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XLX014)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5
相关作者:陈红蒋霞霞潘晨璟王春杨江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教育部北京回龙观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肥胖
  • 3篇干预
  • 2篇信息加工
  • 2篇饮食
  • 2篇食物
  • 2篇内隐
  • 2篇内隐态度
  • 2篇儿童
  • 2篇超重
  • 1篇大学生
  • 1篇对称性
  • 1篇性别角色
  • 1篇眼动
  • 1篇眼动研究
  • 1篇饮食习惯
  • 1篇饮食行为
  • 1篇中国人
  • 1篇中国文化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比较

机构

  • 10篇西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作者

  • 8篇陈红
  • 3篇潘晨璟
  • 3篇蒋霞霞
  • 2篇杨江丽
  • 2篇陈南锦
  • 2篇杨婷婷
  • 2篇王春
  • 2篇高笑
  • 1篇周一舟
  • 1篇谭淑平
  • 1篇赵艳丽
  • 1篇李鸥
  • 1篇张雪萌

传媒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心理科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应用心理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6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学女生身体不满意的认知取向干预被引量:9
2010年
基于女性身体不满意的预测模型,试图通过以干预课程为主的认知干预活动,降低青春期女生的身体不满意,形成健康的身体观。结果表明,身体不满意的干预活动能够有效防止初中女生身体不满意的进一步增加,对高中女生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自编实验组女生成长问卷结果和实验组女生访谈的结果显示,干预活动给初中和高中实验组女生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初中生父母调查的结果反映了大部分父母比较满意此干预活动。研究表明本干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拓展。
潘晨璟陈红蒋霞霞杨江丽王春
关键词:中学女生干预
学校预防中学生超重综合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以学校为背景的综合干预对中学生体重、运动、健康饮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预防中学生超重和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1所初中和高中的各2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仅发放健康饮食方面的资料,干预组参加为期3个月的综合课程、健康环境塑造、树立正确身体观和饮食行为反馈等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运动时间(6.2±2.2/6.9±2.6)、饮食习惯(9.8±1.9/12.2±2.1)和健康饮食态度(14.6±2.8/18.3±3.1)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行为干预使中学生的运动时间更长,饮食习惯更健康并改善了饮食态度,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超重的方法。
蒋霞霞潘晨璟陈红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干预性研究饮食习惯
中国文化下伴侣身高偏好的性别二态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研究首次考察中国文化下伴侣身高性别二态性偏好,验证Pawlowski潜在伴侣身高偏好条件性假设,并探讨性别角色对身高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选择不同身高搭配组的男女身高均有显著差异,低个男性和高个女性会选择和自己身高接近的伴侣高度。(2)男性对伴侣身高要求比女性更宽容。(3)不同性别角色类型被试对身高偏好无显著差异。
杨婷婷陈红陈南锦
关键词:性别角色
图式启动和社会比较对女性身体不满意的影响及其调节变量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基于身体自我图式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考察图式启动和社会比较对女性身体不满意的影响,并探讨特质变量对图式启动效应的调节作用.特质变量在实验操作前一星期测量,图式启动采用两种不同的图片情境想象任务,社会比较则呈现不同吸引力程度的女性身体图片,包括上行比较、下行比较和无比较.被试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两个时间点进行身体不满意的测量,结果发现:社会比较的主效应显著,上行比较比下行比较和无比较产生了更多的身体不满意,下行比较比无比较产生了更少的身体不满意;图式的主效应不显著;图式与社会比较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预先存在的身体不满意是启动效应的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
潘晨璟蒋霞霞陈红
关键词:社会比较女性
成功与失败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信息加工的能量效应: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通过眼动追踪考察两类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注意偏向的成分。在高低能量食物分别和非食物配对时,成功者对高能量存在注意警觉(加速探测)-回避(早期和总体的回避)模式;失败者对高能量存在注意回避(早期定向回避)-维持(早期维持)模式,即在早期注意更少的定向于高能量,但一旦注意到就出现维持偏向。在高低能量配对时,成功者对高能量注意警觉(早期定向)-维持(早期维持);失败者对高能量注意警觉(早期定向)-维持(早期、总体的维持)。总体上,我们发现了不同亚类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加工的能量效应,即失败者比成功者对高能量食物注意更多的眼动证据。
张雪萌陈红高笑江沂芯周一舟
身体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媒体“理想美”对女大学生身体内隐态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阈下语义启动范式,探讨媒体理想身体意象对身体满意度不同的女大学生身体内隐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身体不满意者在模特背景下比在风景背景下对积极身体词反应显著更慢,而身体满意者在两种背景下对身体词的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改变身体不满意女性的不良认知并提高身体满意水平,降低媒体理想身体意象的负面影响,对树立女大学生健康身体自我有积极作用.
陈南锦杨婷婷陈红
关键词:媒体内隐态度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研究评述被引量:4
2010年
儿童青少年肥胖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进行干预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从干预理论、干预的内容及措施、干预的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杨江丽王春
关键词:肥胖干预儿童青少年
中国人身体自我及饮食行为研究:十年回顾被引量:5
2015年
最近十年,国内学者对中国人身体自我和饮食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本土化探索,主要涉及对中国化身体自我和饮食行为测量工具的研制,身体自我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概念和"负面身体图式指导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的重要观点,对该认知加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形成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探讨了限制性饮食者的认知加工偏好、饮食失调人群的特点和学生超重的干预模式;初步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注意偏好、限制性饮食者及饮食失调亚群对食物线索加工的脑机制。
陈红
关键词:身体自我饮食行为信息加工脑机制
超重和正常体质量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考察超重和体质量正常的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方法:从重庆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中筛选出超重(含肥胖)儿童33名(男26名,女7名),按相应班级、年龄、性别选出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33名(男26名,女7名)。所有儿童均完成外部情感西蒙任务。分别对男性和女性儿童完成外部情感西蒙任务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进行2(组别:超重组、正常体质量组)×2(食物种类:健康食物、不健康食物)×2(外在反应效价:积极、消极)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超重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的反应时均短于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686.7±32.6)ms vs.(760.8±32.6)ms,P<0.05];超重男性儿童可能对所有食物按消极反应效价键的反应时长于按积极键的反应时[(702.4±32.9)ms vs.(670.9±34.5)ms,P<0.01],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按积极键和消极键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反应时的组别主效应及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男性和女性儿童错误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别的主效应、外在反应效价的主效应、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及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食物种类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重儿童和正常体质量儿童对食物的内隐态度的差异可能存在着性别上的不同。超重男性儿童可能对所有种类的食物(健康和不健康食物)均持积极态度,而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均持中立态度;女性儿童体质量与对食物的态度之间无关系。
赵艳丽高笑谭淑平陈红
关键词:超重肥胖食物内隐态度
面孔吸引力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47
2010年
面孔吸引力是传递社会情感性信息的重要来源。面孔的平均化、对称性、性别二态性特征等因素会影响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近年来,研究者对面孔吸引力的研究已拓展到动态面孔上,并采用fMRI技术发现当让被试评价有吸引力的面孔时,杏仁核、眶额叶、腹侧枕叶等脑区被激活。研究者从进化论取向与认知取向两方面来解释人们为何偏好有吸引力的面孔。以往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材料和研究对象等方面尚存不足,这正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鸥陈红
关键词:面孔吸引力对称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