4篇磁性
  • 3篇负交换耦合
  • 3篇ELECTR...
  • 3篇ELECTR...
  • 2篇永磁
  • 2篇永磁材料
  • 2篇有效各向异性
  • 2篇铁磁
  • 2篇铁磁性
  • 2篇晶粒
  • 2篇交换耦合相互...
  • 2篇矫顽力

机构

  • 11篇山东大学
  • 7篇钢铁研究总院
  • 2篇临沂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李华
  • 7篇李卫
  • 6篇董建敏
  • 6篇郭永权
  • 5篇张昌文
  • 4篇王永娟
  • 4篇陈丽
  • 3篇冯维存
  • 3篇韩广兵
  • 3篇高汝伟
  • 3篇潘凤春
  • 3篇陈伟
  • 2篇张鹏
  • 2篇李岫梅
  • 2篇王标
  • 2篇刘汉强
  • 1篇孙美坤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3篇中国科学(G...
  • 2篇功能材料
  • 2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Journa...
  • 1篇Journa...
  • 1篇Scienc...
  • 1篇Scienc...

年份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超导材料MgCNi_3的电子结构与超导电性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用MS Xα方法研究了非氧化物超导材料MgCNi3的电子结构 .研究结果显示 ,态密度分布曲线的主峰靠近Fermi面 ,主要来自于Ni的d电子的贡献 .用T(T =Co ,Mn ,Cu)替代MgCNi3中的部分Ni形成化合物MgCNi2 T ,替代使Ni的价电子数减小 ,价态发生变化 ,Fermi面处态密度N(EF)减小 .计算结果表明 :无论是电子掺杂 (Cu)还是空穴掺杂 (Co ,Mn) ,MgCNi3的超导电性都被抑制 ;Mn掺杂比Co掺杂更快地抑制超导电性 。
陈丽李华
关键词:超导材料电子结构态密度超导电性
化合物SmCo_(7-x)Ti_(x)的磁性及电子结构被引量:2
2005年
用自旋极化的MS-Xα方法研究了化合物SmCo7-xTix的电子态密度、自旋能级劈裂及原子磁矩.研究表明,由于化合物中Sm-Co间的轨道杂化效应,使Sm(5d0)空轨道上占据了部分5d电子.5d-3d电子间的直接交换作用,构成Sm-Co间的主要耦合方式,这是在化合物中形成长程磁有序的一个重要因素.SmCo7-xTix的居里温度比金属Co明显降低,主要是因为2e位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存在着负交换耦合作用,从而使Co-Co之间交换劈裂平均值减少的缘故.研究结果也表明,掺杂原子Ti使2e位的负耦合作用减弱,Fermi面处电子间键合作用增强,化合物的系统自由能降低,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铁磁性结构.考虑到Fermi面处4f电子的扩展特征,以及化合物中轨道杂化效应所产生的部分5d电子,可以得到化合物总磁矩为9.47μB,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张昌文李华董建敏郭永权李卫
关键词:电子结构自旋极化原子磁矩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与矫顽力被引量:7
2003年
研究了纳米Nd2 Fe1 4B α Fe复合永磁材料中晶粒交换耦合相互作用对有效各向异性的影响和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晶粒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使材料的有效各向异性Keff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下降、随软磁性相成分的增加而降低 .当晶粒尺寸减小到 4nm时 ,Keff值减小为其各自通常各向异性常数值的 1 3— 1 4 .有效各向异性的变化特点与矫顽力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
高汝伟冯维存王标陈伟韩广兵张鹏刘汉强李卫郭永权李岫梅
关键词: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交换耦合相互作用有效各向异性矫顽力磁性晶粒
DNA电子结构和磁性研究
2006年
用自旋极化的MS-Xα方法研究了DNA碱基中折叠构型的六环N2C4原子簇的电子态密度、自旋能级劈裂及原子磁矩.研究发现,在系统的基态(-7.01635×103eV)附近,至少还存在着4个亚稳态: -7.01626×103,-7.01616×103,-7.01606×103和-7.01597×103eV.它们的电子结构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该原子簇在基态时呈现出具有弱反铁磁性的金属性质,而在第一亚稳态时,该原子簇呈现出具有亚铁磁性的半金属性质.在费米面附近,折叠构型的六环N2C4原子簇的电子态密度分布与某些磁性半导体的电子态密度分布非常相似.
王永娟李华董建敏张昌文潘凤春
关键词:DNA电子结构自旋极化磁性质半金属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New Superconducting Perovskite MgCNi3
2004年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new superconducting perovskite MgCNi3 and related compounds MgCNi2T (T=Co, Fe, and Cu)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MS-Xa method. In MgCNi3, the main peak of density of states is located below the Fermi level and dominated by Ni d. From the results of total energy calcul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number of Ni valence electron decreases faster for the Fe-doped case than that for the Co-doped case. The valence state of Ni changes from +1.43 in MgCNi2Co to +3.02 in MgCNi2Fe. It was confirmed that Co and Fe dopants in MgCNi3 behave as a source of d-band holes and the suppress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occurs faster for the Fe-doped case than that for the Co-doped case.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fact that Co and Fe dopants in MgCNi3 behave as a source of d-band holes rather than magnetic scattering centers that quench superconductivity, we have also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lectron (Cu) doping on the superconductivity and found that both electron (Cu) doping and hole (Co, Fe) doping quench superconductivity exist. Comparing with the hole (Co) doping, there was no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Cu and Co doping. This suggests that Co and Fe doping do not act as magnetic impurity.
Li CHEN, Hua LI and Liangmo MEIPhysics and Microelectronic School,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Department of Physics, Linyi Teachers University, Shandong 276005, China
关键词:SUPERCONDUCTIVITY
化合物SmCo_5的电子结构、自旋和轨道磁矩及其交换作用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用自旋极化的MS Xα方法研究了稀土 过渡族化合物SmCo5的电子态密度、自旋能级劈裂及原子磁矩 .研究结果显示 ,由于化合物中Sm Co间的轨道杂化效应 ,使Sm原子原来的 5d0 空轨道上占据了少量 5d电子 .由于Co(3d) Sm(5d)电子间的直接交换作用 ,导致了Sm Co间的磁性交换耦合 ,这是化合物中形成Sm Co铁磁性长程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SmCo5化合物中存在 6个能级呈现负交换耦合 ,导致了SmCo5化合物的居里温度 (与金属钴相比 )明显下降 .还研究了化合物中 2c和 3g晶位Co的自旋磁矩和轨道磁矩 ,发现Co(2c)晶位的自旋磁矩、轨道磁矩及冻结部分均略大于Co(3g)晶位 ,所以 2c晶位的L S耦合强度应略大于 3g晶位 .因此 ,2c晶位对SmCo5磁晶各向异性的影响也应大于 3g晶位 .但Co(2c)未被冻结的轨道磁矩却略小于Co(3g) ,所以两种晶位对磁晶各向异性的贡献大小之差别不应太大 .考虑到 4f电子的局域性和化合物中轨道杂化效应所导致的Sm(5d0 )空轨道上占据了少量 5d电子 ,可以得到Sm原子磁矩为 1 2 9μB,与顺磁盐中Sm3+ 磁矩实验值 (1 32— 1 6 3μB)及金属中Sm原子磁矩实验值(1 74 μB)基本符合 .
张昌文李华董建敏王永娟潘凤春郭永权李卫
关键词:电子结构自旋极化原子磁矩交换耦合
化合物SmCo_(5.85)Si_(0.90)的磁性及电子结构研究
2006年
用自旋极化的MS—Xα方法研究了原子簇Sm5Co28Si6的电子态密度、自旋能级劈裂及原子磁矩。结果显示,由于Sm—Co间的轨道杂化效应,使Sm原子的5d^0空轨道上占据了少量5d电子。Co(3d)-Sm(5d)电子间的直接交换作用,构成Sm—Co间的主要耦合方式,这是化合物SmCo5.85Si0.90中形成铁磁性长程序的一个重要因素。Si的掺杂使2e晶位的负交换耦合作用明显减弱,Fermi面处电子间键合作用增强,化合物的系统自由能降低,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铁磁性结构。考虑到深层4f电子的局域性以及轨道杂化效应所产生的少量5d电子,可以得到Sm的原子磁矩为1.24μB,与顺磁盐中Sm^3+的磁矩实验值(1.32~1.63μB)基本符合。
张昌文李华董建敏王永娟郭永权李卫
关键词:电子结构自旋极化原子磁矩交换耦合
间隙原子氮对化合物RE_2Fe_(17)磁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3年
用自旋极化的MS Xα方法计算了稀土 过渡族化合物Nd2Fe17Nx(x=0,3)中含哑铃Fe原子对的Fe8及含Nd和N原子的NdFe6和NdFe6N3原子簇的电子结构和磁矩。计算结果显示,在化合物Nd2Fe17中,Fe(c)和Fe(f)晶位间的分子轨道中,有3个奇宇称轨道呈现负交换耦合。通过比较α Fe的MS Xα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说明RE2Fe17化合物居里温度较低的原因。在化合物Nd2Fe17N3中,Fe(c) Fe(f)晶位间分子轨道只剩下一个奇宇称轨道呈现弱的负交换耦合,通过比较N2Fe17和Nd2Fe17N3化合物Fe8原子簇的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说明间隙原子M对化合物RE2Fe17Mx(M表示N,H或C)的居里温度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对RE2Fe17型化合物中影响Fe Fe交换耦合的主要因素,本文也做了讨论。
董建敏李华孙美坤陈丽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电子结构原子磁矩交换耦合
亚稳相化合物SmCo_7的磁性及电子结构被引量:4
2005年
用自旋极化的MS-Xα方法研究了亚稳相化合物SmCo7的电子态密度、自旋能级劈裂及原子磁矩.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化合物中Sm-Co间的轨道杂化效应,使Sm原子原来的5d0空轨道上占据了少量5d电子.Co(3d)-Sm(5d)电子间的直接交换作用,构成Sm-Co间的主要耦合方式,这是Sm-Co基化合物中形成铁磁性长程序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在SmCo7中的某些分子轨道上存在着负交换耦合,导致了化合物中Co原子格点间的平均交换耦合强度减弱.因此,与金属Co相比,不仅化合物的居里温度明显降低,而且化合物中Co原子磁矩也显著减小.研究结果也表明,由于Co哑铃对对Sm的替代作用改变了Co晶位的晶格环境,使Co(2e)晶位携带负原子磁矩,Fermi面附近轨道杂化作用减弱,系统自由能升高.所以,SmCo7在室温下是亚稳态化合物.考虑到4f电子的局域性和化合物中轨道杂化效应所导致的Sm(5d0)空轨道上占据了少量5d电子,可以得到Sm原子磁矩为1.61μB,与顺磁盐中Sm3+及金属中Sm原子磁矩实验值基本符合.
张昌文李华董建敏王永娟潘凤春张键郭永权李卫
关键词:亚稳相电子结构原子磁矩负交换耦合SM^3+轨道杂化
CrTe的交换耦合与磁性被引量:1
2004年
 用MS Xα方法研究了过渡族硫属化物CrTe的电子结构与磁性,计算结果表明:原子之间存在负交换耦合,且随着外界压强的增加,负交换耦合增强,从而导致CrTe的铁磁性减弱。
陈丽
关键词:电子结构铁磁性负交换耦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