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300)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江滨季尚玮张永贵王颂窦逾常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螺杆菌
  • 7篇乙型
  • 7篇慢性
  • 7篇肝炎
  • 6篇乙型肝炎
  • 6篇幽门螺
  • 6篇幽门螺杆菌
  • 6篇慢性乙型
  • 6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螺杆菌感染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抗体
  • 4篇杆菌感染
  • 4篇肝炎患者
  • 4篇病毒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幽门螺杆菌感...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分

机构

  • 11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11篇王江滨
  • 9篇张永贵
  • 9篇季尚玮
  • 2篇王颂
  • 1篇王锦鸿
  • 1篇窦逾常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肝脏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85例胰腺癌患者和1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抗-Hp-IgG抗体,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抗-Hp-IgG抗体阳性血清进行抗CagA抗体以及抗VacA抗体检测,比较胰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胰腺癌组Hp感染率(63.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7.1%)(P<0.05);胰腺癌患者CagA+VacA+Hp菌株感染率(34.1%)明显高于CagA-VacA-Hp菌株(12.9%)(P<0.05),CagA+VacA+Hp菌株感染增加了胰腺癌发病的危险性(OR=2.10,OR95%CI1.09~4.06)。结论:Hp感染可能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CagA+VacA+Hp菌株感染与胰腺癌的关系更为密切。
窦逾常王江滨
关键词:螺杆菌胰腺肿瘤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抗幽门螺杆菌抗体及特异性基因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p)IgG(抗HpIgG)阳性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患者肝组织进行Hp特异性基因检测,探讨Hp在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中共纳入502例HBV感染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29名健康对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进行血清抗Hp—IgG检测。同时用针对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其中56例肝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基因扩增,并对该基因阳性者进一步应用HpcagA、vacA和glm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结果HBV感染患者血清抗HpqgG阳性率为63.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43.4%,P〈0.05),其中肝癌组的阳性率最高(29/36,80.6%),其次为肝硬化组(64/83,77.1%),两组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228/383,59.5%,P〈0.01)。56例行肝穿刺活检患者中,35例肝组织中发现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其中肝硬化组17例,肝癌组7例,慢性乙型肝炎组11例。进一步的扩增结果证实35例中21例为HpDNA。结论HBV感染患者血清抗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HBV感染患者肝组织中除存在HpDNA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螺杆菌DNA。螺杆菌在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致病作用。
季尚玮王江滨张永贵
关键词:螺杆菌肝炎乙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nti-HP-IgG和HBV DNA定量及分型进行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59.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7.1%)及合并肝癌组(80.6%)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均高于HBV DNA(-)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同HBV基因型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
季尚玮王江滨张永贵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HBVDNA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P抗体检测及其与年龄变化、病毒载量和病毒基因型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37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和分型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56.2%)、乙型肝炎肝硬化组(69.9%)、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75.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合并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基因型、C基因型和D基因型HP感染率分别为61.3%、63.3%和50.0%,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病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张永贵王江滨季尚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p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2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状况与年龄变化、HCV RNA载量和HCV RNA分型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Hp感染率在慢性丙型肝炎组(55.6%)、丙型肝炎肝硬化组(76.5%)和丙型肝炎合并肝癌组(78.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均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合并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1a型、1b型、2a型和2b型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60.0%、64.8%、61.0%和62.7%,各基因型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病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张永贵王江滨季尚玮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丙型肝炎HCVRNA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5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HP-Ig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及分型进行检测。结果HP感染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组(59.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7.1%)及合并肝癌组(80.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HBV DNA阳性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01),但不同病毒载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HBV基因型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者HP感染率较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增加,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感染率亦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HP感染有关。
季尚玮王江滨张永贵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及HP特异性基因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及幽门螺杆菌(HP)特异性基因检测,探讨螺杆菌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行肝穿刺活检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应用针对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及微需氧分离培养,并对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阳性者进一步应用HPcagA、vacA和glm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结果对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DNA应用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共有35例患者的肝组织中发现了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其中肝硬化组(72.7%)和原发性肝癌组(87.5%)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42.3%,P<0.05),而慢性肝炎组中随着炎症评分的增加,检出率亦增加。对这35例螺杆菌菌属特异性16SrRNA基因阳性的肝组织DNA进一步应用HPcagA、vacA和glmM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证实有21例为HPDNA。所有肝组织经微需氧分离培养均未发现可疑菌落生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除存在HPDNA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螺杆菌DNA。螺杆菌在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中可能发挥致病作用。
季尚玮王江滨张永贵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
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的损伤机制及益生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7年
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肠相关性疾病关系密切,可以在胃黏膜定植,产生多种有毒物质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黏膜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发生、发展。针对其治疗虽然有国内外推荐的三联、四联疗法,但抗生素的应用造成许多不良反应,以及人群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根治率。随着微生态学的兴起和微生态疗法的应用,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仅就益生菌防治幽门螺杆菌的机理作一综述。
王锦鸿王江滨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黏膜益生菌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p抗体检测及抗Hp抗体与HBV载量和HBV基因型的关系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对3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并发肝癌组)的Hp感染状况与HBV DNA定量、HBV DNA分型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胃炎组进行对比。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56.2%)、乙型肝炎肝硬化组(69.9%)和乙型肝炎并发肝癌组(75.0%)Hp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4%)(P<0.01),各组与慢性胃炎组(57.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肝硬化组和并发肝癌组Hp感染率均高于肝炎组(P<0.05)。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不同病毒载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C和D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61.3%、63.3%和50.0%,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明显增加,且Hp感染率随着肝脏病变程度的进展而增加。
张永贵王江滨季尚玮
关键词:螺杆菌乙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螺杆菌特异性16SrRNA基因分析
2010年
HBV感染作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最重要病因已得到公认。但同样是HBV感染且基因型相同者,其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却相差甚远,有些患者可发展至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而有些患者却不发病,其疾病进展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除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免疫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协同致病因素的作用,如细菌感染等,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季尚玮王江滨王颂张永贵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析特异性螺杆菌肝组织HBV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