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3180) 作品数:8 被引量:28 H指数:4 相关作者: 张琳华 王海 宋存先 张超 孔德领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8月于医院治疗的66例急性脑梗死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并测定其耐药性,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66例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出56株病原菌,检出率为84.8%;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38例占67.86%;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最高分别为82.35%和8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75.00%、25.00%、50.00%、50.00%、25.00%。结论分析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宋扬 臧大维 汪志云 郭洁 拱忠影 靳燕宇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肺部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聚合物囊泡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3年 聚合物囊泡作为一类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独特优越的结构、性质和稳定性,可包载多种亲水、疏水性药物分子,已经成为当前分子自组装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热点.论述了聚合物囊泡的结构和特点、制备方法与形成条件,介绍了形成聚合物囊泡的两亲聚合物类型及所形成的聚合物囊泡的特性,并对聚合物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在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琳华 孙洪范 宋存先 宋存先关键词:两亲性聚合物 药物载体 载紫杉醇星型M-PLA-TPG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用于前列腺癌治疗药物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合成了一种甘露醇引发的星型共聚物甘露醇-聚乳酸-聚乙三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M-PLATPGS).利用纳米沉淀法制备载紫杉醇M-PLA-TPGS纳米颗粒.纳米颗粒近似球形,粒径分布较窄.对载药纳米颗粒进行粒径、表面电荷、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药物释放的表征,结果表明,体外药物释放呈双相释放模型,M-PLA-TPGS纳米颗粒在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摄取水平要高于PLGA和PLA-TPGS纳米颗粒.载紫杉醇M-PLA-TPGS纳米颗粒对于前列腺癌细胞的的毒性显著高于载紫杉醇PLA-TPGS纳米颗粒和商业制剂Taxol,证明星型M-PLA-TPGS聚合物作为纳米药物载体优于线性PLGA和PLA-TPGS聚合物. 王海 张超 张琳华 刘兰霞 郑义 朱敦皖关键词:紫杉醇 药物递送 前列腺癌 Polypropylene non-woven supported fibronectin molecular imprinted calcium alginate/polyacrylamide hydrogel film for cell adhesion 被引量:4 2015年 Fibronectin (FN) imprinted polypropylene (PP) non-woven supported calcium alginate/polyacrylamide hydrogel film (PP-s-CA/PAM MIP) was prepared using non-woven PP fiber as matrix, FN as template molecule, sodium alginate (SA) and acrylamide (AM) as functional monomers, via UV radiation-reduced polymerization. The PP-s-CA[PAM MIP exhibited an obvious improvement in terms of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FN compared with non-imprinted polymer (NIP). The PP-s-CA/PAM MIP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culture of mouse fibroblast cells (L929)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P-s-CA]PAM MIP exhibited better cell adherence performance than the NIP did. Dun-Wan Zhu Zhuo Chen Kong-Yin Zhao Bo-Hong Kan Lan-Xia Liu Xia Dong Hai Wang Chao Zhang Xi-Gang Leng Lin-Hua Zhang载米托蒽醌-纳米氧化铁多功能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制备载米托蒽醌-磁性纳米氧化铁多功能脂质体(mitoxantrone-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 loaded liposome,Mit-MLs),研究其理化特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和硫酸铵梯度法制备Mit-MLs,测定其粒径及分布、包封率和药物体外释放特征,用临床用磁共振成像(MR)仪研究Mit-MLs的T2增强作用。采用HPLC法研究Mit-MLs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 Mit-MLs的平均粒径为(120.2±0.35)nm,多分散系数为0.157 2,Zeta电位为(-14.4±0.85)mV,包封率约为(98.6±1.1)%。体外释放实验显示,Mit-MLs基本无药物突释现象,具有缓释特性。体外MR实验显示,Mit-MLs具有明显T2增强作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显示,与盐酸米托蒽醌游离药相比,Mit-MLs的半衰期显著延长(P<0.05),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P<0.05),表明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具有长循环的特点。结论 Mit-MLs具有有高包封率、均匀的粒径及分布、缓释特性、能够增加AUC,延长药物半衰期,具有T2增强作用,有望成为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优良载体。 何颖娜 张琳华 宋存先关键词:米托蒽醌 药代动力学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为载体材料,制备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并评价其对EMT-6乳腺癌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分析紫杉醇在载药聚合物胶束中的分散状态;采用MTT法研究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对EMT-6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建立荷EMT-6乳腺癌小鼠模型,以市售紫杉醇注射液为对照,研究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为表面粗糙的球形,具有明显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93nm;DSC研究结果表明,将紫杉醇制成缓释纳米粒后其结晶状态发生了变化,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聚合物胶束中;MTT研究表明,在相同紫杉醇含量下,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细胞毒性低于市售紫杉醇/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剂;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对小鼠EMT-6乳腺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相同给药剂量下其抑瘤效果优于紫杉醇注射剂(肿瘤抑制率:85.79% vs 63.37%,P<0.05).结论 制备的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高效低毒,是一种有潜力的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纳米载药体系. 张琳华 王海 马桂蕾 张超 孙洪范 宋存先 孔德领关键词:聚合物胶束 紫杉醇 抗肿瘤效果 牛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硅氧烷的吸附和释放性能 2015年 目的制备对牛血红蛋白(HB)具有选择性吸附及缓释能力的生物材料。方法以HB作为模版分子,以硅烷为功能单体,海藻酸钙水凝胶膜为载体合成HB分子印迹聚硅氧烷(MIP),同时不加模板HB制备非印迹聚硅氧烷(NIP),并研究其对HB的吸附和释放性能。结果MIP对HB的重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P,并能选择性识别混合蛋白质中的模版蛋白质分子,同时在磷酸盐缓冲液(PBS)和Tris—HCl缓冲液中MIP对HB均具有很好的缓释能力。结论通过分子印迹技术可制备对目标蛋白质具有选择性吸附及缓释能力的生物材料。 朱敦皖 陈卓 赵孔银 王晓辉 张琳华 刘兰霞 董霞 王海 冷希岗关键词:蛋白质吸附 分子印迹 聚硅氧烷 血红蛋白 载紫杉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4年 目的制备新型可注射用载紫杉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胶束,并评价和比较其与市售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方法以PCL-PEG-PCL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超声法制备出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以市售紫杉醇注射液为对照,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后观察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并用DAS 2.0药代动力学数据软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呈大小均匀的球形,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93 nm,多分散系数为0.19;载药量为28.98%,药物包封率为94.36%。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具有缓释效果。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两种制剂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市售紫杉醇注射液和紫杉醇聚合物胶束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96±0.27)h和(12.65±1.77)h,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0.93±0.19)h和(11.18±1.41)h,体内总清除率(CL)分别为(0.44±0.05)L·kg/h和(0.10±0.01)L·kg/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7.15±2.35)mg·h/L和(73.82±10.38)mg·h/L。结论成功制备了新型可注射用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所研制的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明显延长紫杉醇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及消除半衰期,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是一种有潜力的紫杉醇缓控释新剂型。 张琳华 马桂蕾 王海 张超 孙洪范 宋存先 孔德领关键词:紫杉醇 聚合物胶束 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