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1015020102)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胡世峰何其伟朱石坚楼京俊钟民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隔振
  • 3篇混合隔振
  • 2篇隔振系统
  • 1篇单自由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态性能
  • 1篇多步
  • 1篇多步预测
  • 1篇振动与波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自校正控制
  • 1篇自校正控制算...
  • 1篇系统性能
  • 1篇小脑神经网络
  • 1篇校正控制
  • 1篇鲁棒
  • 1篇鲁棒性
  • 1篇内模
  • 1篇内模控制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胡世峰
  • 4篇何其伟
  • 3篇朱石坚
  • 2篇史铁林
  • 2篇钟民军
  • 2篇楼京俊
  • 1篇谢向荣

传媒

  • 2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模控制策略在混合隔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内模控制作为一种独特的控制结构,能够清楚地表明控制系统调节参数与闭环响应及系统鲁棒性的关系,从而兼顾系统性能和鲁棒性.为提高混合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将内模控制理论应用于混合隔振系统.分析了混合隔振系统的动力学传递关系;设计了混合隔振系统的内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内模控制效果明显.
胡世峰朱石坚楼京俊何其伟
关键词:内模控制混合隔振动力学分析
基于CMAC小脑神经网络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高精度控制的仿真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补偿超磁致伸缩作动器(GMA)内在的滞回非线性提高其精度,将小脑神经网络(CMAC)前馈和PID反馈控制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时滞回补偿控制策略,以期实现GMA的高精度跟踪控制。由于CMAC神经网络不能够直接逼近滞回逆这种具有记忆性的多映射现象,通过引入一个滞回逆算子,将多映射的滞回逆转换成一一映射,然后运用CMAC神经网络控制器来逼近这个一一映射,从而建立一个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滞回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适应GMA滞回特性随输入信号的变化,在线建立GMA的滞回逆模型,从而消除滞回非线性的影响,实现GMA的高精度控制。
胡世峰朱石坚楼京俊谢向荣
关键词:小脑神经网络
多步预测自校正控制算法在混合隔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弥补潜艇动力机械被动隔振系统低频隔振效果的不足,建立了混合隔振多步预测自校正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混合隔振系统模型的建立,混合隔振预测自校正控制系统的设计,并给出了一个具体实例设计和仿真过程。从仿真结果来看,所提出的混合隔振多步预测自校正控制系统,有效地弥补了舰船动力机械被动隔振系统的不足,且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
钟民军胡世峰史铁林何其伟
关键词:混合隔振
混合隔振系统逆解耦多线谱主动控制被引量:1
2015年
由潜艇动力机械周期振动引起的辐射噪声是潜艇隐蔽航行的主要噪声源,在频域中表现为中低频多根分立的线谱,严重影响潜艇的声隐身技术性能。针对潜艇动力机械隔振系统存在的多根线谱问题,提出混合隔振系统逆解耦的多线谱控制方法。系统阐述混合隔振系统逆系统的构建方法、逆系统解耦的结构以及逆系统解耦后附加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一个设计实例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逆系统解耦的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中存在的多根线谱。
胡世峰朱石坚何其伟
关键词:振动与波混合隔振
基于状态空间理论单自由度隔振系统性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为了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单自由度隔振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以指导隔振系统的设计,采用状态空间理论方法对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了理论求解,分析了系统的动态性能、鲁棒性能和隔振性能,并针对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状态空间理论方法能够更简单和直观地反应系统的本质。
钟民军胡世峰史铁林何其伟
关键词:隔振动态性能鲁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