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十一五”科研基金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郑健生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邹丽华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解放军第101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5篇轴型
  • 5篇反流
  • 5篇反流轴型
  • 4篇皮瓣修复
  • 4篇轴型皮瓣
  • 4篇反流轴型皮瓣
  • 3篇耳后
  • 2篇烧伤
  • 2篇切除
  • 2篇面部
  • 2篇创面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岛状皮瓣修复
  • 1篇电烧伤
  • 1篇动脉
  • 1篇多道睡眠描记...
  • 1篇胸部
  • 1篇血管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17...
  • 2篇解放军第10...
  • 2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解放军第11...

作者

  • 7篇郑庆亦
  • 7篇郑健生
  • 3篇蔡少甫
  • 3篇陈锦河
  • 2篇霍鹏
  • 2篇邹丽华
  • 2篇郭文勇
  • 1篇常英展
  • 1篇王旭平
  • 1篇黄靖
  • 1篇何飞
  • 1篇刘丽丽
  • 1篇梁伟平
  • 1篇缪东生
  • 1篇王卫兵
  • 1篇罗伟
  • 1篇阮兢
  • 1篇杨林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方法,以适应现代医院质量管理需求。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和管理相结合,实施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结果有效地遏止全院用药比例;解决了各病区治疗室配液时药物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无菌的药液,增加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降低了患者的投诉率。结论加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环节质量管理,对提高现代化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邹丽华刘丽丽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现代化医院感染管理探讨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适应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需求。方法在合理流程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施监、控、管一体化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从各个层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结果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必要的硬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物质基础,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注重"过程管理",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邹丽华王卫兵
颈肩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颈胸部瘢痕切除后创面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修复颈胸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的较好方法。方法:应用颈肩反流轴型皮瓣对26例颈胸部瘢痕切除术后创面进行修复。结果:26例瘢痕切除术后创面均得到一期修复,所修复创面的皮肤颜色和质地与周围皮肤一致,供皮瓣区术后瘢痕不明显。结论:该方法对于修复颈胸部一定范围内的瘢痕切除后创面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郑健生郑庆亦郭文勇阮兢
关键词:颈胸部瘢痕
耳后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颜面部创面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颜面部创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以颞浅动脉为蒂供血的耳后乳突区跨区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颜面部创面。结果:自2002年以来完成手术11例,患者创面均得到较好整复。11例患者有1例出现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经加强换药等处理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结论:应用耳后跨区反流轴型皮瓣修复颜面部创面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郑健生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
关键词:反流轴型皮瓣颜面部创面
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色素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色素痣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直接切除缝合、皮瓣转移、软组织扩张、游离皮片移植等方法手术治疗面部皮肤色素痣。结果:自2006年以来完成手术126例,患者面部皮肤色素痣均得到较好整复。结论:根据面部皮肤色素痣的部位和大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郑健生郑庆亦
关键词:手术面部色素痣
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和多道睡眠监测同步检查的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比较便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pnea Graph,AG200)和标准多道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仪同步化睡眠监测结果,研究AG20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例睡眠打鼾患者,用标准PSG和AG200同步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分析PSG和AG200监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AG200与标准PSG的呼吸暂停指数(apnea index,AI)、低通气指数(hypopnea index,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之间相关性。结果①13例患者均很好耐受整夜PSG和AG200同步监测;②AG200和PSG测定的AI值呈高度正相关(r=0.9560,P=0.0000),AHI值呈高度正相关(r=0.9451,P=0.0000),最低氧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9407,P=0.0000),HI值呈中度正相关(r=0.5695,P=0.0422)。结论AG200监测指标与PSG高度一致性可作为便携PSG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罗伟缪东生常英展梁伟平黄靖王旭平何飞杨林
关键词:多道睡眠描记术气道阻力
耳后反流轴型岛状皮瓣修复眼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11年
眼周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因外伤、体表肿瘤切除及感染等原因引起,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需要兼顾功能和外观的双重效果。2002年1月以来,我们应用耳后乳突区跨区反流轴型岛状皮瓣修复眼周软组织缺损16例.效果满意。
郑健生郑庆亦郭文勇霍鹏
关键词:岛状皮瓣修复耳后乳突区反流轴型眼周肿瘤切除
颞浅动脉反流轴型皮瓣修复头部电烧伤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颞浅动脉跨区反流轴型皮瓣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12例。结果自2001年以来完成手术12例,患者头部电烧伤创面均得到较好整复。除1例出现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经加强换药等处理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愈合良好。结论应用颞浅动脉跨区反流轴型皮瓣早期修复头部电烧伤创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郑健生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
关键词:反流轴型皮瓣电烧伤
小切口阻断血管延迟反流轴型皮瓣的研究
2014年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阻断血管对反流轴型皮瓣转移前延迟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对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8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小切口手术延迟组)与对照组(皮瓣即刻转移组),每组40只,实验组皮瓣分别再分成延迟1周组,延迟2周组,延迟3周组和延迟4周组,每组10只.选取自大鼠下背部髂腰动脉区域面积5 cm×1 cm,跨越中线区2.5 cm,作为反流轴型皮瓣模型.小切口手术结扎阻断其一侧供血的血管,比较术后各组皮瓣成活率、毛细血管密度、乳酸含量的改变.结果 随着延迟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皮瓣成活率增加.实验组延迟3周组、延迟4周组皮瓣的成活率分别是(86.13±1.13)%、(93.49±1.15)%,而对照组的成活率基本相同.实验组皮瓣随着延迟时间的延长,血管密度增加,但延迟3周组与延迟4周组密度相近(P>0.05).实验组皮瓣乳酸浓度在延迟1周组最高,随着延迟时间的延长,乳酸浓度逐渐下降,但乳酸含量在延迟3周组和延迟4周组并不逐渐下降,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值.对照组皮瓣乳酸含量基本不变.结论 以大鼠背部跨区轴型皮瓣为实验模型,小切口手术结扎阻断其一侧供血的血管,造成皮瓣内环境缺血、缺氧的改变,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耐受,导致皮瓣血管管腔扩大,吻合血管数目增多,皮瓣成活率高,可以起到延迟转移的效果.
郑健生霍鹏郑庆亦
关键词:小切口反流轴型皮瓣
耳后反流轴型皮瓣修复耳廓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郑健生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
关键词:反流轴型皮瓣耳廓烧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